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颗长寿丹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常说,老年人高兴,全家人就高兴;老年人健康,全家人就有福。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会更加健康、快乐——
  
  有精神寄托才能聚精养神
  人到晚年退休之后,时间往往一下子多了起来。有些老人帮助子女带孙子、孙女,精神有所寄托,忙碌一天之后,晚上还可以睡个好觉。可是有的老人不需要做这些,子女又不在身边,所以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空巢家庭”或者“空巢老人”现象。时间长了,这些老人精神郁闷,身体上不是这儿出了问题,就是那儿出了毛病。所以,对于老人来说,物质生活的享受只是一个方面,精神方面的寄托才是更重要的。
  道家养生观点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将神灌注其中,当老人找到了自己的所爱、所好,精神专一的时候,心神必然如涓涓细流滋润着久旱的经脉,帮助疏通淤阻的气血。
  武国忠医师建议,所有的老人平常应该多想一想,这辈子最喜欢的是什么,一定要给自己找个爱好。即使男同志喜欢绣花都没有关系,若是能把花绣好,也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比如有几个老大姐,闲来无事,最喜欢绣“寿”字的十字绣,花个几十块钱,天天在那里忙活。等子女或者老友过生日时候,就当做礼物送出去。大家看到这么精美的礼物都非常喜欢,老人自己心情也舒畅。做起其他事情来,也感觉非常顺利了。更重要的是,当她们专注于十字绣这件事的时候,精神比较专一,可以渐渐忽略很多繁琐的忧心之事,久而久之,聚精会神,身体的许多地方也就通畅了,一些病痛也就不知不觉的没了。
  【孝心提示】 心疼父母的子女们,尽孝道并不单是让老人衣食无忧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要有孝心和孝行,陪父母、帮父母寻找一些爱好、一些精神寄托,他们就不寂寞啦,而且还收获了健康。
  
  多年的习惯不要盲目改变
  有位北方的老太太,有多年吸烟的习惯。因为年事已高,在儿女的劝解下把烟戒了。没想到,戒烟时间不长,老人就出现了心情不畅、胸闷、浑身无力、感觉迟钝、无缘无故发脾气等一系列不适,尤其是记忆力明显下降,忘东忘西的。开始时,大家没当回事儿,认为是人上了年纪出现的正常情况。直到查出了老年痴呆症,才明白老人的身体健康出问题了。此外,我们还时常听到有些老人一下子戒烟后,不久便去世的例子。
  按理说,戒烟是有益健康的,为什么老人戒烟反倒会出现这种“副作用”症状呢?其实,这都是戒断综合症引发的。抽烟的朋友都有体会,在感冒或患病期间烟瘾就比平时要小得多,甚至不想抽烟,对烟也反感。有临床经验的人都知道,一旦患者想抽烟了,说明身体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向健康方面恢复了。
  武国忠医师提出,在临床上不主张有烟瘾的中老年朋友一下子戒掉烟,戒烟还需要循序渐进。《黄帝内经·素问》中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逆之则伤心。古人讲“百善孝为先”,又讲“顺者为孝”,孝顺就是要让老人顺心顺意,快快乐乐。做为晚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惯,尽量多顺着老人的心意,平时经常和老人聊聊天,让其回忆年轻时美好的事物,这也是养心。心静寿自长嘛。
  再说说老年痴呆症的问题,传统中医没有老年痴呆症一说,从症状上看,所谓的老年痴呆与人体阳气不足,阴气相对过盛有关,与中医所说的心肾不交非常相像。中医在治疗和预防这种病时,有很多方剂,如交泰丸、七福饮、地黄饮等。不过,上述药物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减运用,方能收到好的疗效。
  【孝心提示】 丹道医学认为,老年痴呆与情绪有很大关系。做儿女平时工作再繁忙,也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孰不知,这个“看看”意义重大,而且疗效显著。不仅能增进亲情,还能让父母健康快乐,益寿延年呢。
  
  活用养生的“法”与“术”
  有位百岁老寿星有个很特别的生活习惯,她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泡一壶浓浓的茶喝下去。过一会儿再去上厕所,然后才吃早餐。几十年从不间断,雷打不动。别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总是说:“新食不见旧食。”好一个“新食不见旧食”,这就是老人长命百岁的秘诀!
  武国忠医师给大家分析说,茶叶是消食的,早上起来的时候,胃里已经基本上没有食物了,再用点浓茶涮一涮,就更干净了,这时再解大便,肠胃里可以说基本上空了,然后再吃早餐,新食物下肚,迎接它们的是干干净净的肠胃,消化得自然利索。消化好,肠胃干净的人,自然能够长命百岁。
  但武医师又指出,这实在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养生之术,只适合年纪比较大、肠胃比较好而且身体能量消耗不大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就不行了,尤其是年轻人更不适用。
  为什么呢?因为养生有法有术。这位老奶奶养生之“法”,就是“新食不见旧食”,这个“法”是通过早上喝一壶浓茶清空肠胃这个“术”来实现的。“法”是不变的,而“术”却必须因人而异。比如年轻人受了浓茶的刺激会格外兴奋,一过这个兴奋期就蔫了,上午下午都没了精神;肠胃不好的人空腹喝浓茶,肠胃马上就受不了;身体能量消耗大的人早上空腹喝了浓茶,会加大消耗,因为茶叶本身就是去人的脂肪、消耗人的能量的东西。
  那么年轻人怎么做到“新食不见旧食”呢?只要晚餐少吃或不吃,每天早上按时排大便,就差不多了,因为年轻人肠胃更有活力,完全有能力清除各种渣滓。
  【孝心提示】 我们要从别人的养生经验中学“法”,而不能照搬“术”。别人适宜的“养生之术”,它们不一定适合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找出它们背后的“法”或“道”,再摸索和拟定出属于自己和自己父母的养身之术。
  
  敬献周公百岁酒
  中国素有药酒养生的传统,武国忠医师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周公百岁酒,号称“养颜祛病的第一回春酒”。配方如下:
  黄芪12克、茯神12克、白术6克、熟地8克、当归8克、生地8克、党参6克、麦冬6克、茯苓6克、广陈皮6克、山萸肉6克、枸杞6克、川芎6克、防风6克、龟胶6克、五味子5克、羌活5克、肉桂4克,以上18味药外加红枣200克,冰糖200克,高粱酒4斤。
  周公百岁酒补养之功十分迅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气血双补,久服不燥,短时间内就能升发人体阳气,祛除体内湿邪。
  【孝心提示】 子女们在给父母冲泡周公百岁酒时要注意以下环节:
  一是冲泡环节。药材要先用酒洗净沥干(红枣剥开),放入高粱酒中,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7天之后,药酒就可以饮用了。注意不要用塑料桶泡酒,最好是在药店买一个专用的泡酒瓶。
  二是储藏环节。古方中,药酒要埋于地下,这是为了把酒里面药的有效成分充分发挥出来,祛除酒的燥性。改良后的做法是将药材在药店研成细粉后浸泡,药效与埋于地下一样。
  三是服用环节。服用药酒时,要适当加一些蜂蜜,以温润滋阴。
其他文献
孩子扁桃体肥大就要手术摘除吗?其实不然。专家指出,儿童扁桃体肥大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适度的生理性肥大可以起到抵抗外界病菌侵入机体的免疫作用,而病理性肥大则需谨慎对待。  生理性肥大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杨怀安说,婴儿时期,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主要从母体所带来。约二至三岁后,这些免疫物质被基本消耗而不足,则通过咽部免疫器官(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等咽部内
在市面上经常能看到“排石冲剂”类的药物,有的结石患者自行服药,结果不但没有排出结石,反倒浑身不适。专家指出,中药排石同样也要辨证施治,百人一方,反会伤身。  肾虚为本,湿热为标  辽宁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李占玲介绍,肾结石属于中医“淋症”范畴,中医称之为“石淋”。结石小者为砂淋,大者为石淋。究其病因,是由于肾气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藴积下焦,日久结砂成石。  “现代人尿路结石病逐年高发的原
“午睡”是专家最推荐的“健康生活习惯”,不仅能大幅提升免疫力,还能迅速解乏,让心情和精力好上加好。    西班牙的商店,每到下午2点半都要关门,直到傍晚5点再开。原来西班牙人参加“全民午睡运动”,每天铁定有2个半小时让大家好好睡午觉。  在美国,“学习午睡”已成为最新时尚,很多公司都明文规定,鼓励员工在午间打个盹,借此振奋精神,应付下午更多的工作。    午后打盹3大好处——  1、免疫力更高  
很多女性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概念,即多喝水对皮肤好。使皮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确实是保持皮肤弹性的前提之一,并且适量饮水能把身体内的代谢物清除干净。但事实绝不是喝水越多越好。  人体是一个严密的平衡系统,成人的肾脏每小时只能排水 800~1000毫升,如果你在一小时内喝水超过1000毫升,反而会稀释身体中的电解质,影响各项身体机能,同时会导致低钠血症,影响肾脏健康。同时,从大脑的机能上看,大量饮水过后,人
大S、叶璇、李静等众多名人曾被低血糖击倒,她们晕倒的新闻引来无数人“围观”,而对于她们晕倒的原因却很少人在意,认为低血糖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事实却是,低血糖非常可怕,甚至比糖尿病还要凶险。    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    现在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随着对糖尿病的了解,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糖尿病的可怕,糖尿病患者也认识到了发生低血糖的可怕。然而对于非糖尿病性低血糖来说,很少人去关心,了
商家促销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上帝们”喜滋滋地拨打自己的小算盘时,可要睁大自己的火眼金睛。    我们排成一条队    男人晚上不出去,肯守在家里,应该算是美德吧?可我却吃尽了苦头。我老公外表看斯文温和,抢起电视遥控器来可是寸土必争从不手软,每次都是我输。  没有电视可看的我只能看报纸了, 看来买第二台电视是当务之急。没想到浏览报纸的时候居然发现了“新大陆”:某某商场为庆祝开业,特举行“
阿尔茨海默症,是严重的脑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在中国被叫做“老年性痴呆”。在这个看似普通的病症背后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心酸。它能缓慢而痛苦地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及沟通能力,甚至无法正常吃饭、说话和行走。一旦家里有了这样的病人,家中的一切日常生活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亲人遭受着疾病的折磨,家里的主心骨变成个无知的孩子,甚至不再认识家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是什么让里根失去了他引以为豪的演讲能力?
【新闻背景】  今年4月1日,愚人节那天,身患肝癌的女孩贺瑾,在家人的遗弃、男友的躲避的情况下,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主持人】 这真是一件令人心痛的病例。陕西女孩贺瑾今年3月初感觉身体严重不适,就到当地安康市中心医院检查,确诊是肝癌晚期,医生推测她可能还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后,家人、男友纷纷离去。虽然院方提供了基本的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还特意安排专人护理,但贺瑾还是仅仅坚持了一个
人类从有了思想就开始了生与死的思考。但是,人能预见死亡吗?     死亡调查:  很多人预见到了自己的死亡  2000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遇难的海军军官科列斯尼科夫的妻子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地说:“不知为什么,我的丈夫似乎预感到了死亡。就在他踏上死亡之航前不久,他悄悄地给我写了一首凄凉的诀别诗,其中最不祥的几句是这样写的:虽然我真的不愿意想到死亡,可当死亡的时刻即将来临的时候,
提起类风湿,可能很多人都会知道它有一个“外号”,叫“不死的癌症”。那么这“不死的癌症”真的不可战胜吗?被它“袭击”的人又该如何逃离它的折磨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类风湿并非不治之症  【本刊记者】 高主任,我们上期做了风湿的话题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咨询有关类风湿的问题。看来,类风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但是对于类风湿的常识大家都不是很明白,那么到底什么是类风湿呢?是关节炎的一种吗?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