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医用防护装备对皮肤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2003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12月在我国爆发以来,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到武汉以及其他一线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需要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备以及多次消毒洗消,容易对皮肤屏障造成损伤,引发皮肤疾病,如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神经性皮炎、皮肤压痕、痤疮、皮肤过敏等.该文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医护人员最常出现的皮肤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对策,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皮肤防护提供应对措施和处理建议,最大程度地降低防护装备对医护人员皮肤所造成的伤害.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攀西地区丰富的钒资源,以攀钢生产的工业V_2O_5晶体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V_2O_5薄膜,主要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V_2O_5薄膜结构、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对V_2O_5薄膜的电学和电致变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V_2O_5薄膜,结果表明,制备V_2O_5溶胶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熔化温度800~900℃、恒温时间5~20min;凝胶涂膜时最适宜的粘度为1.0~3.0Pa
期刊
自2019年12月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2019)疫情从我国湖北武汉爆发并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在这场疫情中,一方面,医务人员需要长时间穿戴
纳米银(AgNPs)作为当前应用最广的金属纳米材料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从而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了解在多因素联合作用下纳米银的转化,对研究实际条件下纳米银的生物毒性具有借鉴意义。纳米银在环境中的毒性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纳米银颗粒本身具有毒性;(2)纳米银转化造成的银离子溶出对生物的毒性。环境中影响纳米银转化的因素主要有:pH,离子强度,温度,半胱氨酸(Cyste
学位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呈明显发展趋势,汽车保有量不断突破新高,随之而来的道路、停车场、交通安全和燃油紧张等问题也日趋突出。因此,汽车的减重、节能、小型化、安全以及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