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荽作莜,可以香口也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回老家,我指着小河边一片青葱的绿色植物对女儿说:过来看看,这是什么蔬菜?
  女儿左看右看,瞅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是什么蔬菜。唉,城市里长大的孩子。
  我只好告诉女儿,这就是香菜呀。咱家里经常从菜市场买回来吃的呀。
  香菜,在我的老家其实叫它芫荽。鄉村的土话里,其实也保存了一些古语。像芫荽,才是香菜的正式名字,香菜倒是个别名。关于芫荽,《说文解字》中有如此记述:“荽作莜,可以香口也。其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古人解释个名字,也这么文采斐然。后来,在济南工作、居住,因为老济南人称芫荽为“香菜”,就入乡随俗,也跟着叫香菜了。这名字倒也直接,一语中的,香菜浓郁的芳香不就是她的标牌吗。
  很多人都会喜欢香菜的那种独特味道。和葱姜蒜花椒一样,香菜也是做菜的重要调味料。香菜身材细长,可谓有窈窕之姿。香菜青葱水灵,绿意盈目,也是青菜中的小清新呢!
  香菜并不是我们国家土生土长的蔬菜,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地区,西汉时(公元前一世纪)张骞出使西域时从西域带回,后来,因为国人们喜欢香菜的芳香气味,香菜几乎就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香菜,确实如它的芳名,香味浓郁,独特,炖鸡炖鱼、炖鹅炖鸭,做各种汤品,还有煮个馄炖、拌个小芥菜咸菜丝儿,都离不开香菜来增味添色,增姿添彩。
  以我这几十年的家庭煮妇的经验来看,做这几种家常菜如果没有香菜,也是大大逊色呢!比如,西红柿炒鸡蛋、红烧茄子、酸辣土豆丝等等,快要关火前,放上切好的新鲜香菜段,再轻轻翻动菜铲,让热的菜与清新的香菜段亲密交融,激发出香菜的独特芳香,融进炒好的菜品里,此时的香菜段,半生半熟,半醉半醒,鲜绿可人。
  记得小时候,自家的菜地里曾经种过香菜,葱葱茏茏地长得很旺相。从香菜还是小嫩苗的时候就开始拔着吃,一直吃到香菜叶老梗老。自家吃,也送给乡邻们吃,赶集时也会带一些到集上去卖掉。因为是自家种的,家里还经常做凉拌香菜吃。
  香菜虽然味道鲜香,但也是有人喜欢有人厌恶,喜欢香菜的,恨不得餐餐顿顿都能吃到香菜,炒哪种菜都要搁上些香菜,甚至还用香菜和肉调馅包饺子吃。但,大多数小孩子不喜欢吃香菜的味道,至少我和妹妹小时候都不喜欢吃,吃到香菜根、香菜段就皱眉头,女儿小时候也不喜欢吃。
  再美味的菜,也有一定的饮食禁忌。香菜虽然馨香味美,一般作调料用,但不宜多食或者经常食用。这是因为中医认为香菜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辟一切不正之气,有温中健胃的作用,但是,也正因为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者长久食用,就会耗气、损精神,进而引发或加重气虚。产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虚,此时,也最好和香菜暂时绝缘,等身体完全康复,再和香菜来个亲密接触。此外,香菜还具有温热、发疮的作用。华佗认为:患口臭、狐臭、龋齿、生疮的人,不宜吃香菜,吃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从小时候的讨厌香菜,到后来的接纳香菜,再到现在的喜欢香菜的味道,喜欢香菜那种独特的香味在舌尖上荡漾,在口腔里回旋,也许,算是一种美妙的缘分?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培养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也成为课堂教学实践组织与开展的基本动向.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是我国基础教育教
6岁那年,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当了压轿童子。  章丘那个地方,千百年来流传着一种迎亲压轿的习俗。结婚迎亲时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孩子压轿,俗称之为压轿童子。压轿童子必须是男孩,年龄在十岁以下。压轿童子坐着迎娶新娘的轿子的新娘位置,意思就是说,女方嫁过来带个童男,为公婆家生儿子讨个吉利……  20世纪五十年代初,农村还没有实行移风移俗,四叔娶媳妇,作为李姓的长孙,我做了一回压轿童子。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把复数引入三角函数的研究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不同.前一部分讲到的三角函数知识是完全成熟了的,绝大多数教师是很熟悉的,按本文的讲法给学生上课是可以的.这一部分涉及微积
淮安人杰地灵.rn我庆幸,在这座文化名城广播文艺编辑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 因为工作,1997年,我和当时的同事陈武是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儿童广播剧《大鸾歌》最初的主
期刊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的产生,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形成的推动力,也有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形成的爆发力。这个课题,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抓住了语文教改的牛鼻子,既让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语文,在听说读写中习得语文,又在读写中创造性地获取和运用语文资源,成为有创造力的学生。    一、认识“读写创”教改实验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意义    中学语文“读写创”教改实验是诞生在世纪之交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的。这个历史阶
一、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高频词语,它的使用惯性使得一些人把它同“课程改革”混起来说。我们以往提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内进行,重点是指教学教研人员对课程处理方式的探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