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中心理状态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来源 :少年体育训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摔跤运动作为重竞技体育项目的一种。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和竞赛规则,运动员在相对狭小的场地内进行徒手的一对一的身体对抗,自身的每一个举动都受着万众瞩目的关注,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竞赛中的心理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竞赛水平的发挥。
  一、竞赛前的心理准备
  由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神经类型、训练程度、运动经验等不同,赛前状态一般有四种表现。
  第一种是赛前过分激动状态,也称“热症”状态,表现为过度兴奋,情绪不稳,行为忙乱,注意涣散,知觉、表象不连贯,思维紊乱,不时从一种想法转移到另一种想法,记忆减弱;第二种是淡漠状态,表现为兴奋性低,缺乏参加比赛的愿望,心境不佳,意志消沉,知觉、注意过程的强度减弱。第三种是自我安慰状态,表现为对比赛的困难和复杂性估计不足,过高估计己方,致使比赛的积极动机下降,既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也有盲目的轻敌思想,注意强度降低,知觉、思维和选择决定有些迟缓,比赛警觉性不高。第四种是战斗准备状态,表现为对当前竞赛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正确的理解和估计,有积极参加比赛的愿望,知觉精确,观察力强,具有增力情绪,意志坚强,有自信心,思维清晰敏捷,能根据情况及时准确地采取必要的决定,动作反应迅速。
  过分自卑和过分自信的现象在摔跤运动员中表现较为常见。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赛前准备阶段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干预,在训练中,更要侧重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训练。通常,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个体的目标强化训练和问题关注,能够保证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提升运动员的自信心,而赛前持续的心理干预和恰当的竞赛心理预期,如和运动员谈心、有针对性的技战术交流、运动员的自我心理疏导和相对客观的竞赛目标的确立。都能够保证运动员有良好的赛前状态,从而以一个最优的心态进入比赛当中。
  二、竞赛中的心理调节
  经过竞赛前的心理准备,往往能够保证运动员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投入到比赛中。但同时,竞赛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的出现。也需要运动员通过自身的心理调节来实现。摔跤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往往竞赛中的一个动作甚至是赛场上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会对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竞赛中。运动员也存在着各种心理状态的表现,使运动员身心都处干紧张状态,因此,竞赛对运动员的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注意以及能力、性格等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运动员的情绪起着很大的作用。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情绪可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为:振奋、激动、自豪感、义务感、荣誉感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有焦虑、恐惧和不安感等。影响运动员情绪的条件有:比赛的规模、比赛的任务、双方力量的对比、运动员的训练程度和比赛经验、比赛动机及运动员个性特点等。
  通常,通过赛前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在复杂条件下,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同时,竞赛中也会有教练组的心理干预,但更多的情况下,运动员对临场的判断和自身瞬间的心理变化往往成为心理调节的主导。因此,教练组就要有倾向性的对运动员进行心理干预,使其能够激发出有利于自身的心理认知。特别是在存在大量观众观赛、对手实力又高于自身的情况下,临场的运动员心理调节往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拉近竞技水平的差距,甚至以弱胜强。这类战例在实战中不胜枚举。多数情况下,我们会说是优势运动员竞技状态不佳。或者以冷门对这类比赛进行解释,但其实质乃是优势的心理状态战胜了弱势的心理状态,这一点,在一对一的摔跤项目中更是如此。
  三、竞赛后的心理恢复
  之所以称作竞赛后是心理恢复,并不是说竞赛中消耗了多少心理能量,而是指竞赛的结果对于摔跤运动员的心理影响,需要在运动员自我调节和教练的心理干预下,总结经验教训,从竞赛结果的过激情绪中走出来。
  竞赛的结果,无论是胜或负都伴有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胜利时的积极情绪(如心境愉快、振奋、满意,对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消极情绪(有骄傲自满,盲目自信和对今后训练和比赛抱轻视态度),失败时的积极情绪(如接受教训,分析失败的原因和自己的缺点,积极投入训练,争取下次获胜)、消极情绪(有沮丧、失去信心、产生嫉妒心、对该项运动冷淡、不愿继续训练、甚至对自己的运动生涯失去信心等)。在如此众多的情绪反射中,运动员都应该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尽早走出特殊情绪对心理的影响,客观的认识曾经经历过的比赛,无论胜负。都要从多角度分析得失,为将来的训练和比赛积累经验。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竞赛后的心理恢复往往比体能恢复更为重要。根据实战情况,笔者认为,摔跤运动员在获胜后的心理疏导难度往往大于失败后的心理疏导。原因很简单,摔跤作为高强度的单人竞技项目,需要运动员有极强的自信心投入比赛,而在获胜后,荣誉和赞扬纷至踏来,这种自信心也会被无限放大,从演变为运动员的一种心理膨胀,容易产生目空一切、轻视比赛、不重视训练等不良情绪,这就要求教练员要有更加行之有效的心理于预存在其中,才能让运动员正确的审视竞赛中的功过得失,从而总结经验。更多的为今后的训练及比赛积累财富。
  总之,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摔跤运动员的重要保障,在通过以竞赛为节点的三个阶段的心理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运动员顺利的进行比赛的重要性。而能够做到时刻保持优势的心理状态,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提高心理训练的技法,更多的在训练和比赛中融入运动心理学知识。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绿色环保型双组分聚氨酯建筑密封膏的原材料、配方、生产工艺和技术性能及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目前有七个选修模块,这是对必修模块的补充与延伸,也是新课标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的体现。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开展活动教学,能够突出地理的学科特
结合改性乳化沥青设备系统介绍了监控软件的应用,并具体说明了画面设计、命令语言及网络连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用水代替有致癌危险的MOCA做固化剂生产聚氨酯防水涂料,是目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一个发展趋势.在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水的反应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水加入多少,以何种方式加入是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的渗透性与其耐久性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研究了YJH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可明显降低混凝土
1工程概况某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1 800 m2,混凝土设计为强度C30,抗渗等级S6,厚度300 mm.在拆模后1周左右发现有细裂缝,其后一边观察一边施工,到7层主体封顶后,共发现有39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