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犊牛牛白血病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来源 :兽医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白血病病毒是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病原体,牛白血病病毒在世界各牛养殖国广泛存在和传播.虽然大多数国家已成功制定实施了牛白血病的有效根除计划,但世界范围内牛群中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率仍然很高.牛白血病病毒在自然状态下可感染牛导致持续感染,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牛白血病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并将DNA中间体作为原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因此,接触感染牛白血病病毒牛的淋巴细胞污染的生物体液可能会传播病毒.在患病母牛子宫内或分娩期间可能发生垂直传播,因此由于母牛患病造成大约10%犊牛感染牛白血病病毒.另一种最常见的情况是犊牛通过摄入受感染奶牛的初乳或牛奶而感染.因此,虽然牛白血病不是新生期犊牛特有的疾病,但在此期间小牛特别容易受到感染,这种情况在奶牛场更为常见.在出生后第一周就感染的小牛可以在牛白血病病毒向易感动物的早期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传播作用.本综述讨论了导致奶牛群新生犊牛感染牛白血病的主要因素,以及在此期间可以实施以降低牛白血病病毒传播风险的不同控制措施.
其他文献
牛白血病病毒是引发牛白血病的病原,由于牛白血病病毒感染牛群给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肉牛或奶牛养殖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在牛白血病的防控工作中,了解牛白血病的流行情况分析该病的流行特点,从而针对性的提供防控建议,因此牛白血病的流行病学是牛白血病防控的基础.临床诊断以及实验室的检测是牛白血病疾病确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疾病监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对牛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以及常规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为牛白血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