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强:丈量光的速度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all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位外表普通的科研人员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小波分析重建超短脉冲光谱相位、光学群延迟直接提取、太赫兹高吸收材料研制等系列新方法;研建我国首套超短脉冲自相关仪、太赫兹辐射功率计等国家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等。

勇于创新,踏上超快光学跑道


  邓玉强说自己很幸运,一毕业就进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那时博士毕业生还不多,领导对他很重视,他的第一项工作是研制飞秒脉冲计量标准,解决超短脉冲时域参数无法溯源的问题。
  超快光学是国际光学领域最前沿的热点研究方向,在超快信号产生探测、超快过程研究分析、超精密微纳加工、光电子技术、超精密医学诊断治疗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大众熟知的飞秒激光近视眼手术用的就是超快光学中的飞秒激光。
  邓玉强说,超快光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其准确计量提出迫切需求。尤其是飞秒激光时域参数的准确测量,对飞秒脉冲激光的产生、传输、控制和应用等各个过程都至关重要,而国际上缺少相关计量标准。正因如此,他决定进入这个领域,建立国家超短脉冲计量标准,为超快光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准确的溯源源头和量值保障。
  那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实验室刚刚启用。邓玉强从头开始搭建这个实验室,选购光学调整架、加工光学镜片、设计机械零部件,精细调整每一个光学器件的位置和方向,不断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程度……
  最终,邓玉强团队自主研制出超短脉冲激光参数测量仪器,实现了飞秒脉冲时域参数的准确测量,构建了我国首套超短光脉冲时域参数计量标准。同时,他们还在国际上提出了新的超短脉冲光谱相位还原方法,消除了传统方法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实现了超短脉冲光谱相位准确测量,提高了脉冲时域参数测量的准确度水平。这一标准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被推荐为国际超短脉冲光谱相位准确测量的替代方法。
  “做科研要有新想法,模仿别人永远不会领先。”在邓玉强看来,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坚持不懈,努力填补“太赫兹空隙”
  太赫兹是介于红外和微波之间的频段,是连接电子学和光子学的桥梁,在高速宽带通信、医疗安检成像、化学成分分析、国家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重大应用潜力,因而成为当今各国的研究热点。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人们对太赫兹频段的辐射特性了解甚少,形成了著名的“太赫兹空隙”。发展太赫兹计量技术,保障太赫兹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成为国际计量局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计量发展规划》的重点课题。
  这也成为邓玉强引以为傲的另一开创性工作。“我们从2005年开始研究太赫兹技术,从2011年开展太赫兹计量研究。”邓玉强说。
  研制太赫兹吸收材料是破解太赫兹功率计量难题的关键。经过两年的艰苦攻关,邓玉强团队于2013年研制出一种新型太赫兹吸收材料,实现了材料样品在太赫兹波段光谱反射特性、光谱透射特性和光谱吸收特性的准确测量。
  2015年5月,国际首次太赫兹功率比对在德国柏林举行,参加比对的德、美、中三国计量院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取得的测量结果都相互吻合。其中,中国计量院的测量不确定度最小、探测器响应度最高,这一结果标志着我国太赫兹功率計量能力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这个比对只有具备太赫兹辐射功率绝对测量能力的国家才有资格参加,这项能力需要具有经国际同行评审的、在国际期刊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证明。”邓玉强介绍。
  比对之前,各国计量院首先上报测量不确定度。邓玉强代表我国上报的不确定度最小,参比的国际同行起初对此表示质疑。然而当比对结果揭晓时,中国团队立刻令国际同行们刮目相看。邓玉强笑着说,那是他作为科研人员最有成就感的时刻之一。
  这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的精神。为了测量结果能更准确、可靠,在漆黑的光学实验室,邓玉强常常一个人屏住呼吸,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测试,一测就是一整天。

专心致志,享受实验室的工作时光


  博士阶段才进入光学计量领域的邓玉强为何能在短短几年内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首先得有兴趣,然后当然少不了勤奋和坚持。”邓玉强说,“这也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
  从吉林农村考到天津大学的邓玉强自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直到考上博士,我能想到的未来也就是发几篇论文,完成博士学业,找个安稳的工作。”邓玉强说。
  转机出现在邓玉强读博期间。“当时,我的一位师弟在做一个关于飞秒脉冲相位计算方面的研究,用传统方法总是难以取到理想的结果。由于我硕士阶段在图书馆里看了很多相关论文,有一些这方面的基础,就提出一种新思路,并且取得很好的结果。我的导师看到就鼓励我将其写成论文并发表出来。”邓玉强回忆道。
  当时邓玉强的英文水平很差。“我导师一遍一遍地帮我修改,遇到交叉技术问题就反复讨论,前后修改了几十遍,到最后基本每一句话都动了,论文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邓玉强说,最终这篇论文发在一份很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上,“这是我以前要仰视的期刊,我脑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从这个期刊上获得的,没想到自己的文章能发表在上面,这对我是个很大的激励。”
  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体现在邓玉强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德国做访问学者时,刚开始邓玉强听不懂英文,于是他就多听、多说、多练,一个多月后就能用英文进行顺畅交流。在进行科学实验方面,他也不断学习、反复琢磨,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障碍。
  德国的同事评价他:“在和邓玉强工作的过程中,他的个人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积极参与我们的讨论,能快速地掌握新知识。他是个极有条理的人,也非常值得信赖。”
  “创新的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大量分析和思考才能获得。灵感只在瞬间闪现,需要做充足的准备才能抓住它。”邓玉强说,思路不通时,他就会一直琢磨,走路、坐车、睡前都是他的思考时间。他觉得,只要念念不忘,“总有一天能豁然开朗”。
  对于项目、经费、荣誉等,邓玉强表现得相当“佛系”。“项目越多,花在答辩、写材料上的时间就会越多。对我来说,经费够用就行了。”他淡然地说,“我更关注的是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要让手头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相比之下,我更享受埋头在实验室的时光,取得新的成果才是让我最高兴的事。”
其他文献
在沈阳铁西新区的劳动公园里,耸立着五尊劳动模范的青铜雕像,其中唯一来自科研院所的劳模,是中国机器人科研事业的开拓者——蒋新松院士。他是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被人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他在多种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创建了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为我国机器人学研究及机器人技术工程化建立了基地。新松,在民族危亡关头诞生  193
从临时工到山东首富  邵仲毅的商界之路颇具传奇色彩。1992年,24岁的邵仲毅还是莒县外贸公司的临时工。两年后,自言不甘寂寞的他接手了一家只有十几人的乡镇小企业,开始艰难创业。富有商业头脑的邵仲毅用六年时间,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企业,办成了一家生产5大系列、60余个品种的大型塑料加工厂,并被农业部等国家五部委确认为农膜定点加工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2003年,莒县国有企业改革,邵仲毅完成创业
第一炮  在联想投资(君联资本前身)做了近12年投资后,2015年,刘二海、戴汨和李潇一起创办了愉悦资本。跟大多数人对VC的认知不同,刘二海认为“VC是个小行业,苦行业”。  首先,新基金募资并不容易。2015年,刘二海和戴汨去美国募资,前一天晚上LP临时通知他们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在另一座城市见面。他们驱车两小时赶到后,最终对方却告诉他们不符合标准,没有商量余地就结束了。  不过也有给出支持票的L
不得不叹服的是温州人的吃苦耐劳以及经商头脑。  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温州往事的故事,这个故事中以温州人陈光为线索,以1920年那个时代为大背景,叙述了陈家三代人家族兴衰史的时代悲歌。  像陈家三代一样的,还有成千上万的温州商人:发迹于商品匮乏下的制造业,弄潮于城镇化催生的房地产、缺席了科技浪潮的互联网,迷失在荒诞的P圈和B圈。  2015年,温州模式三十周年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讨论。纵观改革开
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映,让很多人开始关注白血病患者群体。  很多人不知道,在河北燕郊有个“小白村”,号称中国最大的“白血病”村。  “小白村”依附旁边的陆道培医院形成。每天都有大量的白血病患者和家属,从全国各地带着希望涌来,在这里等待奇迹出现。  高价、寻药、治疗,这些并不是疾病带来的全部。  能救人的,还有人心。  我采访了几个白血病家庭,在一个白血病的病友群里待了两个周,听到的最多的话是“拼
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开拓者,  “神威”超级计算机总设计师,  有“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美誉,  中国前总理朱镕基称赞他是“做大事的人”  他,就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著名专家,金怡濂!  他推动并实现中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发展,使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十亿次跨越到每秒三千亿次以上。  2003年他成为第三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唯一获奖者,2010年5月国际永久编号"100
热剧《延禧攻略》刚创下超150亿次的惊人网播量,独播平台爱奇艺却宣布要退出“流量大赛”:正式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一家流量巨头“向流量开炮”,在舆论场掀起了不小波澜,有人赞其魄力,也有人追问,为什么?  时下,“流量”俨然是互联网圈的高频词,代表着点击量的它,时时被用来佐证某作品或某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大众传播的发展历程看,如何将受众注意力量化,并为行业交易、评判、管理等提供数字化依据,一直是业
近日,福耀玻璃發布半年报,不少数据均表现亮眼。这家上市企业的成绩背后,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海外发展之路是怎样的呢?福耀玻璃半年报表现靓丽,净利润和海外收入增速最为抢眼  8月20日,福耀玻璃披露2018年半年报。  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9亿元,同比增长34.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但现在私有化回A,真的是好时机吗?至少李河君这么认为。面对资本市场的寒冬,他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现在是A股可能机会特别好”,但这个理由显然没有说服力。2015年的“5.20”股价暴跌事件之后,李河君曾把自己深深地藏在汉能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总部大楼内,并在之后的三年里,“天天反省”。但同时,性格强势的李河君一直在寻觅翻身的机会。曾经,汉能薄膜发电在H股股价飙升成就了他中国首富的人生巅峰。现在
7月9日上午, 小米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前一天,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发布公开信,称“一切只是刚刚开始,上市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  据悉,小米IPO发行价17元港币,估值543億美元,已经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小米还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同股不同权”创新试点。  雷军在公开信中说:  创业至今,小米的历程是由勇气和信任支撑的奇迹。回想过去,八年风风雨雨都历历在目。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