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

结果

基线时,总体焦虑发生率为25%,其中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4例;总体抑郁发生率为39%,其中轻度19例,中度14例,重度6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均优于干预前,干预组分别为(36.90±8.465),(27.53±7.162)分,较对照组的(40.91±8.019),(36.78±10.562)分改善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244,10.335;P<0.01)。

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心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地缓解和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康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的办法,检索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结果显示,≤6周的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在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常规康复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作用效果保持方面,只有1篇
目的探讨女性胸部损伤患者胸廓固定带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设计一种女性胸廓固定带,2013年9月—2014年3月将收治的女性胸部损伤住院患者单纯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9例,试验组使用新设计的女性胸廓固定带,对照组使用常规胸廓固定带,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CQ)、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比较两组患者舒适状况和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中、高度舒适率为68.96%,对照组为4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