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对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a20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在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采集3 ml空腹静脉血,行离心处理,检测2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并计算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分析其营养状态的变化。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问卷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

结果

2组入院时血清ALB、PA、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入院时、出院时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血清ALB、PA分别为(36.92 ± 2.68)、(0.26 ± 0.07)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2 ± 2.71)、(0.23 ± 0.06) 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918、2.413,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以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63.42 ± 4.18)、(62.83 ± 6.24)、(63.19 ± 6.12)、(64.43 ± 4.31)、(70.42 ± 6.9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34 ± 5.06)、(56.39 ± 7.37)、(60.45 ± 5.99)、(61.46 ± 5.08)、(66.35 ± 5.9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3~6.870,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腹泻、便秘、失眠、食欲减退、恶心、疲劳评分分别为(36.42 ± 5.06)、(34.54 ± 6.23)、(34.49 ± 5.56)、(36.41 ± 4.57)、(40.38 ± 7.24)、(37.94 ± 4.6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83 ± 4.81)、(38.74 ± 5.12)、(38.43 ± 4.97)、(40.43 ± 6.24)、(43.29 ± 5.12)、(40.19 ± 3.9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34~4.685,均P<0.05)。

结论

中晚期妇科肿瘤患者行营养支持综合护理,可促进其营养状态进一步改善,从而改善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疾病的有效措施[1],自1967年第一例心脏移植开展以来,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累计完成了10万余例。心脏移植围术期过程中由于患者生理状态的特殊性以及手术操作和体外循环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必然导致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本文参考我国围术期出凝血管理麻醉专家共识协作组《2020年围术期出凝血管理专家共识》、欧洲心胸麻醉协会《2018共识声明:心脏外科手术中口服直接抗凝剂围术期管理》、国际心肺移植协会《心脏移植受者管理指南》等相关内容,结合近年来各地发表的
加速康复外科(ERAS)通过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它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在国内多个围手术期领域应用,ERAS护理模式是基于ERAS理念衍生的护理模式,通过围手术期优化的护理措施的整合及多学科的参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ERAS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自理能力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等效果。其实施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同时也需要设计严谨的前瞻性临
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早期移植物丢失的风险,然而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和血栓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存和移植物存活带来很大威胁。因此,全面了解肾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时预防和处理相关并发症可以减少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肾移植患者愈后。
目的探讨关注阐释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睡眠障碍和生命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10周的关注阐释疗法。干预前和干预10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绝经期生命质量量表(MENQOL)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这门新型学科在医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口腔医学AI的应用也已起步.AI有望改变现有的口腔医疗模式,为口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引导新的方向.本文将对现阶段AI在口腔疾病预测及诊疗、口腔教学和口腔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AI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