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s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食品分析;应用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下主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以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团队协作观念,为学生的就业储备经验,特别适用于食品分析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二、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1.确定项目任务。先由教师结合岗位需求选取典型产品的常见测定项目,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例如:以“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为例,对学生作初步介绍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所用样品的性质及质量要求,明确实验原理,根据学生的兴趣或现有的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根据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以4~5人为一组划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教师将事先整理好的项目指导书发给每组检查核对。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项目要求,确定具体实验步骤,包括:配制实验试剂—样品采集和制备—样品预处理—调试实验仪器—进行样品测定—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实施计划的修改和完善。
  3.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项目教学的核心是顺利地完成一项任务,这就对实验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方便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学校有必要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食品检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到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质检工作,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转变角色,实现教学与岗位的对接。
  4.实施完成项目任务。学生明确自己在组内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项目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学生自己动手配制实验试剂,调试校准实验仪器,自主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并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样品进行品质评价,出具评价报告,这样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实际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
  5.检查评估。这是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先由学生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通过共同讨论,评判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比对,通过分析讨论,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巩固教学成果。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自主性强,能充分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施项目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1.项目选取是关键。项目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对食品分析课程而言,项目的选取以食品检验工技能考核标准为依据,既要有效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项目的难易性也要合理,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顺利完成为宜。
  2.教师角色要转换。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指挥者。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做好动员引导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与任务、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信息资料的获取途径、所要完成的目标及要求等;在项目实施时,教师要充分设计好各个环节的衔接,根据实施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随时解决突发问题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整体监控和管理。
  3.总结评价很重要。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评价。总结评估不仅要总结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还要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评及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或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它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推动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随着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团队协作和自我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蔡金燕,王晓焱.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分析化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化工贸易,2014(1):379.
  [2]董光宗.项目教学法在数控车工实训课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2(14):93.
  作者简介:赵燕燕(1982— ),女,山东诸城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分析与检验;平建(1981—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英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