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及可行性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索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放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手术方式多样,我科收集2015.6-2015.12单侧腹股沟疝患者共54例,对比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收集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行单侧腹股沟疝手术治疗患者共5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腹腔镜组(经腹腔腹膜前铺网固定疝修补,TAPP)28例,男15例,女13例,开放组(经腹膜前间隙UHS网片修补)26例,男14例,女12例。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及高龄(>75岁)患者。
  1.2 手术方法
  开放组应用经腹膜前间隙UHS网片修补法。腹腔镜组:取头低脚高偏健侧卧位,脐下缘约1cm置入10 mm Troear,建立气腹,在脐下2 cm水平腹直肌外侧缘穿刺置入5 mm、10mm Trocar,在疝损伤上缘自脐内侧韧带至髂前上棘切开腹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完成“精索腹壁化”过程,游离回纳或横断疝囊,分离腹膜前间隙范围内侧至耻骨联合、外侧至腰大肌和髂前上棘,上方至联合腱上至少2.0cm,内下方至耻骨梳韧带和闭孔水平,外下方至精索成分腹壁化。置入补片,展平覆盖上述腹膜前间隙.用连发式内镜螺旋钉固定,固定点可在腹直肌外缘、耻骨结节骨膜、耻骨梳韧带和联合肌腱处,分层缝合穿刺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较开放组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组为1例(阴囊水肿1例),发生率为3.57%;开放组为6例(阴囊水肿3例,皮下积液2例,神经感觉异常1例),发生率为23.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 讨论
  随着对腹股沟疝的解剖及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修补材料的出现及改良,手术方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开放式张力性修补已被应用疝修补材料的无张力性修补手术取代,而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良。
  相当一部分研究[1-4]显示,LIHR较传统腹股沟疝修补、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异物感轻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复发率低、住院时间少等优势。本研究证实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创伤小,美观性强的特点,还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心理接受性强,术中可能发现隐匿性疝可避免再次手术,并且在熟练掌握该手术方法后发现手术时间较开放性手术并未明显延长(P>0.05)。李健文[5]等报道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阴囊气肿(43.3%)、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17.9%)、血清肿(9.0%)、尿潴留(7.5%)和Trocar疝(1.5%)。本研究由于样本量小,未完全体现该发生率,但与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相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由于该手术对于器械及操作性要求较高,现仍未在低级别医院广泛开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相信该术式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Mccormack K,scott N W,G0 P M,et a1.Laparoscopic techniques Versus open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mia Repair[ 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4(1):1785.
  [2]Schmedt C G,Sauer Land S,Bittner R.Comparison of endoscopic procedures vs Lichten stein and other open mesh techniques for inguinal hemia repair: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Sugy Endosc,2005,19(2):188-199.
  [3]Colakt,Akcat,Kanika,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omparing lapamsropic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 wich open mesh repair in inguinal hernia repair[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3,13(3):191-195.
  [4]Bingener J,Buck L,Richards M,et a1.Long-term outcomes in laparoscopic vs open ventral hemia repair[J].Arch Surg,2007,142(6):562-567.
  [5]李健文,郑民华,臧潞,等.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与并发症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7(6):431—43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入院的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80例。其中40例进行腹腔镜联合GnRH-a法,作为实验组,40例只进行腹腔镜治疗,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盆腔疼痛缓解、复发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论:实验组术后盆腔疼痛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术后盆腔疼痛总有效率85
【摘 要】 目的:分析妇科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当中对快速革兰染色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从而帮助医务人员更好为患者诊断病情及对症治疗。方法:选取本院74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妇科需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的患者当作实验对象,按不同检验方法把他们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其检测正确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霉菌11例,检出率是14.86%,滴虫6例,检出率是8.10%,革兰阴型双球菌共检
病例材料  患者1:高XX、男,30岁,因“头痛、乏力、纳差”入住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入院当天血肌酐337μmol/L,BUN12.9 mmol/l,尿蛋白定性2+,给与巯甲丙脯氨酸(Captopril)75mg/day降压治疗,发病过程中患者无低血压、休克过程,7天后出现尿少,恶心,呕吐,贫血加重,复查血肌酐升高至970μmol/L,血尿素氮30.1mmol/l,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2.6
【摘 要】 目的: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及对预后的影响,以此对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重要的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0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一般资料,对48例中毒患者院前急救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不同救治方式,把4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
【摘 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时使用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共97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8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泮托拉唑,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摘 要】 目的 评价分析对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服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摘 要】 目的:探讨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腺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36例患者采用单独全脑放疗为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为观察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DCR和RR为93.5%和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和38.9%。结论:凯美纳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