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mm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中那些惊艳的风景、美好的际遇,往往藏在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却宛若雾里看花,神秘而不易察觉。
  我从不认为熟悉的校园里会有怎样特别的风景,每一天上学都是步履匆匆,目不斜视。我似乎也从未在这日复一日机械般的生活中发现什么风景,直到那个忙碌的身影的出现。
  学校的木棉树,总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惹上一树火红。
  那年花开,微风轻抚,侧耳倾听,有木棉花“啪”的几声坠下,顿时满地落红,仿若一小片红霞掉在了人间。那花儿极美,花红如火,蕊红如焰,这样美丽的花儿落在泥土上,化为春泥,岂不可惜?
  正想着,一个身穿浅蓝色工作服的保洁阿姨走进了我的视野,停留在那苍劲的木棉花树下。她大概已过中年,微胖的身躯随着她缓慢的步伐微微颤动,她小心翼翼地跨过洒落一地的木棉花,落脚在空隙处。“木棉花被踩碎后会留下棕色的浆汁,给地面戴上狰狞的面具,她这样大概是为了保护校园环境吧?”我想。
  须臾,她走到了那一地落红的开端处。她微微弯下腰,開始捡起落在地上的木棉花。随着她并不灵巧的身子一弯一起,手一起一落,装在她篮子里的木棉花也越来越多,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扬起火热的笑靥。
  阳光透过木棉树疏落的枝桠柔柔地洒下,在地上形成一圈圈柔和的光晕。它笼罩着保洁阿姨忙碌的身影,让她渺小的身躯显得那样伟岸,熠熠生辉。在远处的我不禁为之动容,如火的木棉树下那忙碌的身影,背后映衬的是如洗的蓝天,此时此刻眼波下的这个场面,就是一幅从来没有被触碰与发觉的风景画。
  熟悉的校园里,原来也有风景,而且是这般独一无二。
  木棉树的火红与热情张扬,保洁阿姨的辛苦与默默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在校园里相得益彰,成就了那一刻我心目中最美好的风景。
  如今,一年去,一年又来。又是一年春意阑珊,又是一树木棉花开,又是那忙碌的身影,又是那熟悉的地方、别样的风景。
  生活是一场遇见,我们总会在时间的十字路口以各种姿态遇到那些我们从未想过的风景,它隐匿在熟悉的地方,它酝酿在流转的岁月。
  等待着我们的发觉。
  ‖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
  ‖指导教师:刘佳
其他文献
第一次和撒贝宁接触,是在一个月前录制节目的时候。当时的录影棚非常嘈杂,有嘉宾在舞台上演讲,有工作人员拿着麦克风到处走动。小撒就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看著监视器里的现场画面,全神贯注地记笔记。每场录制两个半小时,有时候一天三场,有时候一天两场,他就连续地坐在那里,安静地记录,穿着白衬衣,像个备战高考的少年。  据同事说,和他合作这么多年来,他没有迟到过一次,没有控场失败过一次,无论接到多么陌生的嘉宾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青春之声”全国初中生播音大赛圆满落幕了。从3月1日启动,到5月31日截止,大赛海选历时两个月,共收到了近300篇播音作品,并于荔枝电台成功播出了144篇。虽然播音大赛早已结束多时,但在海选期间,我们和所有的选手一同加油,一同进步,一同喝彩,一同期待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们记得收听第一篇作品——由刘粤播音的《奶奶》时莫名的激动;记得收听那一篇感人肺腑的作品——由李子
我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作为这样一个重要的存在,自然不怒自威。可他给我的感受却常常是喜怒不惊,甚至不近人情。  去年三月,奶奶去世,在赶往老家的路上,父亲的脸上仍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这样的父亲,我真不理解。  到了老家大院,看到的是满满的人头,都围着奶奶的棺木,大声地哭喊着。唯父亲在人群中倔强地昂首挺胸,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轉眼间,夕阳已落,白天哭的人都散了。天尚凉,风一阵阵拂得人心生绝望,几
夜读,被诗人北岛的一句话猝然击中,他在《失败之书》中说,“诗人的心像停车场,知道有多少辆车进来,停在什么位置。”  这真是一个俗而精妙的比喻。掩卷而思,觉得不独诗人,我们普通人的心,不也像一个停车场吗?  你的心越宽广,停车场就越大,也就能容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更多的风雨。  内心强大,需要有一个宽敞的入口,它就是你的心门。这个心门,不必奢华,但一定要足够宽敞,方便进入。有的人心很大,但太自负自傲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盡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到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
如果说岁月是一条长河,那么在它缓缓流淌时,岸边日渐增多的石子,有的被河流卷起,从此沉入河中,不知所终;有的被磨圆了棱角,再度拾起时,便没了最初感情的浓烈;有的即使变了形状,也依然有其独特的韵味。漫步河边,看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总有一块石子、一件事,难以忘怀。指尖覆上石子,往事也缓缓浮现……  夜深了,入手的仍然只有一片冰凉,手早已不堪劳累,抖得几乎握不住笔杆。桌面上凌乱散落着的演算纸如一朵凋谢的花
我美丽的家乡,是渤海湾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月季之乡美名的滨海之城——莱州。  从小到大,春去秋来,我欣赏着四季美景,耳濡目染着小城淳朴向善的良好风貌,见证着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你看,城市文化随处可见,公园两旁绿树成荫,大街小巷干净整齐,城市的每一处角落都散发出迷人的气息——从匠心独到的亭台楼阁,到别具特色的环卫箱,都成了这座城市的守卫者。我热爱小城的点点滴滴,欣赏每一个诚信友善的莱州
王梦麟自述:我喜爱读书,也喜爱写作。我的爱好莫过如此。我喜爱一个人,一本书;我喜爱一个人,一支笔,独自消磨一整个下午的时光。书的世界是浩瀚的大海,我是一条微不足道的小鱼,我贪婪地吮吸着书海的乳汁,无法自拔。书,是人生的佐料,它可以让你的人生溢满酸甜苦辣咸,刺激着你的味蕾。我用一支平凡的笔,书写我的人生,我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我不会用深奥的文字,我只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颗对文学痴迷的心,书写属于我的
秋怀  【金】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异乡时作。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①,况是蔡家
“雕虫小技”雕的是什么“虫”  “雕虫小技” 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后来也用来比喻做事情时使用的不过是小技术而已。“雕”当然是刻的意思,这里的“虫”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虫子,而是书写字体。 据《说文解字》记载,古时字体中的虫书、篆书的花体,常常铸或刻在兵器、旗帜和符节上,形状像鸟和虫的样子,故稱“虫书”。 “雕虫”就是指刻写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