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合技巧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多媒体技术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学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辅助教学手段,它可以显示优美的动态画面,可以播放动听的音乐、纯正的朗诵,可以方便地调用图表、文字、图片,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片,把抽象的语文变为形象生动的语文,使语文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首先,多媒体技术走进语文教学是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有四条基本理念: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是核心。教师,做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一切的教学活动,要以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多媒体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创设、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是对阅读教学起到恰如其分,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忌多、忌烂,不加选择。武松打虎可以拍成电视剧,但是把电视剧搬进课堂不是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材呈现让学生易于接受的特点,这就是问题的真谛。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技巧问题。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缩短感悟差距。
  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片、形象生动和不断变换的画面、内容丰富且声情并茂的声像资料等,都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兴奋、愉悦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先放一段电视剧的相关片段,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再适时引导,这样,一节课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即使是精美的文字,离开了具体环境,理解起来也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比如《小油灯》,现在的学生根本不知它是何物,如果在课堂上出示一段相关的视频,情况就会大不相同,学生的感悟差距就会缩小,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背景知识,拓展求知时空。
  我印象深的是,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掩耳盗铃》,老师引导学生想象那个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偷铃铛时会有什么动作。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接下来教师出示了用Flash制作的动画。老师备课很是充分,她做了好几组不同的造型。学生学习的非常投入,课堂效果出奇的好。把一个几句话的寓言故事演绎的有血有肉,不得不说多媒体技术的功劳。其他像作者介绍,课文背景等,都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拓展教材知识,增加课堂容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绎精彩瞬间,还原真实情境。
  我们记住了倒拔垂杨柳,就记住鲁智深;我们记住了烤鹅的香味,也就理解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当学生们记住课文中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后,也就在听说读写、遣词造句的能力上,在幼小心灵的成熟上进了一步。比如在学习《跳水》时,当讲到高潮时,教师应用了一段动画:一个高高的桅杆,一个处境危险的孩子,大家惊恐的神情。不用再多说什么,学生就知道了什么叫千钧一发。下文的父亲出场,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的魅力。再如学习《凡尔赛宫》时,多媒体出示几幅不同方位的高清的“镜廊”图片(课文中的有些小,比较模糊),凡尔赛宫的艺术魅力就会得到很好的诠释。还有学习《桂林山水》时,演示一段有背景有配乐的课文朗读,谁说学生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这里仅剖砖引玉而已。
  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化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
  学习语文,既有语言文字的学习,也有知识技能掌握,既享受学习的过程,也熏陶求知的心灵。传统的教学非常重视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能起到穿针引线,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用多媒体演示板书设计,效果会怎样呢?比如学习《田忌赛马》,比如学习《鸟的天堂》,比如……具体的过程不用写了,只说好处吧,它比传统的黑板书写巨大的优点是:用PowerPoint课件能轻松地生动地重复演示,起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赋予了语文课堂教学以崭新的活力,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代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做到充分利用多媒体,达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用在阅读上的时间不够,大多只停留在教科书上。长期以来,导致小学生语文基础差,知识面窄,知识积累贫乏。同时由于多种原因教师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课题组从校内、校外多方面对阅读资源进行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资源 校内阅读 校外阅读  开放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新课程下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它是一种语文学习活动,是一种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利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探索与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充分
课程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被看作一种教育智慧,它是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它能为政策制定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评价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评价必须为教育目标服务。本文通过研究大量专家学者的文献资料从评价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评价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及结合国外现阶段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评价方法提出建议。  一、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评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