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作业:延伸语文教学的精彩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74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作业的有效设计,有助于实现课堂有效性的整体提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可以更凸显人性化的特点,创想作业是笔者近年来的一个探索,本文从三个方面开展关于小学语文创想作业设计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想作业;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可见,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应该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本,语文作业在设计与布置上应该呈现出一定的思想性和开放性。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创想作业的设计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呈现出弹性化、人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想作业设计,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思维灵感和创造性。结合笔者近几年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一、为课堂埋下伏笔:课前“创想”作业预设
  处于小学二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刚刚适应小学校园的生活,但是自觉性还比较差,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没有课前作业,教师有时候会要求学生预习,但是基本上都只是口头上布置一下,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去完成。作为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语文的预习模式,不光只看学生读课文的做法,先要求学生针对课文的作者、写作背景、人物形象等有关内容设计创想探究性作业,提出自己的各种问题。这样的作业设计会让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语文学习也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对答案求解由浅入深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领域变得十分开阔,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朱德的扁担》之前,我布置了预习工作,我先引导学生猜一个谜语:“生在树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墙。”个别反应比较快的学生很快想到这是扁担,随后我引出预习的内容:“同学们很聪明,回答得很好,明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扁担有关的文章,文章名为《朱德的扁担》……”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不免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写扁担?朱德是何许人?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要求学生们课前完成预习工作,作业为:“请大家回家后问一问自己的长辈们,他们对于朱德这位老同志的印象,下一节课请大家起来说一说哦!”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们感到意外,这种创想作业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将作业落到实处,甚至让家长也参与到创想作业中来,通过家长们对朱德这位老革命前辈的评价,使学生了解朱德这位伟大的革命老同志,使新授课教学更加顺利。
  二、以课堂作为主线:课堂“创想”作业丰富
  课堂永远是研究的主阵地。我们以儿童创想理论为指导,开展以课堂练习设计为主线、向教学设计要效益的活动,要求教师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确立精讲精练的教学思路。一方面把课堂时间从教师的嘴里“夺”出来,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益。教师们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包括听、说、读、写、想、演),实现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努力实现“堂堂有创想”的作业目标。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中的“创想作业”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的“创想作业”要努力呈现语文课堂的“色香味”。所谓“色”是指精彩纷呈;所谓“香”是指让教学趣味生成;所谓“味”是教学的实质实现高效、有效,使得教学不是一个空的表面的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从内到外渗透的精彩。“色香味”的“创想作业”,让语文课堂教学如烹小鲜,学生回味无穷。
  以写话训练为例,二年级的孩子尽管识字不多,但是听过的动人故事可不少,看过的精彩动画片也很多。为了激发学生开口说的兴趣,二年级上学期,我一直在班级中开展“我是故事王”的轮流讲故事活动,比一比谁最会讲故事,谁的故事讲的最有趣。孩子们可照着书念,也可以背下来。一时间,班级中人人争当“故事大王”,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锻炼了孩子们说的能力。到了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所学知识的丰富,我把自由式“胡说八道”的说话训练变成了专题式“胡言乱语”的说话训练,目的是进一步规范学生语言,加强学生有针对性的对事物进行描述,同时也帮助我了解到学生的语言差异,抓住他们不同的视角及思维方式。学生们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去寻找,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并用自己的独特语言表达出来。
  一年来,“创想作业”设计下,我班学生的说话能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语句通顺,表意清楚。
  三、以课后作为巩固:“创想”延伸性拓展作业
  课后,我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属于自己个性的思维导图,同时根据自己的思考,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学生在创想探究性作业中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悯农》《梅花》《夜宿山寺》时,我布置了口头朗读、背诵作业,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意,在背诵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意图,比如在朗读《悯农》时,让学生们想象一下电视上看到的农民伯伯收割的情境,收割的时候一般是怎样的心情,收割的时候会不会唱起关于农耕的民歌?经过这样的拓展,学生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比如有的学生联想到音乐课学的歌曲“二月里来呀,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还有的学生通过平日的耳濡目染想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经过类似的引导,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也就在不经意之间完成了,其实这不仅是一种渗透,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让学生们做好习题,减轻学习负担,怎样让他们既掌握课程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笔者也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投入到这样有价值的课题中来,让我们一起期待,三尺讲台开出绚烂的花儿!
  (编辑:董 娇)
其他文献
十五、薛大郎狐假虎威  红杏姐绯闻流传  【某珊主讲】  话说在我们荡气回肠的抵抗之下,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体现出“还不错”的感觉,可能红杏姐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认为我们也是“她的学生”。虽然在什么运动会啦、大合唱啦,这些两个班有竞争的时刻,红杏姐会立即跟“她的班”的学生同仇敌忾起来,但是平时对我们班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透着严防死守的敌视了。甚至时间久了,有时还真的透出些与民同乐和蔼可亲来。  于是日子就
柳絮飞来又一春,观细雨纷飞,思人生苍茫。一不留神,已年知天命,鬓染微霜,高中毕业30年了。同学们相约借清明假期,重逢一中校园。  翻阅着旧日的时光,追忆着曾经的校园,不觉沉沉地走入梦乡,依稀间在和伙伴笑谈,却明明看见母亲在一旁忙碌着,时不时送来一杯杯热气腾腾的姜糖水,氤氲在冬日的老房舍,温暖着年少的读书郎。  母亲离我远去已经七年多了,多少次想说点什么,却不知从哪儿开口。或许是母亲给我的太多,多得
这里薛姨妈、刘姥姥、贾母、贾夫人遂也起了席,散坐吃茶。贾夫人便点手儿叫了宝钗、黛玉二人到碧纱橱里间,娘儿们说私话儿去了。这里贾母和薛姨妈、刘姥姥、湘云、探春等又说了会子地府以及太虚幻境的话。只见周瑞家的进来禀道:“那边大观园的席也散了,众位亲家太太们都各自找地方打盹儿去了。”贾母听了,看时只见薛姨妈、刘姥姥都困的打起哈息来了,忙笑道:“姑奶奶,咱们也回去罢,天不早了。”只见贾夫人一手拉了寶钗,一手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广受年青人的欢迎,是日本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村上春树因此而更为人知悉。该书封面由村上春树亲手设计,以红绿色为上下册封面主体并加注:“百分之百的爱情小说”。  “要是你想接着听,明天再讲吧。话长,一次讲不完的。”  “简直是《一千零一夜》。”  “呃,那你可就回不了东京啦!”玲子也笑了。  我们穿过来时那条杂木林小道,回到房间。蜡烛熄了,客厅的电灯也没开。卧室的门开着,里面亮着床头
每当她稍微动一下身子——实在是瞬间微动——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开来,遍布身体的阴影亦随之变形,恰似静静湖面上荡漾开来的水纹一样改变着形状。  这是何等完美的肉体啊——我想。直子是何时开始拥有如此完美肉体的呢?那个春夜我所拥抱的她那肉体何处去了呢?  那天夜晚,我轻缓地给直子脱衣服的时候,我得到的印象似乎是她的身子并不完美。乳房硬硬的,乳头像是安错位置的突起物,腰间也总有点不够圆熟。当然,直子
“我也自认拥有相当的音乐天分,但她更在我之上。假如她从小跟到好老师接受良好训练的话,一定达到更高的成就。可是没有,真是可惜。不过,她是个无法忍受严格训练的人。世上就有这种人哦。尽管天赋杰出才华,却无法努力把它组织起来,最终把才华逐渐消耗殆尽了。这种人我见过好几个。他们起初令人觉得厉害。譬如有些人可以凭第一次见到的高难度乐谱,一下子就会弹了,而且弹得相当好。观众都被征服了,觉得自己万万比不上。但他们
湘簾半卷,凄雨霖铃着他的泪眼。岁月流转间,悲痛,溢满心田。  那个夏天,他是抗击“非典”的领队,她是队员。查房、输液……昼夜鏖战,汗水在九层防护服里蜿蜒。  病人得救,她却猝然晕倒……监护室,历经生死磨难,痛苦与渴望,苦苦纠缠。  肆虐的“非典”被遏止。他在曾经工作的地方驻足、流连。“我要回家”的细语呢喃,再次润湿他的眼。  “没有她舍命救治,就没有我这个孤寡老太的今天!”王奶奶泪流满面。  他轻
警幻笑道:“贤妹,你这一回去,夫荣妻贵,福寿双全,还缺少什么呢!”晴雯笑道:“仙姑,你只把你那个点石成金的法儿教给我们二奶奶,省得他老人家回家去又该放帐了。”说的众人都笑了。凤姐啐道:“小蹄子,才吃了中和丸,可就嘴尖舌快的来了。”说的众人又笑了。  正在说笑之间,就有仙女们来报说:“城隍林大老爷和甄仙人都到了。”警幻忙命人打掃出前殿来,伺备与林公和甄士隐下榻。众姊妹听了,连忙都告辞了警幻,大家回去
你,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你,谈笑间,曹操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你是我的太阳,永远不灭的太阳。  ——题记  小时候,在妈妈讲的故事中,你是一个神话一般的男人。我想,你一定可以帮我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那时,你,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种子。  长大后,才慢慢明白,你是多么伟大: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火烧赤壁曹操八十万大军。羽扇纶巾,是多么潇洒的一个人。  试想,有谁能在官场中,保持着自己当初的理想,
“三探”既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三大环节,又蕴含着不同的探究理念,渗透着不同的探究思想。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初中化学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实验教学为例,对“三探”环节及其蕴含的教学思想做简要介绍。  一探文本  “一探文本”是实验教学的基础环节,主要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基于学情调研设计科学的导学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提出猜想并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