深夜,准时响起的电话声

来源 :启迪·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霓虹灯常常让我迷醉。翻滚的情绪,7月的迷离,让我不得不对未来充满叹息。毕业即失业——在过去总觉得很遥远,但它却像一股解不开的绳子捆绑着我。
  医学专业毕业的我,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与努力后,最终在一家商场做了保安。母亲对此并没有失望,因为2000年她已经离开了我。如今“人”在天堂的她时刻鼓励着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活得开心。
  无疑,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城市对我来说是一种缺氧的呼吸,直至一个深夜反复拨打的电话,方使我平静下来。那是一个周四的深夜,武汉的夜晚异常燥热。我木木地工作了一天,或走或停的人流在我脑海里不停闪现,凌乱得让我心碎。
  叮铃铃……我手机的铃声反复响起。那是个陌生号码,我并不想接,可是那个号码竟然反复打个不停。我很疑惑。这个号码是我早晨刚买的,还没有把它告诉任何亲人与朋友。于是,我很生气地发短信问:你是谁?到底有什么事?
  半晌,对方回复道:这是我儿子的号码,你怎么会有这个号码?整整一夜的短信往来,我知道了一个心酸的故事。原来,发短信的人是位姓郑的阿姨。郑阿姨早年丧夫,一个人抚养儿子长大成人,不料两年前,她的儿子出了车祸意外死亡。在失去儿子后,郑阿姨思子心切,于是,几乎每个深夜都会拨打儿子的那个手机号码。在过去无数个深夜里,郑阿姨都没能拨通在天堂的儿子的电话,当郑阿姨拨通了我的号码后,她竟然以为是在天堂的儿子感应到了她的思念!
  我的泪一点点落下来。2000年,母亲得病离我而去。失去亲人的痛苦我比谁都清楚。所以,我发短信给郑阿姨说:阿姨你好,我叫谢晖,如果你想拨打这个电话就随便拨吧,我愿意跟你分享。
  后来的日子,我知道了我跟郑阿姨的很多巧合。我是学医的,郑阿姨也是武汉市某医院的外科医生;我用的是诺基亚牌子的手机,郑阿姨的儿子也喜欢诺基亚牌子的手机;同样,我们都是失去亲人的人。她的声音让我想到了妈妈,别样的温存让我找到了活着的快乐。没多久,我与郑阿姨见面了。花白的头发,满脸皱纹,有些驼背的腰以及说话颤抖的声音让我顷刻间开口说:“郑阿姨,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做你的儿子吧,我也没了妈妈!”
  郑阿姨什么也没说,抱着我哭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在失去自己的母亲后上帝会赐我一位这样慈祥的妈妈。
  两年以后,我终于在武汉一家医院里找到了像样的工作,并谈了女朋友。结婚那天,郑阿姨是作为我的妈妈出席我的婚礼的。再后来,我有了女儿,郑阿姨也搬过来与我们一起住了。我的女儿叫郑阿姨“奶奶”,“奶奶”天天带着孙女十分快乐,从此,那本该深夜准时响起的电话声再也没响起。
  我很宽慰。
  (文中主人公谢晖系化名,本文根据湖北卫视《阳光行动》栏目故事改编而成)
  白发人送黑发人。每年,中国都会有很多老人失去子女,晚年的他们孤独、落寞、痛苦以及倍受疾病的折磨。关注他们需要最实际的行动。
  本刊原创编辑/韩牧
其他文献
一位老师说得好,「考风不正,学风必然不正;学风不正,会影响学生终生」。    今年以来,给人们最大震惊的事情,要我来说,不是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不是法国飞机的空难,也不是成都公共汽车的燃烧,而是近日发生的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说其令人发指,惊心动魄,触目惊心,前所未闻,任何一个词,都不过分。  如此大规模的道德坍塌,大面积的秩序动摇,大体量的制约失衡,大数字的群众参与,可以说全国之最。我国自隋唐
期刊
在这样那样的事后,我们长大。但好像总会有些事,刻上心板,不会随着我们的成长淡化。    朋友举臂绕过我的后背,在我的腰上狠狠地掐了一把:“快看,快看,她就是我说的那人!漂亮吧?”   我一面将刚买的包子拼命往嘴巴里塞,一面迷茫地朝他所指的方向望去。阴沉的视线中闪出一抹动人的粉红,幽静地,极有分寸地立在那儿。喧闹的人群中,她是那么独特与别致。   “哪儿有?不漂亮啊。”我言不由衷地说着。   “嘿,
期刊
记得我收到过这么两封感人的信——   一位高中女孩伤心地写着:   “有一天。我上交通车,发现坐满了,只有全班同学最讨厌的那个人身边有个空位。我好想坐过去,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去坐,会让她难堪。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坐过去,其他同学会排斥我。我一直在内心挣扎,我一直站着,没有坐下去。回家之后,我心里很不安,我觉得那个同学对我露出一种乞怜的眼神,可是,我伤了她的心。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我就是没有勇气去坐。”
期刊
付出深切的关怀,收获真挚的尊重。    19世纪90年代的一天,澳大利亚青年作家亨利·劳森(1867—1922)穿着一身英式礼服,坐在马车上前往悉尼戏院。刚跳下马车,他就看见身边报摊前坐着一个衣衫褴褛、怀抱婴儿的女人。女人声音嘶哑地叫卖着,而婴儿则在母亲的臂弯里甜甜地沉睡。   这一幕让劳森想起了自己的童年:1867年,他的父母刚移居澳洲时,曾在一个叫做“一英里”的地方做淘金工人。他们的“家”是用
期刊
●费无忌  楚国费无忌,是这些小人中最有“成就”的一个。  楚平王为儿子娶亲,派大夫费无忌前往迎娶。费无忌看到新娘如此美貌,便心生邪念,不顾一切快马回宫对楚平王细述姑娘之美,并进言趁太子尚未见面大王先娶之。好色的楚平王被巧舌如簧的费无忌说动了心,转眼间,这位本该成为太子妃的秦国姑娘,便成了公爹楚平王的妃子。  移花接木的费无忌,也成了楚平王的心腹。但他却做贼心虚,因为他知道太子迟早要接班的。于是他
期刊
富兰克林·罗斯福第二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竞选办公室为他制作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宣传册,内容包括罗斯福总统的照片和一些竞选信息。不久,成千上万本宣传册印制出来了。  就在准备分发宣传册时,竞选办公室突然发现一个问题:由于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宣传册中一张照片的版权不属于他们,而是归某家照相馆所有。竞选办公室十分恐慌,因为已经没有时间再重新印制了。但如果就这样分发出去,那家照相馆很可能会因此索要一笔数额巨
期刊
南美洲有个名叫巴里卡的偏远村子。一个男孩因失恋积郁成疾。  父亲买回一团红丝线,把他带到一间靠近沙漠的小旅馆。  第二天,父亲背上儿子和一块石头向沙漠出发。  两个小时后,当父亲在沙漠深处看到那零星的绿色,便对垂在肩头的儿子说,那是卷柏。  儿子毫无反应,依旧垂着头,像死人一样。  父亲在一株碗口大小的卷柏边把他放下,拿出红丝线,一头系在带来的石头上,然后把线全部理开,另一端系在卷柏的根部。  看
期刊
我小的时候看了许许多多不知是真是假的《世界七大不思议谜题》和《吸血鬼实录》一类的廉价书,内容古怪、资料可疑,并且印刷粗糙。但我从不后悔;相反地,我感谢它们。它们使我在百无聊赖的下午可以空想着金字塔里的诅咒秘密打发时光,在上数学课的时候透过摹画西藏雪人的模样锻炼绘图的技巧。就算因为害怕书上见到的怨灵照片,而整夜躲在被窝里不敢入睡,我还是感谢那些为了糊口而胡乱编写材料的不知名作者,以及可能早就不复存在
期刊
一条鱼被钓进渔篓之后,跳跃挣扎,大哭大闹。  渔篓中的其它鱼劝它冷静些,这条大哭大闹的鱼说:“我要找亲爱的钓鱼人,问个明白:他开始对我那么好,为什么现在又要把我放到这个倒霉的地方?”  渔篓中其它的鱼听了,感到愕然,便问大哭大闹的鱼,究竟钓鱼的人对它怎样好。  大哭大闹的鱼说:“钓鱼的人把那么香的好吃的东西给我吃,难道对我不好吗?既然对我好,又怎么把我放在这又闷又狭窄的地方受罪呢?”  渔篓里其它
期刊
我国的能源分布西多东少,而东部发达省份的用电负荷量大,与能源丰富的西部相隔上千公里,需要将西部地区的清洁电力能源和油气资源通过输电线路和油气管道向东部的发达地区输送以缓解资源紧缺的问题。随着输电线路和埋地管道里程的增加,加之其对走廊路径的择优原则极为相似,导致了管道与输电线路的长距离平行和交叉的情况不断发生。输电线路遭受到雷电的侵害时,强大的雷电流会通过杆塔的接地装置入地,对附近埋地管道的防腐层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本文主要从雷击输电线路时防腐层及绝缘接头电压的影响因素、管道典型防腐层的雷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