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背心五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2月期间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7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一般中风后康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背心五穴,每周连续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抑郁因子评估抑郁病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收治的68例帕金森病步态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步态指标、血清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
目的:观察条件性敲除中介体亚单位23(Med23)基因对小鼠海马神经发育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灌胃方法给予Med23 CKO小鼠他莫昔芬(TAM),通过括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黑白箱实验检测检测小鼠的行为,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5-溴-2-脱氧尿苷(BrdU)、mKi-67基因编码核蛋白(Ki6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双皮质素(DCX)和神经源性分化因子(NeuroD)的表达。结果:与WT小鼠相比,Med23 CKO小鼠中间静息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入白箱的潜伏期明显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神经损伤及可能涉及的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MIF抑制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在PD致病相关蛋白中,PARK2基因编码的Parkin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与多种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