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德江县荆角乡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mp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结了德江县荆角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政府在制定茶产业发展新政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发展;对策;荆角乡;德江县
  荆角土家族乡南面是玉水街道,东边与沿河县土地坳镇接壤,西边是钱家乡,北面与长丰乡和高山乡相连,地处东经108°04′—108°13′,北纬28°19′—28°27′,326国道和德务油路穿境而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花生为主,支柱产业主要是烤烟和畜牧业。但烤烟已成夕阳产业,怎么办?根据我乡的土壤和气候条件,2014年春,我乡提出了发展茶产业的要求,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荆角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乡的“官林贡茶”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但是经营管理粗放,农户自由发展,一直没有形成产业。2014年春,县代表何莲同志提出了荆角乡发展茶产业的议案,得到了县委、县人大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14年秋至2015年春,从有种植基础的官林村、角口村开始,高标准栽培了1135.8亩,超额完成135.8亩;2015年秋至2016年春,新增了土地适宜和相对集中的12个村,高标准栽培了2018.9亩,超额完成18.9亩。现全乡已建无性糸茶园面积3154.7亩,涉及14个村、52个组、856户,全部为散户经营。未建茶青交易市场,无茶叶加工厂。
  二、荆角乡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领导重视是前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和包片领导具体抓乡主要领导亲自到面积相对集中、群众思想不一致的村组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和认识,其余的地方由分管领导或包片领导率领驻村干部动员落实。
  2.组织是保障2004年,乡里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其它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3.统一思想认识是关键。首先,在党政联席会和乡村组干部会上及时传达县委、政府出台的茶产业发展政策,然后召开群众动员会,两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书写宣传标语19幅等,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种茶氛围。
  4.措施具体是动力。根据土地适宜情况,把争取来的指标任务分解到各村,同时把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干部的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荆角乡茶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1.全部为散户经营,管理难度大
  从事茶叶生产人员的技术不高,全乡涉及14个村、52个组、856户,经营分散,经营者的素质普遍较低,在生产经营中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教育的熟练工人数为零,乡茶办人员不足等因素,全面管理难度相当大。
  2.劳动力缺乏
  留守在家的都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
  3.见效慢,影响了茶农的种茶激情
  种植茶叶,虽要3-5年才开始见效,前三年只有投入,收入甚微,导致茶农管理积极性不高。
  4.资金投入不足,配套工程待跟上
  我乡多处茶园缺水,无产业路。由于茶苗栽后连续干旱,造成茶苗成活率不高。
  四、发展对策
  针对我乡茶产业生产经营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提升我乡茶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采取如下对策。
  1.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发展茶产业的主力军,只有让广大农民熟练掌握茶叶的丰产栽培技术,才能在做大、做强茶产业中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将其当作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高产示范基地,为广大农民学习茶叶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示范样板;二是和县茶办联系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茶叶生产实用技术手册分村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三是组织茶叶专家深入生产第一线,针对茶产业发展中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技术难点,开展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四是组织种茶大户到茶产业发展已成规模的凤岗、湄潭、石矸等县参观学习取经。
  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发展茶产业的前期投入较大,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具体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向上级争取,把退耕还林等项目与茶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缓解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创新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茶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强信贷支持,争取贴息贷款,支持茶产业的发展。
  3.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
  茶产业是一个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产业,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发展思路非常必要。要把茶产业作为继烤烟之后的支柱产业来抓,要充分利用广播、报刊、标语、大小会议进行宣传。
  4.发展种茶大户,做好土地流转
  把缺乏劳动力、经营水平低、生产能力差的农户的适宜种茶的那部分土地流转到生产水平高、懂经营、有技术的农户手中,发展种茶大户,带动和拉动茶产业的發展。
  5.以村或片为单位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
  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后,一是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打造品牌,减轻茶农负担,增加茶农收入;二是解决茶农在独立的生产经营中个人无力解决、解决不好或个人解决不合算的问题。
  6.抓紧建设好茶青交易市场和茶叶加工厂
  根据我乡具体情况,应在角口、杉树、青茶坝分别设立一个茶青交易市场,在“官林贡茶”基地上修建一座茶叶加工厂,以解决茶农的后顾之忧。
  7.切实抓好茶园间作,实行以短养长
  茶苗栽后前三年,茶农没有收益,管理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茶农的管理积极性,可以实行:一是在茶园中间作矮秆作物,可以同时进行管理;二是实行政府补贴,让茶农管理有钱赚。
  8.积极、主动与县茶办联系,及时兑现各种政策
  及时兑现各种政策(比如:土地整理费、茶叶专用肥、管理费等),取信于茶农,提高政府的公信度。
  9.加大力度,促我乡茶产业跨越发展
  我乡茶产业发展,起步较其它乡镇晚了叁年,规模不大,任重而道远,必须 “加大力度、加速发展、加快调整”, 促我乡茶产业跨越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静乐县结合实际,坚持把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藜麦自2011年引进试种,经过6年的试种推广,现已呈现出面积扩大、产值增加、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态势,“中国藜麦之乡”的品牌效应正逐步显现。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种植情况。静乐是传统的农业县份,境内资源丰富、绿色天然,昼夜温差大,尤其是丘陵山区,多风少雨,夏季冷凉,境内年平均气温为7.3℃,年降雨量380至50
期刊
摘 要:动物疫病检测工作,是现代畜牧业养殖的重要环节,对畜牧业养殖的成活率、养殖工作的良性循环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河南省临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信息为例,结合农业牛养殖工程中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开展现状,提出做好牛养殖动物疫病检测工作的完善措施,为我国畜牧业的完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动物疫病检测;牛养殖;工作创新  畜牧业养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与绿色农业全方位开
摘 要:本文通过近几年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现状与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今后进一步推进狂犬病防控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狂犬病防控;现状问题;建议  一、狂犬病防控工作现状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角,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毗邻八县,东邻勉县和南郑县,西接康县和武都县,南与广元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接壤,北与略阳县为邻。属典型的山区县,现全县辖18个镇办(
期刊
摘 要:从古代开始,竹材就已经被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资源,通过合理化的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森林资源危机的加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竹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明确未来的发展前景,借助先进的技术与措施,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竹材;开发与利用;发展前景;研究  当前的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借助新的木材来替代传统的资源就成为了发展的必然。所以在这一背景下,有着生长速度快与产量相对
摘 要:伴随着铁路运输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其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运输生产效率,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铁路运输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提高;运输生产效率  一、铁路运输的影响因素及其事故隐患  1.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是其中一种最有效的已知陆上交通方式。铁轨能提供极光滑及坚硬的媒介让火车的车轮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磙
摘 要:为了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从2012年到现在,我乡引进了三台久保田手扶式插秧机,在两个村进行水稻栽插实验试点。经过对比,机插水稻通风透光性好,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明显。以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重点放在规范育苗程序上,降低成本,促进机插秧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有效结合,探索适合我乡的机插秧技术模式。  关键词:机插秧;技术  当前水稻育秧工作在我乡新城村全面展开,“秧好半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意饮食的质量安全和自身的健康,对食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更多的安全食品需要不断的被开发和发展。近年来绿色食品似乎对人们并不是太陌生,许多消费者开始了新的绿色消费,更多的绿色食品开始走向了普通老百姓的餐桌。绿色食品的发展成为了当前食品发展的主要趋势,是21世纪食品行业的主導食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与坏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的发展方式。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