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不可胜食也”的“胜”到底读什么——兼谈古文中的异读现象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文《寡人之于国也》有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胜”注解:“【胜(sheng)】尽。”在同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文《鸿门宴》中,编者对“刑人如恐不胜”的“胜”也进行了注解“【胜】尽”,却没有对“胜”注音。注音前不注后注,注义又前后重复,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教材的严密性。而且,更大的问题是此注音有误。
其他文献
德尔斐神殿里镌刻着一个神谕:"认识你自己",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其奉为终生的座右铭,他执着于沉睡在人内心世界却不被感知的自我力量的源泉,并相信这汩汩的力量之水会涤洗
讲授古典诗词,除了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还可以借鉴古代名家的评语。古代名家评语往往言简意赅,直探古人诗心,在课堂上引用阐发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王国维《人间词话》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上呈现了互动更多、探究更多的好现象,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极大的帮助。但是,经过深入地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中常常看
某国企职工小陈的鼻子最近有点堵,鼻塞流涕一直好不了,整天都感觉透不过气来,只能用嘴巴呼吸,上班常常无精打采,头昏昏沉沉的,无法集中精神,常常擦鼻子也使得人邋里邋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