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回血法在中心静脉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三通回血法在中心静脉置管(CVC)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7月选择在血透中心行MHD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开放式回血法)、B(密闭式回血法)、C(三通回血法)三组,各30例,分别记录回血所需时间、回血用0.9%氯化钠溶液量、透析后残余液红细胞计数,监测患者治疗开始、6个月、12个月时C反应蛋白(CRP)变化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的发生率。

结果

三组回血时间分别为(291.04±46.92),(340.75±51.36),(278.99±45.21)s,0.9%氯化钠溶液用量分别为(186.72±27.65),(257.24±40.07),(191.11±32.53)ml,残余液红细胞计数分别为(4 628.4±501.6),(5 104.5±592.7),(4 588.2±546.9)个/μl,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32 7,4.529 1,3.133 8;P<0.05);两两比较发现,A、C两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回血时间均短于B组,0.9%氯化钠溶液用量和残余液红细胞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B、C组CRP水平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部不同时间点CRP水平比较,A组CRP随着时间延长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组内3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CVC-RI发生率分别为40.00%,16.67%,13.33%,三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0 7;P<0.05);B、C两组的CVC-RI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CVC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三通回血法,其操作简单,有条理性,使护士省时省力,减少潜在CVC-RI风险,减轻了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又能减少透析后血路管残血量并使用较少0.9%氯化钠溶液量,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为更加直观便捷地调节输液速度,通过剖析通用输液调节器的结构,对滑槽、滚轮、刻度等进行改进,设计了一款便捷分档的输液调节器。此调节器按照设置的刻度档位可直接调节流速,便于临床护理人员控制输液速度,经实验验证设计方案可行。该款便捷分档的输液调节器使用方便、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RFA治疗后,1例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RFA联合胃肠胆肠旁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其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术后有效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
期刊
目的调查首诊遗尿症(PNE)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情况,总结PNE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1年11月—2014年11月首诊为PNE的232名患儿家长采用PNE疾病认知问卷进行测评,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疗程结束后进行再次问卷测评。结果共有210名家长完成评测,治疗后95.2%的家长知道遗尿症是一种疾病,90.0%的家长对遗尿症的认识准确,91.9%的家长清楚遗尿症的诱发因素,91.
目的探讨参与手足口病(HFMD)住院患儿治疗和护理的医务人员及患儿家属的HFMD病毒隐性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HFMD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3—6月HFMD流行期间,分别选取HFMD病区医务人员42人、患儿家属101人,采集咽拭子或粪便样本,并根据家属接触的密切程度,将家属分为密切接触组和非密切接触组。样本全部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
目的探讨地震伤中护理评估对快速判定病情轻重、患者分类、指导下一步救治的意义。方法对106例地震伤患者采用CRAMS法进行现场伤情评估,再进行后续住院评估,包括基本评估、神经系统评估、肢体伤评估、脊柱伤评估、腹部伤评估5个方面。结果通过评分将患者分为轻82例,重18例,极重度6例,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救治,筛查出需要积极抢救治疗的患者,患者均得到了及时成功的救治,无一例死亡。结论CRAMS评分能在极短时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其管理对策相关因素。方法统计136例护理安全事件,成立护理安全事件分析小组,查阅关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等相关记录,并从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医院等相关因素,对护理安全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类分析,着重分析中度护理安全事件的起因。结果临床护理安全事件相关因素中,护士因素占主导。中度护理安全事件原因护士因素占21例,医生因素占3例,其他因素有2
目的了解太原市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及相关意愿,为居家护理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太原市10个社区的500名居家患者进行居家护理需求调查。结果有居家护理需求的患者为390例(78.0%),其中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排序前3项为:疾病预防知识指导208例(53.3%),测血压205例(52.6%),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202例(51.8%)。需要居家护理服务由医院护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