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灌注显像联合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预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肺受照射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等,并结合临床因素,探讨其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18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行肺灌注显像检查,比较照射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放射性肺炎的评价按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肺炎标准评定.获得的CT与单光子发射CT(SPECT)肺灌注图像融合后,将等剂量曲线投影到SPECT图像,将传统的DVH转换成f-DVH.将f-DVH曲线中每例患者的V5、V10和V20所对应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相加,取其最大值,寻找到曲线的界值.分析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变化及肺受照射的DVH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患者中,33.3%(6/18)发生了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放疗前后肺灌注受损加重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62.5%(5/8),肺灌注受损改善者发生率为10.0%(1/10).f-DVH图曲线中V5、V10和V20的界值分别为53%、41%和27%,以V5对中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的预测准确度最高.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联合全肺DVH参数V5是放射性肺炎最强的预测因素.结论 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能反映患侧肺灌注功能的变化.放疗前后肺灌注显像的变化联合DVH参数V5有望作为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腹部平滑肌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腹部平滑肌肉瘤患者的CT表现,术前CT定位为1例直肠,2例结肠,1例小肠,4例系膜,4例腹膜后.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平滑肌肉瘤,12例中1例肿瘤位于直肠,1例位于结肠,1例位于小肠,5例位于结肠系膜,4例位于腹膜后,CT定位准确率为91.7%(11/12).肿瘤一般体积较大,平均直径为6 cm,密度不均匀,中心常出现
目的 比较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拆信封法分为两组,SOX方案组26例,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替吉奥40 mg/ m2分早晚2次餐后口服,第1天至第14天,3周为1个周期.XELOX方案组27例,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卡培他滨1000
目的 观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与腹腔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恶性腹腔积液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TRL-2000体腔循环热化疗系统行腹腔热疗,腹腔内温度达41~43℃,给予顺铂60 ~ 80 mg、地塞米松10mg注入腹腔,体腔循环持续60 min;对照组32例给予腹腔注入顺铂60 ~ 80 mg.两组均治疗两周,2次/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0
目的 分析卵巢恶性肿瘤脾脏转移的超声特点.方法 总结17例卵巢恶性肿瘤脾脏转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7例卵巢恶性肿瘤脾脏转移瘤中8例为实性,4例为囊实性,5例为囊性;12例边界不清,14例形态不规则,8例为脾脏内多发占位,12例合并其他脏器转移.结论 17例卵巢恶性肿瘤脾脏转移瘤的超声表现可分为实性团块型、囊性占位型、被膜型;其中不均质高回声占位较多.卵巢癌脾转移灶多伴有囊性成
目的 探讨卵巢黏液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39例卵巢黏液性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45岁,Ⅰ期患者23例(59%).均表现为卵巢囊性或囊实性肿瘤,病理分级Ⅰ级24例,Ⅱ级12例,Ⅲ级3例,15例患者切除阑尾,其中阑尾受侵2例.3年生存率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均与FIGO分期、术后残留病灶大小有关(均P<
CD4+CD25+ Foxp3+调节性T(Treg)细胞是抑制性T细胞的一种亚群,能够强有力地抑制效应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生及功能,Treg细胞在防止自身免疫、介导移植耐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Treg细胞在肺癌组织及患者外周血中含量明显增高,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及肺癌类型密切相关.Treg细胞对于肺癌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 检测冬凌草甲素(ORI)对人类食管癌SHEEC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筛选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靶基因.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2μg/ml ORI作用SHEEC细胞1h及8h前后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用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 32 μg/ml ORI作用SHEEC细胞1h及8h后,表达上调≥2倍及表达下调≥2倍的基因共1011个,其中,1h有280个,8h有731个.
目的 分析钼靶引导下乳腺穿刺的病例,找出最适宜进行乳腺穿刺的病例特征.方法 将初步诊断乳腺癌的278例患者按影像学特征分为肿块型197例及非肿块型81例,用14 G核芯针在钼靶引导下进行穿刺活组织检查,与最终术后石蜡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穿刺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吻合260例,活组织检查准确率达93.52%(260/278),影像学表现为肿块的197例,穿刺准确者192例,准确率达97.46%(192/
目的 观察耳后发际入路(RAHI)切除腮腺后下极(耳屏以下)良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对7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RAHI进行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的腮腺肿瘤被完整切除,其中1例出现暂时性的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1例出现积液,切口愈合良好,经平均4个月的观察,肿瘤无复发,瘢痕隐蔽.结论 RAHI切除腮腺良性肿瘤疗效满意,并可获得较理想的美容效果。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介素(IMD)及其受体CRLR、RAMP1、RAMP2、RAMP3 mRNA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27例非小细胞肺癌及其癌旁新鲜标本中IMD、CRLR、RAMP1、RAMP2、RAMP3的表达,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IMD及受体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27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I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