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信息化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教育也顺应趋势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用信息化的教育模式是对中小学课堂的一种创新,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整合。所以本篇文章以教育信息化为背景,分析这种背景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怎样更好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背景;中小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55-02
  网络技术在快速发展,应用范围也在急剧扩大,当前,教学信息化成为了时代所需。一方面,教育信息化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健全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中小学课堂教学合信息技术相融合,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小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之路。
  一、中小学课堂教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系统的构成中将信息化作为基础要素,教育方法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教育辅助方法,大量使用信息资源。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变,中小学课堂语文教学课堂有了明显教育特征。
  1.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关中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有着多元性的特征,这种多元性体现在教学资源、方法以及整体的教学模式上。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可以借助网络搜寻优秀的教学方案作為参考,把有利的、大众欢迎的教学精华应用于课堂中。其次老师通过网络可以充实教学内容,以书本内容作为出发点,通过网络找到更多优质的衍生资料,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在课堂中老师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信息技术可以融合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多个模式,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多元的教学模式有极大的针对性,包括问题探究方式、个别辅导模式等,学生能够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取得良好的进步。
  2.开放式的教学。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中小学课堂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有着深刻的意义。在自由化的课堂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语文教学老师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集体化、远程性的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这种信息化技术主动探究学习。教育信息化最大的特色是课堂教学变得非常灵活,学生学习方式有了更大的选择性,而且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
  3.课堂互动性强。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生互动是中小学课堂鲜明的一个特征,无论是师生间、学生间还是信息技术和人之间都有了紧密的联系和互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指引者和协作者,他们需要共同探究信息技术下能够获取的知识。这种互动模式,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频繁地交流和沟通问题,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网络设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制约,学生可以远程学习,在网络平台上和教师一对一交流,请教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
  1.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利用。
  以中小学语文课堂为例,传统教学中文字较多的语文教材,如果进行单纯的阅读和讲解,很容易让学生疲乏,而且就内容来说,会出现缩减现象。教师若选择部分内容作为重点讲解对象,学生必然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拓展教材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将音频、视频融合在文字中,让学生语文知识库更加的丰满。此外,多媒体网络技术并不受制于教师个人,学生能够亲自接触,搜集与语文知识相关的资料,这样既可以让他们认识信息技术,而且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在各种情景中得到自信。所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既可以充实课堂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2.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中心,这种方法下教师仅仅需要一本教材、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在语文课堂中,文字较多,这种方式既无法高效率的让学生理解,对教师老师也是一种负担。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学方式地改变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教学方式不再单一化,变得灵活多样,语文课堂可以采用情景式、模拟式、演示式等教学方式。对于语文课堂来说,教学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灵动性和趣味性。比如模拟式的教学方式,网络技术可以将语文课堂中的内容模拟化,通过视频形象生动地让学生理解课文,一篇文章人物性格会更加鲜明,学生对文章思想也会深刻理解。总的来说,转变教学方式,能够增加课堂的活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师生共同交流进行学习,能够很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目标的改变。
  以往中小学课堂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取知识,然而却忽视了学生技能、情感、沟通等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都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学目标的改变非常重要。以语文教学为例,传统教学中,语文课堂的目标是背诵、阅读,但是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认知模式,体会文化的内涵以及精神。而且学生需要自主借助信息技术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丰富个人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结语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特征。多元化、开放式、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让中小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所以,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要不断完善,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转变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不断打造特色化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叶梅珠.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4).
  [2]赵梦游.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6):11-11.
  [3]郑娇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赤子,2017(2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听说写能力,但是对于朗读却比较忽视。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技能,也是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内涵、提升语文素质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语文课堂朗读法进行总结与完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语文水平。本文通过对于小学有效朗读训练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于朗读技巧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朗
以河南省重点环保工程中铝洛铜大循环水处理站使用的离心泵为例,讨论其常见问题防范及发展方向。
[摘要]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其保护做了详尽的规定。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拥有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  [关键词] 地理标志法律保护TRIPS  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融合,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日渐凸显,对其加强保护已成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西部经济开发中的几个经济数据国家正式提出西部开发是2000年底.从提出到现在已进行了6年的实践,在这6年中西部开发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效益: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这
当今,文化遗产多已成为旅游资源,由于它具有时代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所以,如何使其被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只有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保护立法;切
介绍了屏蔽泵的特点、在炼油厂的使用情况、操作维护注意事项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