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家里女主持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b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秋天一到,祖母总是提醒我该上山看祖父了。祖父的生日是祖母最重视的日子,即使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12年。上山的路七回八转,祖母和我在这路途中总会说说这一年的事情,也掺杂些祖父的小趣事或我小时的糗事。祖母记忆力惊人,说起细节如历历在目。
   但今年情况有异,同一句话她竟反反复复说了8次。老人家走到这一步也是自然规律,不能怨天尤人,她这辈子已经够顺心的。我惆怅的不只是她的身体,我更多想的是,她一定不愿意自己有失态的一天。
   祖母18岁结的婚,当时她是校花,祖父是校长。这种结合,即便现在看来也颇为出位。当时,不少人不看好这段乱世姻缘,觉得男方身为中正学校的校长,又在前线打仗,他们的感情变数太大。但一晃眼,他们一起过了60年。
   很多人以为,将军夫人的生活肯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祖母这辈子吃饭穿衣的确无忧,但是并没少受累——她干的不是体力活儿,而是得拼命做到“得体”二字。
   祖父是军职,家里帮忙的人都是服役或退役的“男丁”。可能也因此,祖母在家中永远形象端正。只要出了卧房门,她必须一身齐整的旗袍、丝袜。这规矩不只适用于她自己,一家人都得遵从。我听说母亲怀孕时,身子一天天臃肿,旗袍领口却扣着,最后干脆躲进厕所,假装拉肚子,因为坐在马桶上可以将领子松开,好好地看本武侠小说。
   祖母对祖父的照顾也是有讲究的。祖父长期在书房写作,祖母有事只以字条传进门缝。祖父爱吃葡萄,祖母总会剥好皮,用牙签将籽仔细挑出,然后装进水晶碗放进冰箱10分钟后,再端给祖父。祖父偶有应酬,祖母总在出门前备一小碗鸡汤面,以抵挡喝酒对胃的伤害。而祖父回家时,稀饭也已就位,这是以防万一应酬让人食不知味,祖父可以果腹。亲友婚丧喜庆,祖父需致上书法匾额,祖母会在幛子上用铅笔画好下笔的间距。这工作听起来不难,但有次祖母出国,我吵着要承包这工作。结果,祖父写完之后怒不可遏,我的叉叉画得不匀称,祖父的字也就忽大忽小。
   得体不只需要教养与决心,有时且是细致的操作。家里常要请客吃饭,客人一上桌,会先上热毛巾净手,免得大家去洗手间。吃到第四道菜上个冷毛巾,喝完汤再上个热毛巾去油。这时该完了吧?不。上个热茶再来一条冷毛巾,让人清爽,准备吃水果与甜品。光从这冷热毛巾的讲究,可想而知其他的待客细节。祖母说朋友来家里吃饭,是对我们的认同与尊重,我们应报以全心。
   我们家有厨子,但是,祖母常常自己下厨做几样招牌菜,这是对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把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算好时间,出了厨房还能梳洗一番再上菜,菜没凉,头发也没散。这一点是我至今都学不会的。
   这些说的是“内政”工作,还有“外交”方面的礼数。有一次,某位长辈的丧礼,祖母先到了,进门恰巧听见祖父一同学跟人说起“则之”(祖父的字)的脾气太犟。祖母听见,立刻从身后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那人傻了。祖母不疾不徐:“我家先生的确有缺点,但身为同学,您应该当面提醒而不是背后议论。”
   这不算惊心动魄。家中的电话,一般在晚上十点半后就无声息了。有天半夜一点多,电话响起来,祖母在床头接听,我也同时在我的卧房接起。那一头是女人的声音,对祖父说三道四,摆明是破坏家庭来的。祖母听完只客气地说:“刘家有刘家的规矩,现在时间太晚,有什么事请您明天再打来。”
   我直觉不妙,摸黑进了祖母的房间,钻进她的被窝。她却一点没事,如往常一样,就着床头昏黄的灯光,看着她最爱的翻译小说,对我说:“回房睡去,别影响了明天上学。”据说那女子再也没打电话来,家中也继续着平静的生活。
   这样的祖母会不会得体得太像将军打仗了?可能有点,但更多的是优雅,优雅之中还有幽默。
   小时候,一有什么事情不顺心,我总是爱嚷嚷着:“啊!我要死了。”
   祖母就叫一句:“英英啊。”
   我本能地回:“什么事?”
   她就笑着说:“耶,你不是死了吗?怎么还会说话啊?”
   常常晚饭后她牵着我散步,我们会一起唱歌。她唱英文老歌,我唱儿歌。祖父有时也凑一脚,但唱来唱去只有一首《黄埔军校校歌》,祖母还是百听不厌。这种生活情趣,其实伴随着一种坚定信念。她说,自己一辈子能为这个男人付出一切,是骄傲。
   祖父临终,祖母用自己满是皱纹的手,摸着祖父的白发说: “安心去吧,家里交给我了。”祖父阖上眼的刹那,儿孙全都哭着跪下,祖母却依然挺立:“别吵他啊,要让他安静地走啊。”淡淡一句,就像她在他男人书房门缝下,又轻轻塞进了最后一张字条。
  编辑 魏光
其他文献
他10岁丧父,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养家。但是,他对唱歌情有独钟。长大后,他不羡慕别人挣钱盖新房,娶媳妇,只要有点儿钱,他就去购买歌曲磁带和歌谱书籍。相亲的时候,姑娘们初见他,感觉还不错,可是到他家里一看,都被他家的贫穷吓跑了。   28岁那年,在母亲的张罗下,他和一个姑娘相亲。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有两根又粗又长的辫子。他喜欢她。可是,他知道,就凭自己的家庭条件,姑娘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上他的。  
期刊
最近参加了一个活动,见到了几个相当成功的女人。她们无论是穿着,还是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相当得体,但却打动不了我。细细想来,是因为她们缺少了一份生动。而我知道,这份来自于内心深处的生动,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有一个朋友,会吃且爱吃,有时甚至会为一碗地道的海南鸡面飞去南方,吃得过瘾之余不忘给我发张照片分享她的开心。那时的她,一点儿都不淑女,吃得酣畅淋漓,却相当率真可爱。  她已近40岁,却
期刊
在南昌,我跟老公柳杨都属外来人口,一个湖南人一个四川人,但幸运的是,我们在同一所中学任教。    我们会为煤气涨价而抱怨,也会为了单位偶尔发放一点交通补贴而开心。生活就这样一点儿开心一点儿难过地向前走着。我们还贷款买了房,计划在3年内要孩子。我能看得到将来生活的样子:我俩都论资排辈混到高教职称,熬到退休会有一笔不算少的退休金;孩子会有自己的未来,或许会在外地开枝散叶,每逢长假才回来看我们……
期刊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快乐的女孩子。    严格意义上说,我根本算不上是个女孩子。    从小到大,我的玩具就是各式各样的可爱小娃娃,而我最喜欢装扮成娃娃们的小妈妈。但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妈妈、有自己的亲娃娃了。医生说,我先天不能生育。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在家乡的小镇,虽然有家人的疼爱和邻里的照顾,但我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爱护和同情,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我是
期刊
闻名遐迩的雪地靴UGG,看似笨拙,穿起来却很舒适。如今,这种羊皮靴子已经在世界各地流行了10多年。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仅仅2010年,UGG这个雪地靴品牌就为公司带来了高达7.26亿美元的收益。    也许你会想,UGG的发明者现在一定是个亿万富翁。你猜错了!被称为UGG之父的澳大利亚人沙恩·斯特德曼至今仍与妻子住在冲浪小镇莫纳韦尔的一所平房里,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手工制作冲浪板。   
期刊
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陈列的众多烈士遗像中,我发现了陈毅安的照片,这个名字我曾经在黄洋界保卫战的史料上见到过。   当年,毛泽东带领主力部队下山进行游击战,敌人乘虚而入大举进犯井冈山,陈毅安指挥人数不多的留守队伍和敌人作战,用仅有的一门炮和两发炮弹(其中一发还是哑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毛泽东为此赋诗“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厅很大,要看的实在是太多
期刊
在国内的男演员中,最没有气场和明星范儿的非我姜武莫属。虽说咱也当过影帝,但走在街上,十个人里有九个人认不出我是谁,最后那一个会指着我说:“姜……姜……姜文……”   对于这种现实,我很认命。要说我不羡慕姜文事业上的成就,那是假话,虽是兄弟,但也是同行,我还没伟大到摒弃好胜心的地步。只是,作为一个非著名演员,我冷眼旁观他这个一线男星的生活,觉得姜文过得其实挺没意思的。   姜文很想当孝子
期刊
我的母亲李虎妮是父亲的结发妻子。她是个勤快人,常常早上不到5点钟就起床,先出去割草,然后回来做饭。她会当家,很爱干净,屋里屋外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平时乐于帮助村里人,不是盛两升白面给这家病人、盛一碗小米给那家坐月子的送去,就是把粮食送给孩子多、粮食不够吃的村民,而自家却总是糠面玉米面掺着吃,有时还用瓜菜充饥。   母亲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中国妇女》杂志还专
期刊
有那么多的瞬间,让我觉得我们已经是彼此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了,可是,又有那么多个瞬间提醒我,爱还在那里,而且一直在那里。其实,幸福不是一道逻辑缜密的数学题,而是,若有若无,点到为止。    那个被遗忘的日子     那天,我去银行办网银卡,出示身份证时,业务员不经意地说了一句:“今天是你生日,生日快乐啊。”我笑着表示了感谢,内心却禁不住感慨起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已经有3年没有过生日了,这个
期刊
自古以来,小气的男人虽不必遭道德方面的谴责,却被挖苦得体无完肤。  我老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是“右派”,沦落到去火车站帮人扛包。有一年年关时,火车站广场上一圈人围着一个中年教师,教师丢了钱包,便脱下厚绒衣,想换9元钱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绒衣全新,价值9元钱,外加12尺布票。老爸把10元塞在教师手里,抖开绒衣披到他身上,说:“我这钱也是做苦力挣的。给你留个地址,到家后给我邮钱来。”不久,我们果然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