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 徐静
佛说:“众生平等。”可俗世众生却总喜欢将事物分出个三六九等。正如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英雄一样,“一览众山小”往往是一种理想,而高山仰止却成为常态。也许正是怀有这样一种心态,使得我们对那些高端甚至尖端的东西充满了渴望,商家呢也就满足大众的心理,花费很多心血,制造出许多海市蜃楼般让大多数消费者渴望而不可极的炫目的产品。可恰似东风吹尽西风来,世界总是在轮回中前进,四月底众相机生产厂家不约而同的将攻式对准了基座——大众,一时间低端的单反成为主流,并为这些出身豪门却衣着简朴的“千金”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此举毫无悬念的是因为厂家看中了庞大的低端消费市场,然而普通消费者吃他们这一套吗?本期关注请来著名相机器材专家黄其昆、器材销售商张家国和摄影发烧友钱淳一同探讨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平民盛宴”。
只买最适合,不买最昂贵
黄其昆
不同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常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用以应对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目前市场上,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的价位也就在4000-5000元上下,不少高档的轻便数码相机还要超过这个价位。我认为,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不论是成像质量、还是性能都要优于高档轻便数码相机(DC)。例如,同是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DC和APS-C数码单反相机相比,假如前者的图像传感器为1/1.8英寸,成像面积为6.9×5.2毫米;后者的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积可达22.5×15毫米。虽然两款数码相机都是1000万像素,但是数码单反相机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积是DC的9.4倍。两款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尤其是在高感光度条件下拍摄,将会有很大的区别。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图像的噪点,会比DC拍摄的图像少得多。也就是说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图像更干净,图像质量更好。当然,如果体积和重量是购机的首选条件,DC自然当选。
对于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不少人还存有一些误解,一则认为比起中高档数码单反相机,普及型相机个头小重量轻,拿在手中轻飘飘。殊不知体积小重量轻,正是普及型单反相机的优势所在。经常背相机外出拍摄的人,一定会切实地感受到负重之苦,尤其是在跋山涉水时。二则认为普及型相机的材质大量应用塑料结构,其耐用性受到置疑。不错,普及型相机和镜头更多的使用了工程塑料,便于一次成型,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但是工程塑料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优于金属。所以大家对此不必多虑,正常的使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三则认为普及型单反相机没有标出快门寿命,让人不放心。对于专业摄影记者,每天都要拍摄大量的照片,所以专业相机把快门寿命作为性能指标,快门寿命可达20-30万次以上,也有中档数码单反相机标出快门寿命可达10万次。其实你只要简单地算一下就清楚了,购买普及型相机的用户,相机的使用强度都不会很高。四则认为普及型单反相机功能比中高档相机少。实际上,我认为目前市场上所有单反相机的功能都是过剩的,即便是普及型单反相机起码也有三种测光模式和四种以上的曝光模式,早已大大地超过手动调焦时代的专业级相机。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1至2种曝光模式就足够了,其他曝光模式可能到相机使坏了也不曾用到过。
应该说,普及性数码单反相机具有很好的性价比。我想,不论档次高低,你喜欢并适合于你就是最好的。
期待低端
钱淳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最关心的是如何拍到好的照片,而不是得到最尖端的器材。
我不否认好的器材能提升照片的品质,但是什么才是好的器材呢?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数码时代里,好器材有标准吗?赶得上吗?
过去,胶片时代,一架尼康FM2伴随了我二十多年,至今,装上胶卷一样能出好片子。进入数码时代后,短短五六年,光数码相机就买了4台,有3台已经是无法再用的垃圾了。科技时代就是这样,潮流永远追不上。所以在当前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世界中,最需要的就是理智。
比如,佳能光EOS-1D系列的专业数码相机就出了六七代。每一代产品的价格少则四五万,多则六七万,这还没算镜头呢。除了公款及大款之外,老百姓能消费得起吗?在数字时代,越新的必然越先进,越先进的必然越成熟,越成熟的也就越低端,越低端的也就越普及……
如今,千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的价钱都降到5000以内了,聪明人决不会再拿“便宜没好货”来衡量科技产品的优劣了。我们期待成熟,期待低端和普及,尤其是摄影人,最终拿给人看的是不俗的作品,并不是不俗的相机。
数码单反普及 未必人人适用
张家国
目前各大数码相机厂商相继推出了新一代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整体价格已逼近4000元大关,2007年数码单反相机将会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然而,很多消费者在小型DC升级到数码单反相机时,在选购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首先是必要性。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具有低于一般消费级DC的像素密度,因此在宽容度、解像力和高感光度下的表现也要远远超越消费级DC。但是很多家庭用户日常放大超不过10英寸,基本在6英寸左右,这种输出尺寸精度,普通家用数码完全可以达到,实际效果看不出画质的优势。
其次,扩展性。抛开摄影包、闪光灯以及三脚架等附件不说,仅仅一只镜头的价格可能就都要比机身贵,因此很多用户在选购数码单反相机时只看到眼前的套机价格,而没有预见到数码单反相机所需要的后续投资。由于无力购买适用镜头和附件,根本体现不出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再加上摄影知识的欠缺,完全当成了大型家用数码使用。
再次,体积大。单反相机作为一个系统,一般用户都会拥有2-3只镜头,加之可能还需要闪光灯、三脚架等附件,在外出拍摄时显然不能轻装上阵。普通消费者外出游玩都是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但沉重的器材负担却对行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很多用户在购买数码单反相机后后悔不已,有的干脆二手卖掉,重新回到小型数码的行列,因此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损失。
因此,忠告广大消费者在各数码相机厂商强大的宣传攻势面前,应该保持理智,问一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数码单反相机,在后续预算和摄影知识贮备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承受得住外出拍摄时沉重的器材负担。
宾得K100D
尼康D40
尼康D40拍摄效果 官方供图
宾得K100D拍摄效果 官方供图
佛说:“众生平等。”可俗世众生却总喜欢将事物分出个三六九等。正如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英雄一样,“一览众山小”往往是一种理想,而高山仰止却成为常态。也许正是怀有这样一种心态,使得我们对那些高端甚至尖端的东西充满了渴望,商家呢也就满足大众的心理,花费很多心血,制造出许多海市蜃楼般让大多数消费者渴望而不可极的炫目的产品。可恰似东风吹尽西风来,世界总是在轮回中前进,四月底众相机生产厂家不约而同的将攻式对准了基座——大众,一时间低端的单反成为主流,并为这些出身豪门却衣着简朴的“千金”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此举毫无悬念的是因为厂家看中了庞大的低端消费市场,然而普通消费者吃他们这一套吗?本期关注请来著名相机器材专家黄其昆、器材销售商张家国和摄影发烧友钱淳一同探讨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平民盛宴”。
只买最适合,不买最昂贵
黄其昆
不同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常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用以应对不同需求的消费群体。目前市场上,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的价位也就在4000-5000元上下,不少高档的轻便数码相机还要超过这个价位。我认为,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不论是成像质量、还是性能都要优于高档轻便数码相机(DC)。例如,同是10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DC和APS-C数码单反相机相比,假如前者的图像传感器为1/1.8英寸,成像面积为6.9×5.2毫米;后者的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积可达22.5×15毫米。虽然两款数码相机都是1000万像素,但是数码单反相机图像传感器的成像面积是DC的9.4倍。两款相机所拍摄的图像,尤其是在高感光度条件下拍摄,将会有很大的区别。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图像的噪点,会比DC拍摄的图像少得多。也就是说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图像更干净,图像质量更好。当然,如果体积和重量是购机的首选条件,DC自然当选。
对于普及型数码单反相机,不少人还存有一些误解,一则认为比起中高档数码单反相机,普及型相机个头小重量轻,拿在手中轻飘飘。殊不知体积小重量轻,正是普及型单反相机的优势所在。经常背相机外出拍摄的人,一定会切实地感受到负重之苦,尤其是在跋山涉水时。二则认为普及型相机的材质大量应用塑料结构,其耐用性受到置疑。不错,普及型相机和镜头更多的使用了工程塑料,便于一次成型,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但是工程塑料是一种优质的结构材料,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优于金属。所以大家对此不必多虑,正常的使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三则认为普及型单反相机没有标出快门寿命,让人不放心。对于专业摄影记者,每天都要拍摄大量的照片,所以专业相机把快门寿命作为性能指标,快门寿命可达20-30万次以上,也有中档数码单反相机标出快门寿命可达10万次。其实你只要简单地算一下就清楚了,购买普及型相机的用户,相机的使用强度都不会很高。四则认为普及型单反相机功能比中高档相机少。实际上,我认为目前市场上所有单反相机的功能都是过剩的,即便是普及型单反相机起码也有三种测光模式和四种以上的曝光模式,早已大大地超过手动调焦时代的专业级相机。对于一个成熟的摄影师,1至2种曝光模式就足够了,其他曝光模式可能到相机使坏了也不曾用到过。
应该说,普及性数码单反相机具有很好的性价比。我想,不论档次高低,你喜欢并适合于你就是最好的。
期待低端
钱淳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最关心的是如何拍到好的照片,而不是得到最尖端的器材。
我不否认好的器材能提升照片的品质,但是什么才是好的器材呢?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数码时代里,好器材有标准吗?赶得上吗?
过去,胶片时代,一架尼康FM2伴随了我二十多年,至今,装上胶卷一样能出好片子。进入数码时代后,短短五六年,光数码相机就买了4台,有3台已经是无法再用的垃圾了。科技时代就是这样,潮流永远追不上。所以在当前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世界中,最需要的就是理智。
比如,佳能光EOS-1D系列的专业数码相机就出了六七代。每一代产品的价格少则四五万,多则六七万,这还没算镜头呢。除了公款及大款之外,老百姓能消费得起吗?在数字时代,越新的必然越先进,越先进的必然越成熟,越成熟的也就越低端,越低端的也就越普及……
如今,千万像素的数码单反相机的价钱都降到5000以内了,聪明人决不会再拿“便宜没好货”来衡量科技产品的优劣了。我们期待成熟,期待低端和普及,尤其是摄影人,最终拿给人看的是不俗的作品,并不是不俗的相机。
数码单反普及 未必人人适用
张家国
目前各大数码相机厂商相继推出了新一代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整体价格已逼近4000元大关,2007年数码单反相机将会进入全面普及阶段。
然而,很多消费者在小型DC升级到数码单反相机时,在选购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误区。首先是必要性。大尺寸的感光元件具有低于一般消费级DC的像素密度,因此在宽容度、解像力和高感光度下的表现也要远远超越消费级DC。但是很多家庭用户日常放大超不过10英寸,基本在6英寸左右,这种输出尺寸精度,普通家用数码完全可以达到,实际效果看不出画质的优势。
其次,扩展性。抛开摄影包、闪光灯以及三脚架等附件不说,仅仅一只镜头的价格可能就都要比机身贵,因此很多用户在选购数码单反相机时只看到眼前的套机价格,而没有预见到数码单反相机所需要的后续投资。由于无力购买适用镜头和附件,根本体现不出数码单反相机的优势,再加上摄影知识的欠缺,完全当成了大型家用数码使用。
再次,体积大。单反相机作为一个系统,一般用户都会拥有2-3只镜头,加之可能还需要闪光灯、三脚架等附件,在外出拍摄时显然不能轻装上阵。普通消费者外出游玩都是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但沉重的器材负担却对行动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很多用户在购买数码单反相机后后悔不已,有的干脆二手卖掉,重新回到小型数码的行列,因此在经济上蒙受了很大损失。
因此,忠告广大消费者在各数码相机厂商强大的宣传攻势面前,应该保持理智,问一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数码单反相机,在后续预算和摄影知识贮备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承受得住外出拍摄时沉重的器材负担。

宾得K100D

尼康D40

尼康D40拍摄效果 官方供图

宾得K100D拍摄效果 官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