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d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思力华)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53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指标、呼吸困难分级(medicine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研究组=4.745、2.724、5.211,t对照组=3.224、2.317、3.617,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514、5.263、4.263,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指标、FEV1/FVC指标、FEV1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t研究组=5.212、2.738、5.926,t对照组=4.413、2.382、5.014,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4.514、2.505、4.815,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71.4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4.814,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05)。

结论

对临床中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血气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ALI/ARDS的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大约60% ARDS患者进展成肺纤维化且其病死率明显增加。目前研究显示ACE/AngⅡ/AT1R与ALI/ARDS发病机制有关,而ACE2/Ang1-7/Mas起负向调节作用——ACE2和Ang1-7对ALI/ARDS有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就ACE2/Ang1-7/Mas在ALI/ARDS中的保护作用和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等方面最新研究进展
随着血栓栓塞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并且发生血栓也不再局限于老年人,人们对于血栓疾病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深入研究血栓形成倾向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预防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总结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以后血栓形成倾向的研究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
目的评价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对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实际检测效能。方法前瞻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哮喘患者2 880例进行ACT测试,由医师根据2008年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表进行患者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为控制、部分控制与未控制;患者ACT测试由患者回答后ACT总分与控制水平由计算机统计判断,ACT总分25分为控制;20~24分为部分
目的探讨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就诊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呼吸科的1例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为首发症状的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为少见疾病,主要以咳嗽为主,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游走性浸润影。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治疗以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目的探讨IL-4基因甲基化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中的表达差异及对IL-4、Ig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各50例,通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进行甲基化分析IL-4基因甲基化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儿和健康儿童IL-4、IgE蛋白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血清IL-4、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哮喘患儿I
目的探讨生活中COPD患者3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生活质量变化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基于慢性呼吸病管理中心数据库3年的COPD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利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ain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估HRQoL,分析SGRQ随时间变化规律;根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氧疗、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10 mg,每晚睡前服用,疗程为4周。测定和分析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并对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分为MP组44例和非MP组76例,整理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差异。结果MP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发生率显著高于非MP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8、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