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万个家庭自愿放弃二胎指标的启示和思考

来源 :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yy5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烟台市是全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的地区之一,正式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全面推行于70年代,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先于全国10年、先于全省3年进入低生育水平,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烟台市广大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截止2010年底,全市独生子女领证率达到70%以上,其中有20万个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自愿放弃二胎指标,终身只要一个孩子,占山东省自愿放弃二胎指标总量的80%,取得这个成果,应该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市广大群众婚育观念的有效转变。婚育观念的转变不是某一单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是经济的,社会的、政策的、文化的,宣传教育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试从影响婚育观念转变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烟台的实际,浅谈一下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引发的思考。
  启示和思考之一
  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的首要条件。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是通过有效的形式,方法、手段,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及有关理论、思想,知识等,传播给社会公众,以影响公众接受,从而形成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舆论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广大群众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控制人们生育行为的目的。烟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口舆论宣传工作相随相伴、贯穿始终的历史。具体实践中,他们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了三条线的作用。1.现代传媒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电信、网络等现代传媒作用,构建空中五条线,开展经常性有冲击力的宣传教育。2.阵地宣传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级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计生服务站室,宣传橱窗,固定标语,宣传品等,开展持久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宣传教育。3.部门融入的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将宣传教育融入干部培训、媒体宣传,科学知识普及、普法教育、文艺活动、青春期教育,新农村建设、五好家庭创建之中,开展社会参与、部门联合的广泛性的宣传教育。其次,构建全方位、社会化大宣传格局,营造良好健康持久的社会舆论氛围。可以肯定的说,烟台市20万对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妇自愿放弃二胎指标,晚婚晚育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正确的舆论导向,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舆论攻势,得益于入耳人心入脑的宣传教育。
  启示和思考之二
  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的必要条件。过去“养儿防老”特别在农村是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进行人口控制,烟台市则起步更早,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初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也已经步入了壮年的后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人口结构急剧变化的的条件下,计划生育家庭传统养老方式的人力基础已经被大大削弱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应对,计划生育夫妇在老年时期陷入贫困孤独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基本生活保障面临着威胁的情况下,建立计划生育夫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无疑是对其养老资源损失的最好代偿方式。烟台市在乡镇、街道办事处以上普遍建立了公益性敬老院,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等方面给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一定比例的缴费补助,并开展了爱心助孕、爱心送子、爱心扶助“爱心三大工程”,不同成都的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逐步扫除计划生育的最大思想障碍,从而促进了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
  启示和思考之三
  完善的利益导向机制,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的催化条件。建立和完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等方面的利益导向机制,就会真正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优先享受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优惠享受到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就会在全社会树立计划生育光荣的地位,使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不吃亏,从而达到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多年来,烟台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利益导向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婚育医养全覆盖。对结婚的,实行健康查体,宣传咨询、增补叶酸“优生措施三免费”,晚婚的,发给不低于100元的奖励费:对生育的,实行计划生育保险、住院分娩补助,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独子女伤残死亡的,发给3000元以上救助金或精神慰藉金:对晚育和及时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发放不低于100元的奖励费;对养老的,依法落实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特别救助金和企业30%的一次性养老补助:对医病的,落实个人参保费用补助;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按照三个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550元、300元、15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除此,还通过对群众计划生育手术免费、通过设立“人口关爱基金”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强化了利益导向的作用,确保了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心理上有安慰,观念上有改变。使众深切地感到跟党走、听党的话不吃亏,从而直接催化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启示和思考之四
  新型生育文化的广泛建立,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的重要条件。生育文化是人类生育行为的产物,一种生育文化的形成对人们的生育行为具有指导、制约、规范等作用。建立新型生育文化,必须要把婚育观念的转变作为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努力在制度层面,政策层面,知识层面,习俗层面以及服务层面等加以引导和强化。烟台市多年来重点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努力在进、引、改、惠、优五个字上做文章,产生了良好效果。一是大力开展以婚育文化五进城、宣传教育五进村,婚新风五进家“三个五”活动,努力在“进”字上做文章,让生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行为引导,努力在典型引路上下功夫。一方面多渠道向群众传播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让群众知道怎么做才对。另一方面树立典型,更让群众看到这样做收到的好处,鼓励人们都去做。树立一批典型,组织一系列活动,创造一种社会环境,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三是在婚丧嫁娶等方面突出一个“改”字,通过一系列改革,充分体现移风易俗,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观念。四是在村规民约的制定上体现一个“惠”字,即在所有村规民约中制定一些对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条款,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五是在为群众服务上体现一个“优”字,广大计划生育干部职工努力向广大群众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心贴心的交流,让人们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收到教育和感化的双重效果。
  启示和思考之五
  经济社会的又好有快发展,是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的根本条件。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婚育观念的转变最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与生育水平呈反向发展变动的,而且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呈正相关系,而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影响婚育观念转变的程度。烟台是中国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众多桂冠。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与效益显著增强,社会结构趋向合理,GDP也增长了近百倍。经济的崛起,社会的进步。直接催生了人口素质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社会保障的逐年增强,家庭财富积累的不断增加,养儿防老观念的日趋淡薄,少生优生和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进步文明婚育观念的形成。
  (编辑 钟言)
其他文献
慢慢地走向芦花深处,仿佛是走进了白色的海洋,走进了诗般的迷离,走进了梦般的幻境。连那一轮圆圆的旭日,也变得暗淡失色了。  清晨,在山野间闲走,一不小心,误入了芦花深处。  芦苇在烟雨朦胧的南方,是常见的植物。此时,正是劲风游走的季节,风过处,留下瑟瑟的寒意。  此时的田野,野草一身枯色,像是隐士,稻子,正是成熟饱满的金色年华,劳苦功高的模样,山上的树木,不肯褪下隔年的旧衣,一身老气横秋的苍绿,那些
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胸怀。苦涩地一笑是忍让,一声“没关系”也是忍让。没有忍让,就没有高远的心境,更谈不上远大的理想。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产生一些摩擦,也难免有自己的自尊心和切身利益在有意无意间受到一些伤害的时候。无论什么情况,采取以牙还牙、以一报十的做法,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要想处理得好,就应该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决不可为了蜗角功名拍案而起或拳脚相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7%12%[1].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目的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