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wei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探究活动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纽带,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桥梁。正如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于他们的手指头。”在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课堂的生长点;实验活动是物理课堂教学的支撑点、闪光点;两者相辅相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素养,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好帮手。本文就“问题与活动对接”进行教学实践,寻觅有效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探究活动;高效课堂;问题化;活动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109
  一、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
  通过让学生间交流合作、亲历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实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教师课前预习设计的问题互动,我们教师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的生成问题,顺应探究,将“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在互化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甚至打破传统思维,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使课堂低耗高效,增进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科学素养。
  孩子有原生態的探究天性,教师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本真问题,顺应探究天性,陪学生深度学习,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于表面,对学科内容更多的是解读而不是机械的记忆;从而探究活动,使物理的味道越来越浓,不再是对结论的简单套路化验证。简而言之,学生的学习变得有些像科学家的研究。
  二、教学实践“知识问题化,问题知识化”,以下是笔者九年级物理《电压》一节教学
  案例片段:
  一开始,针对《电压》这节的教学设计是: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电压表的使用说明书”,接着一起归纳,然后做活动探究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后就是练习巩固提高。可是在课堂上,看说明书没一会儿,有一小组长举手,“老师我们想边看说明书边做实验探究”,经历过后才归纳,这一提议得到很多组学生支持。考虑到电压表使用安全有保障,就改变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要求进行探究。随后,学生带着问题活动化,记录各组的完成情况。突然,某一小组发出求助信号“为什么电压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这时,有小组学生帮忙检查路线;有小组学生好奇其现象,模仿错误接法;有小组学生探究其原因;有小组学生尝试有没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下子变得更有生机。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活动,又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完成了初级科学体验。
  随后,指引学生将发现的新问题,整合形成问题串,聚焦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再次探索。以下是“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的五个片段。
  片段一:
  1.为什么电压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2.你能设计出该电路图吗?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化”,例如将刚才这个现象演变为三个问题:(1)实物图如何连接?(2)你能设计该出电路图吗?(3)这个现象正常吗?什么原因造成?
  大家请思考,就这个活动我们还能做什么?能否再举一反三,做得更高效?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发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现象非常明显,一下子掌握了一种电路故障现象。
  片段二:
  意想不到,我们有个小组有了新发现,小楠小组发现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不同,“3kΩ\12kΩ”与“0.025Ω\0.1Ω”,联想对比电流表测量时的注意事项,课本特别强调电流表不能并联,因为电流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流表;现在电压表能并联,是否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大增强?笔者大力赞扬该小组会学以致用、会推理、逻辑性强,也为后面的电阻、欧姆定律知识做了感性的认识。(建议:学完欧姆定律,引导学生从理论上验证,深追究,强逻辑。深刻理解电压表应该并联在被测用电器的两端。)
  片段三:
  “为什么小灯泡发光,但电压表没示数?”该小组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大家通过实物连接和电路图发现:电压表与导线并联,电压表没有示数。又见识了另一种电路故障现象。
  片段四:
  “断开开关,电压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与“闭合开关,电压表无示数,但小灯泡发光”。这是小鹏小组发现的,大家觉得电学如此奥妙无穷,通过将实物图转化为电路图,大家发现因为开关的通断形成动态变化,刚好将之前的问题综合展现出来。开关断开与片段一相同,开关闭合又形成与片段三相同。
  片段五:
  “电路连接正确,开关的闭合前后,电压表示数为何会发生变化?”,这是小华小组发现的,这恰恰与高中的物理知识接轨。
  三、反思提升,促有效教学
  问题、活动、严密逻辑,这三个层面的反复咬合,进行深度学习,成就学生深刻的科学体悟。比如《电压》一节,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在知识、问题与活动互化的过程中,学生将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读数、连接、电路设计、电路故障等都体验掌握,这些恰好就是省中考题的常考内容,是得分的关键点,水到渠成地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学生经历深刻的知识形成过程,触及规律的核心,能够举一反三深入讨论,将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无形中将备考落实到物理课堂教学。九年级教学紧张,如能做好问题与活动的对接,将备考落实到每一个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备考效果将事半功倍。这是我们一直在寻觅的有效新路径。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育的起点应该立足人的成长的基本形式,人总是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成长。
  参考文献:
  [1]辛自强.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初中部528000)
其他文献
编者按:《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指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也提出,“建设中期,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中期评价意见。”“建设末期,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體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
据英国国际教育新闻网(www.thepienews.com)2015年10月19日报道,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Austrade)在制定《澳大利亚国际教育2025规划》时,提出“将国际学生数量翻番,达到100万”的目标。  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学生群体多样化的发展目标。贸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安格雷(John Angley)表示:“我们欢迎符合条件的印度和中国学生来澳留学,但若要扩大教育市场、增加学生人数
据白俄罗斯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19年5月14日消息,在白俄罗斯创新和技术中心及俄罗斯艺术和人文科技发展中心的联合举办下,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于当日起将在俄罗斯科罗廖夫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竞赛活动。  此次竞赛是“21世纪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众多设计师、发明家、科学家、国际竞赛优胜者齐聚一堂,共同參与竞赛。竞赛主要涵盖以下八个科研领域:技术建模及设计、无线电子和遥控技术、自动化和机
摘 要: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我们不仅要求學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法,在教学环节中渗透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更好的从英语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在目前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学生在台下记笔
日前,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与安得鲁·梅隆基金会(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宣布联合设立资助项目,支持在人文学科领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原生数字资源。  此次,两家美国人文学科领域最大的资助经费来源机构联手,希望鼓励美国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投入数字化研究,更好地利用数字工具和手段,加强实验和创新,使人
据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网站2016年5月3日报道,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一直将促进公平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致力于扩展年轻女性的专业和职业选择范围。他们认为,为年轻女性打造框架条件,使其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发挥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数学、信息、自然科学和技术(Mathematik, Informatik, Naturwissenschaften und Technik,MINT)方面,应更多地开发女生的兴
摘要:本文主要先阐述高中数学中的核心素养内涵,接着再叙说高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51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导学生数学知识,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互相协作以及深入探究学习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
摘 要: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mmonwealth of Learning,COL)是由英联邦政府首脑于1987年创建的政府间组织、由52个国家组成的志愿者协会,旨在促进开放学习以及远程教育知识、资源和技术的开发与共享;同时,COL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专注于推动和发展远程教育和开放学习的政府间组织。COL的使命是通过合适的、开放的、远程的、技术性的方式帮助政府、机构、组织扩大学习规模,提升学习效率和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院(BIBB)对2015年的180余种职业的学徒平均薪酬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德国学徒工资连续第四年显著上涨,平均达到每月826欧元,增长幅度为3.9%。其中,德国西部学徒工资平均额为832欧元,同比增长3.7%;德国东部为769欧元,同比增长4.3%。  不同职业的薪酬水平差距非常大。2015年,德国西部建筑行业(如泥瓦工)的薪酬较高,平均每月达到1057欧元;在德
摘 要:目前关于欧美综合大学教师发展组织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对理工院校或是专业性较强院校的教师发展建设的直接关注较少。理工院校的教师发展组织秉持明确宗旨,并提供具体、多样、针对性强的服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师发展组织具有组织结构完善、提供针对性服务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重视为教师进行考核与评价提供指导的特点。相比而言,麻省理工学院教师发展组织(教与学实验室)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