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优化的意义与对策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41941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因此对高等教育成本优化的意义与对策进行深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教育成本 意义 对策
  
  Pond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cost optimizes significance and countermeasure
  Ju Fenglan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province higher education enterprise rapid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exposed the question in the expansion scale of study programs process which such as the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was insufficient,these questions directly will affect the university to educate the quality.Therefore optimize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os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countermeasure conduct the depth research,h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University Education costSignificanc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047-02
  
  我国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收费政策以来,特别是1999年扩招以后,学费快速提高,已经超出了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承受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的经费来源已向多元化转变。作为投入者主体的政府,以及社会和受教育团体或个人必将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成本问题。大学学费、成本和资助成为民众关心、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
  
  1.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实体,优化成本管理,转变传统观念,明确效益优先原则致关重要。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高校的建设、发展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讨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意义及对策对高校无论经济效益还是在社会效益产生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是建立高校成本信息系统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我国高校成本和价格信息,特别是成本信息,非常稀缺。在高校收费管理中,采用学费与成本挂钩的定价方式(学费不超过成本的25%),成本信息更加重要。但我国对成本的计算还没有统一的规定,政府部门和高校都没有公布成本信息。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对高校成本的讨论,很多连概念都弄不明白,高校成本成为一团雾水。因此,加强高校成本研究,尽快建立高校成本信息系统,加强成本管理,向公众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2000年开始,我国高校生均政府拨款下降,而为了大规模建设和设备更新,大兴土木,过分追求豪华,必然产生学费上涨的压力,也是推动价格上升的重要因素。美国的研究和我国的实际都表明,高校成本和价格的提高是无法改变的趋势。美国通过大规模多层次的资助,维护了低收入家庭的入学机会。我国高校价格的快速提高,已经使相当多的家庭无力支付入学价格。但我国的大学生资助体系还处于草创阶段,资助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1.2 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积极性。
  高校进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和管理,能进一步明确教育过程中各部门的责、权、利,使得责权利能够相统一,将效益与利益挂钩,从而既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又可以调动各部门的办学积极性,有效防范经济风险,增强办学的活力。
  1.3 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有利于科学确定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导致高等教育经费的需求迅速膨胀,而国家财政的教育拨款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因此,多渠道筹集高等教育经费,实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成本补偿的实施,高等学校的收费水平迅速上升。学费的不断上升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进行学生培养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可以为科学地确定成本分担机制奠定基础,并保证政府的有效投入和高校的合理收费,从而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1.4 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有利于加强高校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目前高校不计算学生培养成本,各单位、各部门都无偿地占用办学资源,办学效益高低无从反映。人员经费比重过大,教学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必须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通过强化高校成本核算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培养成本管理在办学资源配置中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盘清、盘活有限的办学资源,使日趋失缺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促进高校建立评价和监督机制,适应市场化的发展,也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2.优化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途径及对策
  
  2.1 牢固树立教育成本意识,更新成本观念。
  现代成本意识是指学校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学校成本降低的潜力,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扩展到其他各个部门,形成全校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学校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并将降低成本从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确定具有长期发展观的“战略性成本意识”。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成本的高低已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全校教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为数众多的高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费短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建立起以科学管理、效益管理和成本管理为主的综合财务管理新体制。只有在全校师生中树立正确的成本观念,使学校对资金的使用与调度真正体现市场效益的原则,才能使高校教育成本指标相对下降,并成为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和产业全面发展的有力杠杆。
  2.2 强化后勤财务纪律,加强后勤财务管理,建立人力资源分摊制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牵涉了高校领导相当多的精力。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管理模式出现了许多弊端,并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本是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的职工队伍应主要由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而现实情况往往是教学科研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数量相当,有些高校甚至出现教学科研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比例倒挂,从而造成在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例过大。要降低高校教育成本,只有走后勤社会化之路。彻底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才能使高校轻装上阵,在低教育成本下展现新的发展生机,并使高校后勤工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建立合理的符合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人员比例结构。为了能够降低办学成本,中国高校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如将后勤逐步转为社会化,这样高校既可以专心搞教育,又可以节约一大笔后勤管理的支出费用。
  2.3 建立健全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设备合并,切实提高校舍设备利用率。
  高校资产金额数以亿计,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类资产主要是以国家拨款等形式无偿取得,学校对校内各部门、单位使用的资产也采取无偿供给的方式,使用单位不承担经济责任。因此,形成资源重复购置、大量闲置、使用效率低的状况。为了活化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高校应建立公共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对学校公共资源的使用实行货币化政策。这是实现公共资产有效补偿的基础。学校的仪器设备都是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的,各院(系)、各部门应当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实行合并,合用设备,在不增加设备支出的情况下仍能满足教学需要,统一管理也有利于设备的维护,同时使人员配置更加合理、节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合班上课、集中授课等方法努力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2.4 加强教育成本研究和管理,改进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构建合理的高校成本管理机制。
  教育成本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在教育成本发生过程中,合理控制各项教育事业支出,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努力节约各项教学、管理费用,是降低教育成本的直接方法。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有效、合理地安排和统筹各项经费,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高校教育经费的体制,有效地组织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5 研究高校欠费学生的人群特征及区域特征,保证教育经费渠道畅通。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欠费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欠费金额有越来越大,欠费人数越来越多的趋势。并且欠费群体由贫困生发展为非贫困生;低年级欠费到各年级都有;由个别到某宿舍、某班、某院系。据了解,烟台大学截止到2005年~2006学年末,学生欠费两成,欠费金额高达1700万元,湖南一所高校学生欠费已达7000万元,相当于学校每年运转费用的1/3。本研究中,该学院截止到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累计812人欠费,欠费金额达307万元之多。欠费率4.28%,累计欠费率7.6%。面对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学费收不回,各高校苦不堪言,特别是那些捉襟见肘的高校,更觉雪上加霜,学生如此拖欠学费给学校各方面带来的不利因素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学校甚至因为学生欠费数额巨大而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自身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塑造,影响学校的正常运做。可见研究高校欠费学生的人群特征及区域特征,保证教育经费渠道畅通。为优化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思路,确保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为教育管理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2.6 加强对学校办学经费预决算管理。
  办学经费的短缺是制约和困扰高等院校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学校应该多筹集教育经费,大力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经费预算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衡量与监控学校及内部各部门的工作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通过编制预算经费能使各部门认识到本部门在学校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努力完成本部门的工作目标,为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编制经费预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在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将实际支出与费用预算对比,揭示差异和执行预算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经费预算控制指标的完成;各部门经费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和考核,是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分析和考核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是完成学校目标成本的有力保障,要建立完善学校的预算管理机制。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要寻求充足的经费支持并有效地利用,作为学校必须把改革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狄琳娜.《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成本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 谭德旺.《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及其管理策略》,《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 袁连生.《美国高等教育成本、价格和学生资助》,《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4] 李久学等.《高校成本管理问题研究》,《教育决策与管理》,2007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与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比,医疗纠纷行业调解更专业、更及时主动、更具公信力、更具亲和力、更具权威性。目前厦门市医疗纠纷行业调解存在调解专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