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阅读能力 合作交流 创新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凸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本文就对关注学生发展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在起步阶段,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具体指导,读,想,写相结合,阅读过程中适时停顿,进行对比、复习和回忆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等思考行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培养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阅读时间,将数学阅读融于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阅读。教师要改变以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提倡“探究式的学习”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阅读,就可实际体现这样的理念。学生阅读内容的选取,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还需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要求详细、具体; 同时要加强检查督促,让数学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数学阅读的任务不单是让学生去念书,弄懂概念,会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后,反思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理会教材内容所阐述的数学观点,思想方法,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开展建构活动,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这才是数学阅读的价值所在。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们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没掌握,不少教师一直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笨,殊不知是我们的教学方法不切合学生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自主探索的前提。只有心里有了“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激情。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交流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
  2、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要能够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3、创设挑战性情境,体验自主探索成功的快乐。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传统的练习,问题情境也是以封闭的形式呈现问题,只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题目只有一个答案,不是错,就是对,没有异议。而现在,我们应该改变这种观念创设开放性的题目,一题多解。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是单一的、固定的答案。
  4、创设问题空间,确保学生充分探索。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实验、去验证。比如,可以采取“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不少教师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但基本上都是蜻蜓点水,稍放即收,生怕学生思维跑题,怕浪费了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往往是刚让学生自主探索,就又赶紧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上来,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这样的教学还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形式上的自主探索,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我们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去自主探索,教师着重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作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形成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运用自身的知识积累、经验和智慧,给学生以点拨和启发,即所谓的“点到为止”,将思考和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解决,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精心设计作业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让更多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设计出趣味性、层次性、创造性的作业,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寻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数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我曾为我们学校获得“市级先进学校”的称号而自豪,也为好朋友夺得全国英语比赛的大奖而兴奋。而此刻,我的内心又充满了自豪感,我是为什么而自豪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育已成為我国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育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新的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