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ua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医院)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发生率,了解hVISA菌群对新型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下呼吸道hVISA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影响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中山医院临床分离的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采用脑心浸出液琼脂(BHIA)筛选平板和宏量Etest试条检测法(macroEtest,MET)进行hVISA的筛选,改良菌群分析策略-曲线下面积(PAP-AUC)确证hVISA.肉汤稀释法测定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SPSS16.0比较hVISA和万古霉素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SSA)在不同MIC区间的分布差异.通过病例调查表收集筛选的hVISA病例和VSSA组的临床信息,使用t检验、Mann-Whitney检验、x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从457株MRSA菌株中经含5 mg/L替考拉宁的BHIA (BHIA5T)、含6 mg/L万古霉素的BHIA(BHIA6V)法筛选的hVISA为105株(23.0%),MET法筛选出23株hVISA(5.0%),PAP-AUC法确证的hVISA为21株(4.6%).hVISA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hVISA和VSSA对万古霉素的MIC分别为(1.76±0.16) mg/L和(1.09 ±0.07) mg/L(P<0.01),hVISA和VSSA在不同MIC区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hVISA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5/11)明显高于VSSA组(14.3%,P< 0.05),但未发现hVISA感染与临床病死率相关.结论 中山医院hVISA的总体发生率为4.6%,血标本中hVISA的发生率高达12.5%.hVISA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为敏感,但hVISA的万古霉素MIC高于VSSA者.下呼吸道内发生hVISA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有关。

其他文献
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是一种原发于腹膜,来源于中胚层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1],且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国外研究发现PMM的发病与石棉密切相关,但国内的报道多数无石棉接触史[2].河北省沧州地区40年前石棉工业较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地区PMM的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期刊
摘要:近些年,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维护企业发展,在水利建筑企业建设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有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管理作用,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失真、固定资产流失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解决,极易阻碍水利建筑企业发展。应结合水利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优化水利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加强实物管理,做好资产核算工
近来研究证实,炎症在系统性硬化病(SSc)病理生理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Th17是重要的促炎性细胞,主要分泌IL-17等炎症前细胞因子,其在SSc患者及动物模型外周血中高表达[1],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Th17特异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6(CCR6)、趋化因子受体4(CCR4),同时病变组织局部则表达了其配体CCL20及CCL22,可直接通过CCR6/CCL20和CCR4/CCL22趋化作用,诱导T
期刊
2011年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健康威胁,在每年约1030万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中,慢病所占比例超过80%,在疾病负担中慢病也占68.6%.报告预言至2030年中国慢病流行不断加剧,将增加2~3倍;心血管疾病比重会超过50%.可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将是遏制中国慢病进展的重要杠杆点.在上述心血管疾病防治中,高血压是
期刊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均为内科病,其共同特点是需要长期用药维持缓解,在急性发作期,需采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等药物诱导缓解.然而,慢性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肠梗阻、慢性瘘管甚至癌变,也可能由于肠道炎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肠穿孔、脓肿形成或中毒性结肠炎/巨结肠等一系列并发症,此时采用药物治疗很难奏效.长期反复使
期刊
目的 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超声观察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及变异度,探讨两个部位、不同呼吸状态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2013年11-12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127例,分别于剑突下和右侧腹腋中线部位超声观测纵切面不同呼吸状态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值,计算其变异度.结果 (1)127例患者中采用右侧腹腋中线观察下腔静脉者124例(占97.6%),采用剑突下观察下腔静脉者83例(占
目的 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对危重患者氧化应激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的急重症患者分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A组,61例)和血糖仪监测组(B组,62例),监测两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低血糖指数、高血糖指数、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记录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A组MAGE、低血糖持续时间[(2.42±0.27)h]、低血糖指数(0.0011)及高血糖指数
期刊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内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研究前沿.方法 根据期刊引证报告(JCR)中10个内科学分支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传染病学、肾脏病学、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呼吸病学、风湿病学、重症医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期刊的数目及各刊的影响因子,并咨询相应学科临床专家,选定50种期刊作为分析样本.从Web of Science下载2011年度上述期刊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分别统
血液病患者自身常存在免疫功能缺陷,而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又可引起骨髓抑制、加重免疫功能缺陷,使得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极高.在我国,血液科住院患者感染率达34%,其中超过70%为院内获得性感染[1].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病患者中,感染率更是高达98%,感染风险是中性粒细胞正常患者的10倍以上[2].近20年来,包括血液科在内的各类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中G+菌感染比例呈上升趋势.随着各种抗菌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