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浸润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来源 :江西医学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me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生物技术提取乳腺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经过一定时间诱导培养,在7天、14天、21天、28天和35天分别检测TIL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TIL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4~5周时细胞毒活性最强。结论 临床可在乳腺癌TIL诱导培养4~5周时进行临床应用,可取得最佳疗效。
其他文献
甘肃省自1982年开展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工作以来,虽只限于对11个常规项目(钾、钠、氯、钙、磷、葡萄糖、尿素、尿酸、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的室间质量评价,十几年来为甘肃
2007年的评估年,相信有不少高校照例会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这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评估现象”。在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中国高校教学体制深层次的问题
《野蔷薇》颇富思辨色彩,比较自觉集中地表达了那一时期茅盾的“时间哲学”,同时比较早地提出了反思现代性这一历史课题。迁移与错位、直线与循环、潜隐与彰显等诸时间形态的对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在当前仍是判断人体感染HBV的重要指标,其中以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俗称小三阳)和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从天然敏感的细菌中筛选出来,伴随而来的是新的耐药株的出现、流行。如今,革兰阴性杆菌产ESBLs和AmpC酶引起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是当前抗感染研
本文针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程编写、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在五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本文结合企业要求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展开研究,提出了既能解决计算机课程设置矛盾,叉符合企业人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