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虫的人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到唐志远时,他刚从浙江回来,正在自己家中通宵达旦的工作,为即将出版的画册做准备。在浙江的半个月里,他在给这本画册补拍照片,每天只睡3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泡在深山密林中,与蚂蟥和文字斗争,拍摄那些他心爱的昆虫。
  唐志远在一家杂志做编辑,但知道他的人更多是由于他在昆虫摄影领域的的名声,他拍昆虫已有10年,其间在各杂志发表了无数昆虫摄影作品,同时开设的网站“绿镜头”也吸引了一大批昆虫摄影爱好者,每年夏天举行的外拍体验活动也有不少同好参与。2005年,纪录片导演李磊拍摄了关于他的纪录片《虫缘》,并在Discovery频道播出。
  梳理他作为一名摄影师的经历,可以发现他一直在试图将这种爱好变成一种可以持续下去的事业,也就是经营,但十年来的实践似乎仍然不能让这事赚很多钱,不过,从他收藏的满柜子日本昆虫模型(玩家称为“手办”)和家中饲养的无数昆虫来看,这倒丝毫没有影响他对拍昆虫这件事的热情。
  
  Q_你是哪年开始拍昆虫的?
  唐_我2001年开始拍昆虫,当时数码相机还没有普及,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国外摄影师拍摄的昆虫照片,觉得人家拍得太牛了,很难想象是他们如何拍的,后来在论坛上也看到一些国内朋友拍摄的照片,也很棒,于是我自己就买了个小数码相机。当时也不懂昆虫,也不懂摄影。拍的昆虫照片发到论坛上,大家还挺喜欢,半个多月之后就有杂志的编辑找我约稿。这样慢慢就开始进入昆虫摄影领域。
  
  Q_你是只拍昆虫吗?
  唐_其实称我为自然摄影师更合适,因为只要是在自然中行走,镜头能拍下来的,其实都拍,而且我对自然界的动物更感兴趣,但目前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能拍到动物太难了,而昆虫到处都有。昆虫也确实是非常有意思。而且我们身边能见到的昆虫种类非常多,可以说永远也拍不完。仅仅在北京周边的山里,我拍了十年,还总能拍到新的种类,而且昆虫的很多行为也非常有趣。
  
  Q_先喜欢摄影还是先喜欢昆虫?
  唐_很难说是先喜欢昆虫还是先喜欢摄影,这两个爱好在我这是分不开的,这些年也是并行向前进行的。我身边的好多朋友开始的时候都并不喜欢虫子,甚至怕虫子,但是他们也都喜欢到野外去玩,他们会在我的相机上看到昆虫照片,或者我给他们讲一些昆虫故事,当他们对昆虫了解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喜欢上拍虫了。
  
  Q_国内有其他昆虫摄影组织吗?
  唐_国内有一些昆虫类的论坛,他们主要是抓虫子,做标本。以拍摄昆虫生态照片为主的网站,我办的“绿镜头”是第一个。通过网站聚集了一批喜欢昆虫,喜欢拍虫的朋友,现在我正在准备改版,把网站和图库联系起来。现在网站有很多好的资源都没有好的利用。
  
  Q_是否把这视为一项事业?
  唐_我最开始是用一台三百万像素的小数码相机拍昆虫,给各类自然类或科普类杂志供稿,也写过一些专栏和连载,不过现在这种供稿是越来越少。很多人刚拿起相机就问我怎么才能用图片赚钱,我劝他们放好心态,一张图片,拍得再好,如果不成系统或者讲不出故事,都很难被杂志选用。想要把自己的图片发表在媒体上,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十年并不算长。有时候也有一些其他用途来买照片,但是不多,所以靠这个养活自己根本不可能,也就是够我更新摄影器材。
  
  Q_这些年拍昆虫的人是否越来越多?
  唐_最开始的时候拍昆虫的人不多,大家见过的照片也不多,这些年随着数码摄影的普及,小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都很强,单反相机买一只微距镜头也不是很贵,喜欢昆虫摄影的朋友就越来越多,我到野外经常能碰到拍昆虫的朋友。
  Q_你拍虫这些年,昆虫生存的环境是否有变化?
  唐_自然环境的变化很明显。昆虫很脆弱,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对栖息地的要求很高。比如几年前我拍过的一种蝴蝶,在北京北郊的沙河有一小片地方,有一片草地,那里有这种蝴蝶,后来那片草没了,这种蝴蝶也就没了。以前圆明园有一种蜻蜓,数量很大,在圆明园清淤之后这种蜻蜓就没了,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可能今年还有,明年就找不到了。所以只能逐渐往更远的郊区去。现在我们最近的一个拍摄点在大觉寺,从我家过去要三个小时,我今年去了十多次,每天天不亮就走,晚上回到家都十点了。
  
  Q_除了拍照片,也拍视频吗?
  唐_我以前也用摄像机拍过一段视频,现在没有拍,不过现在新的单反相机都有高清视频功能,我更新了器材之后肯定会拍。不过这也有一点矛盾,拍照片就不能拍视频,拍视频就不能拍照片,当然,有的时候连贯的行为不容易用照片来表现,用视频可能更好。
  
  Q_如何使用这两只不同焦段的镜头和闪光灯?
  唐_拍一些比较大型的昆虫,或者比较机敏的,活动迅速的,我一般用180mm这只长镜头,可以保持在远距离的拍摄,这时基本是自然光拍摄,闪光灯指数调低一些进行补光,这样画面效果非常好。腾龙90mm微距镜头加接环,用来拍摄特别小的昆虫,你可以把光圈开得很小,比如F22,这样景深大一些,但一些有纵深感的画面,背景容易黑掉,就可以在背景上放一片叶子,背景就好看了。所以就是根据距离、虫子的类型来确定使用的镜头,照片的美感也就不同。
  
  Q_你的拍摄方法是怎样的?
  唐_很多人可能觉得拍昆虫和微距一样,需要用三脚架,其实我基本不用三脚架,因为虫子在动,没有时间让你调整三脚架,所以都是手持,现在我都是右手持相机,左手就能腾出来扶一下树叶,所以右手确实挺累,拍一会儿就得休息一下。但即使在微距镜头景深很浅的情况下,也可以稳定持握相机拍摄,不管你抖不抖,只要按下快门那一瞬间不抖就行了,而且还有闪光灯,可以进行补光,提高快门速度。在现场我或是趴下或是背靠在那里,保持身体不动,其实就是把自己变成三脚架。只要能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60秒以上就可以。
  
  Q_除了你这种拍法,有别的拍法么?
  唐_我以前经常拍的是昆虫的“标准照”,就是相当于拍摄昆虫的“肖像”,后来慢慢更多的拍摄昆虫的行为,不过主要是拍摄野外自然条件下的昆虫。也有一些人是捕捉或者买来昆虫,在自己家里布置环境拍摄,弄好背景布好光,拍得特别好看,相当于给昆虫拍艺术照,但是我们这些朋友不太喜欢这种玩法,有些人在野外拍虫子也把它们拿起来,摆来摆去的,这在我们看来也很别扭,我们还是强调自然的方式拍摄。拍这个不仅是为了照片,过程也是一种享受。有时候观察、发现的乐趣大于拍摄的乐趣,即使你只是看到没有拍到,也是很开心的。
  
  Q_什么季节拍昆虫最好?
  唐_以北京为例,一年四季里有半年不能拍,每年十月到第二年四月。五月开始,早春的虫子出来了,6月到8月是虫子“爆发”的季节,这个季节是发育、交配、产卵的季节,9月份是毛毛虫比较多的季节,十月之后这些毛毛虫就都变成蛹了,野外就没什么可拍的了。每年秋冬季节就在屋里养一些鱼,拍拍它们,整理夏天的照片,生活也可以很丰富。
  每年早春的时候,到城市周边的植物园等地方拍,能进山的话还是进山拍,山里人少,不像植物园里容易造成“围观”。北京周边的话,延庆比较好,周边的山区很多地方都不错。
  
  Q_这件事里你最享受的是什么?
  唐_十年前我在山里走,一只蝴蝶从面前飞过,我也就是感叹一下“真漂亮”,绝不会认出来它到底是什么品种,现在我在山里走,基本能看出来是什么品种,还可以想到它的幼虫是什么样,卵是什么样,它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感觉很有意思。我很难想象如果我不玩儿这个,还有什么更适合我,能给我带来更多乐趣,拍虫,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2006年推出的影像产品又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经过斟酌,我们把重点放在了产品的意义上,所列举的十一款产品不见得是最优秀的,但这些产品对影像技术、市场影响和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意义。    数码单反相机  在目前流行的千万像素数码单反相机中,索尼α-100不见得是最好的,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上,它都引起了整个数码单反相机市场的震动。α-100延续于柯尼卡美能达α系列的防抖技术,使消费者使用防抖
摄影术从发布至今已经整整170年了。    从早期的碘化银金属版到如今横行天下的数字影像时代,从黑白灰的单色表现到五彩斑斓的彩色时代,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摄影中心到全球化的影像多元化发展……摄影工业以及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让我们震惊,更让我们的摄影艺术空前盛行。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由“1”和“0”这种二进制系统组合出的影像,让统治天下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化学感光材料迅速走下了舞台。虽然数码相
α77,索尼第二部APS-C准专业机型、首部中高端单电相机,一出世便凭借惊人的技术指标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热议,2430万像素、每秒12张连拍、超精细OLED电子取景器、11个十字形自动对焦感应器,无一不是令人血脉贲张的参数。在使用α77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拍摄后,笔者认为,这确实是款不可多得的优秀产品。    外观极富质感    α77采用了流线型机身设计,表面覆盖大面积蒙皮,并有类似美能达α7D的喷
如此优美的风光摄影佳作竟然是在快速移动的汽车上拍到的,真是不可思议。    外出旅游摄影,大多数的时光都是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度过,为了拍到漂亮景点的佳作,人们苦熬时光,常常坐几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景点拍摄几十分钟。尽管沿途可以看到一些美景,但是由于拍摄条件“不具备”,因此,绝大多数摄影人都“刀枪入库”,一上车就睡觉,等待下车时才拿出相机拍摄。难道在快速行走的交通工具上就不能拍出好片吗?看完著
主持:姜路娜评委:黄文      风雪圣途江苏杨天民 摄10分  《风雪圣途》,照片色彩控制得当,作者有意压暗画面,并使之呈现蓝灰色,营造出很强的油画效果。照片中人物表情各异但皆肃穆,带庄严感,加之较慢快门速度形成的雪花线条跃动其中,进一步烘托了藏民朝圣的主题,体现出摄影者本人对人物活动的主观评价倾向。    出摊儿北京刘桂林 摄8分  《出摊儿》是一幅体现生活小景的街头纪实类图片。原来用来装货的
奇妙的微距摄影展示出被摄体的丰富细节,让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光辉。一般说来,微距摄影利于拍摄较小的物体,如昆虫、硬币、邮票、珠宝、手工艺术品、花草等,它们是广大影友特别钟爱的摄影题材。    大小更重要    “我可以离被摄体多近”是人们从事微距摄影时常问的一个问题。  镜头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但是放大倍率在微距摄影中显得更加重要,放大倍率涉及拍摄图像的大小和我们拍摄的真
“构成”的概念不仅仅是构图,更引深为一种风格和流派。简而言之是将几个不同的元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适应表现主题的需要。如美术史的“构成”主要强调以色块,线条,几何图形表现抽象的纯种艺术的理念。而建筑史中的“结构主义”更强调建筑本身的实用功能和物理特征。使结构本身即形成艺术上的美学表现。  在摄影艺术中的构成应以主题内容的表现,并触发心灵有感而作。单纯的抽象几何图形并没有生命力,摄影构成更应发挥摄影艺
|编者按|爱好摄影的朋友经常会被相熟的新人邀去拍摄婚礼照,因为关于那一刻的珍贵影像会承载着无数美好的记忆伴随我们一生。随着观念的变化,新人们对婚礼照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真实化,这对“流水线”一样打造出来的影楼婚纱、拍电影一样拍摄出的情侣照,无疑是极大地挑战。就让摄影师陈启华带您一同打造真实完美的婚礼照。    在婚礼上拍照,摄影师要始终坚持“服务”的概念,而不是担任“导演”的角色——让拍摄对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交融现代时尚与传统古典的京城夜景总使人流连忘返,此时按下快门留住精彩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作为一个普通摄影爱好者,我白天上班囿于办公室无暇外出,而晚上相对自由的时间较多,因此我将拍摄题材主要定位在京城的夜景,透过镜头记录下首都北京夜色的璀璨绚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夜景拍摄对器材要求较高,我常用的是一台佳能EOS5D机身,其全画幅的视角和出色的控噪能力使人倍增拍摄信心。
小花漫山红,  含熏待清风。  时有落花至,  兰影香气迎。  夏日的小花,漫山遍野,香气扑鼻,使人陶醉。镜头留住了她的美丽,数码又给她披上了嫁衣。我凝视着这靓丽小花,像是掉进花的海洋,让我产生无尽的遐想……   两张普通的小花照片,用photoshop 软件可以创作出神奇的效果。我将第一张照片中背景上的叶子做成神秘而抢眼的蓝色,各色小花一下就跳了出来。再将第二张照片中的三朵花放上去,三朵拉着虚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