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信息化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微服务构想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图书馆服务领域,图书馆的信息传输环境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开放式图书馆转变,“微角度”无疑成为重要的发展角度。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以信息化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微角度”思考为切入点,充分结合“微时代”的技术环境与技术特点,进而对图书馆微服务界定与特征、图书馆微服务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以期待能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环境;图书馆;微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1-0017-02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成熟,现代人所处的信息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原有的信息传输渠道有着较大的转变,一系列辐射范围广泛、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效能高的信息传输方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之前不同的是,原来那些数据庞大、复杂多变的“宏信息”逐渐向着更为简单、快捷、接受效能高的“微信息”转变,悄然进入到了一个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是意味着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开始在信息传播手段、信息传播理念与传播动力、传播环境上等多个方面具有了自身的特性,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音乐、微图书等等无疑成为这一时代的代表。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具有独特信息传输特征的“微风”吹遍整个世界,同时也进入到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推动其不断地认知“微时代”、适应“微”环境、紧跟“微”事物。在图书馆服务领域,图书馆的信息传输环境伴随着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开放式图书馆转变,读者的阅览活动也更加开放、自由、随意与轻松,这就需要进行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定位思考,而“微角度”无疑成为重要的发展角度。
  1 图书馆微服务概述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图书馆可以利用的技术形态不断丰富与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新媒体技术等等无不为之提供了强大支撑,可以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更为个性、多元、全面的服务。在此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逐渐发生转向,传统的稳定、统一、单一的服务开始与信息化技术融合,从而关注于读者中心化、开放、个性、移动的知识服务,使得图书馆微服务得以形成。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主要是指以读者为中心,以信息化技术作为服务手段与方式,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细节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种图书馆服务模式。在图书馆微服务的构成进程中,“用户为中心”是一个服务主线,以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的服务链重建是一个重要内容,原有的服务形态将会根据读者需求的差异而划分为多个职能模块与服务单元,致力于为服务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微服务是一个系统化的形态,整体的服务机制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理念与指导思想,同时进行服务模块的职能细化与细致划分,构成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
  2 图书馆微服务的基本特性
  2.1 微服务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特点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读者处于一个非常丰富的信息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可利用度较高,而如何有效地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材料显得尤为关键。也正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和读者信息接受的基本需要,开始借助于高效能的信息传输手段来获得个性化的图书服务,并且图书馆微服务的服务质量、服务专业度、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丰富度等均有着较大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常规的图书馆服务形态。
  2.2 微服务具有服务高效、信息接收移动化的
  特点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效能被大大提升了上了,同时读者对于信息传输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借助于这一快速传播平台实现与社会的对接。图书馆的微服务也是借助于这一发展平台展开工作,充分利用移动工具的快捷性和网络新媒体的高效能为之构建起了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在微服务的实现过程中,读者可以充分利用随身携带的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实现与图书馆的联网,随时随地登录、即时即地获取资源,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2.3 微服务具有注重细节、重视读者体验的特点
  在图书馆微服务的架构过程中,面向读者服务是其核心的服务理念之一,其服务层次的综合架构也成为其关键所在,同时充分调动起所有的传播手段和图书馆服务形态,向广大读者提供更加注重细节、重视读者体验的服务形态。在图书馆微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微服务一直致力于实现与读者的全时段、无缝隙的交流,可以更加注重服务细节、重视情感体验,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这样的交流与互动也就显得更加直接、细致与贴心,更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3 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
  3.1 获得微动力,服务微用户
  在图书馆微服务的建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微用户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前者是服务的动力来源,而后者则是宝贵的客户资源。在具体的服务平台建构上,每一个用户均可以通过高效能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建立互动关系,实现服务提供与信息传输的高效率,前者的服务需求也会尽可能地实现满足与反馈。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服务平台,微服务可以充分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尽心细致的读者群划分,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在互动中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拓展与挖掘。
  3.2 拓展微服务,开辟新渠道
  图书馆微服务是一个立体化的构成,其服务内容并非是仅限于移动阅读与资料下载这么简答,其整个的服务渠道可以囊括图书馆的资料查询、移动阅读、资料下载、数据导航、信息公布、新书推进等等诸多内容。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手段的快速发展,微服务的渠道和形态也需要进行不断地
  扩展。
  参考文献
  [1]张英.微服务:开创图书馆服务的“蓝海”[J].图书馆建设,2015(2):19-20.
  [2]鲍凌云.微时代下的微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4):190-192.
其他文献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开采、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提
当今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也拉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包括教育体系、教育体制机制和教育制度的建设,都在同步进行着。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于是,开放式教学随之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形式和模式。而数学中的开放式教学,更是有其独有的特点和形式。下面,就开放式教学谈谈我本人的几点认识和见解。  一、开放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时俱进,认清新形势,积极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自媒体时代受到的挑战和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而恰当的课堂提问则是创设良好环境的必要条件。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及时,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激活
通过调查,本文认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价值以及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障碍;大学生创业意愿积极、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活动很少;大学生创业,需要高校大力推动创
每每听到学生谈论自己的班主任时,说得最多的是“某某班主任特严”“某某班主任特松,简直就是哥们”等等。新班主任刚接班时也会听到这样的经验传授:“对学生要严,要管得他们像小绵羊一样,这样你的班级一定没问题”“对学生要求越严,你的班越出成绩”等等。  于是,就见到严的班级学生确实出事少,学生也循规蹈矩,能闹的到了这样的班级当中似乎也不能闹了。于是,“严”成了许多人治班的法宝。  认为“严”就是不能对学生
生态移民工程实施具有高成本和高风险特征.本文基于世界银行的风险来源分析框架并结合生态移民安置区实际情况建立风险类型分析框架,通过生态移民风险识别考察不同生计模式生
在席卷全球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是我国各地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可以看出,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