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班主任工作的复杂程度高于普通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工作水平和更复杂的处理学生事务的能力,中学班主任是中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应成为教师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其次班主任任工作成为一种苦差使,许多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唯恐避之不及。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校发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背景下,这种影响显得尤其突出。
关键词:问题产生;解决问题
一、研究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的实践意义
作为班主任如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建设性功能,必将极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极大地解放班主任,极大地推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互动性和有效性。这有利于班主任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总结、创建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无疑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通过行动研究,寻找以网络为依托的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1.利用网络,常规学生活动,学生在校外和校内活动得以延伸与拓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宣传:在教师指导下,宣传班级文化、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學生风采。开设特色栏目,探索信息技术下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2.网络班主任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对班主任工作平时的主题班会,艺术节,体育节等常规工作在平台上展示。
信息技术专题活动可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强化意识、形成合力,将班级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3.以网为媒,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社区互动,营造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创建“家校论坛”。
建立平等互信、管理有序的家校交流平台,使相关信息及时互达。如:为常规家校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建立专题讨论栏目,作深一层次的探讨。如:开辟“我有话要说”之类的栏目。关注身边事,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畅所欲言。关注时事,就当前的社会问题、敏感话题,开展专题讨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
三、寻找以网络为依托的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为:适合初中(七~九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方法,及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探究。
主要内容针对初中三个年级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探讨出不同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七年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亲情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
八年级“探讨如何最大限度规避两极分化”工作方法的研究。
九年级“目标教育和理想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
2.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研究、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启动课题工作。
(2)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明确当今学生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个借鉴;通过组织班主任问卷调查,摸清我校当前班主任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阅读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或杂志,与网上阅读、学习相结合,并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让每位班主任深入了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
(2)开展一月一次的“问题学生”解决研讨交流活动,每位班主任要有“问题学生”解决的文字记录,形成典型案例材料。
(3)开展班主任“自我反思”活动,唤醒班主任自我研究意识,组织班主任深入开展“优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大家谈”的集中反思活动,积极开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
(4)开展“优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与班级建设论坛”活动,交流班级建设心得,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
(5)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总结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体系,分析、研究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
(1)收集、整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性资料。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成果汇报会”,由优秀班主任介绍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主题班会或班级主题活动。
总之,通过整合实验工作,班主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不足,争取把后期工作起先更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问题产生;解决问题
一、研究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的实践意义
作为班主任如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德育的建设性功能,必将极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极大地解放班主任,极大地推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互动性和有效性。这有利于班主任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总结、创建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无疑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通过行动研究,寻找以网络为依托的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1.利用网络,常规学生活动,学生在校外和校内活动得以延伸与拓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宣传:在教师指导下,宣传班级文化、彰显学生个性、展示學生风采。开设特色栏目,探索信息技术下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
2.网络班主任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网络,对班主任工作平时的主题班会,艺术节,体育节等常规工作在平台上展示。
信息技术专题活动可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强化意识、形成合力,将班级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3.以网为媒,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社区互动,营造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创建“家校论坛”。
建立平等互信、管理有序的家校交流平台,使相关信息及时互达。如:为常规家校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建立专题讨论栏目,作深一层次的探讨。如:开辟“我有话要说”之类的栏目。关注身边事,让学生、家长和教师都畅所欲言。关注时事,就当前的社会问题、敏感话题,开展专题讨论,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
三、寻找以网络为依托的班主任工作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为:适合初中(七~九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方法,及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探究。
主要内容针对初中三个年级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探讨出不同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七年级“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亲情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
八年级“探讨如何最大限度规避两极分化”工作方法的研究。
九年级“目标教育和理想教育”工作方法的研究。
2.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1)研究、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启动课题工作。
(2)通过组织学生问卷调查,明确当今学生对优秀班主任的评价标准,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个借鉴;通过组织班主任问卷调查,摸清我校当前班主任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
(1)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阅读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或杂志,与网上阅读、学习相结合,并做好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让每位班主任深入了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心理品质的要求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班主任职业道德的要求。
(2)开展一月一次的“问题学生”解决研讨交流活动,每位班主任要有“问题学生”解决的文字记录,形成典型案例材料。
(3)开展班主任“自我反思”活动,唤醒班主任自我研究意识,组织班主任深入开展“优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大家谈”的集中反思活动,积极开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
(4)开展“优秀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与班级建设论坛”活动,交流班级建设心得,提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
(5)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总结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体系,分析、研究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体系。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9年1月—2019年12月)
(1)收集、整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班主任工作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成果性资料。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工作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3)召开“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成果汇报会”,由优秀班主任介绍工作经验,组织班主主题班会或班级主题活动。
总之,通过整合实验工作,班主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但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查找不足,争取把后期工作起先更好,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