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越橘提取物中的10种溶剂残留量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原料越橘提取物中正己烷、乙醇、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和二乙烯苯10种溶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经顶空进样器95℃平衡30 min,分流比为5:1(V:V),采用HP-FFAP石英毛细管柱(60 m×0.32 mm,1.0μm)分离,程序升温,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检测.结果 10种溶剂分离效果良好,在其各自对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8);方法 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为0.02~1.07 mg/kg;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2.7%~116.4%,相对标准偏差在0.2%~5.1%(n=3)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越橘提取物的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不同水解度(degree of hydrolysis,DH)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CPP)的理化性质和持钙能力.方法 实验室自制得到水解度分别为4.32%~26.76%的CPP样品,分别测定CPP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钡-乙醇沉淀法]、等电点不溶物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持钙能力.结果 随着水解度的上升,通过HPLC测定的CPP标志峰的峰面积随之增加,等电点不溶物含量随之
传统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技术成熟性,但PCR仪成本高、操作复杂,且易出现假阳性.因此更为简单、便捷、低成本的基于核酸等温扩增的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被应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其在食品安全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管等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侧流层析技术的检测原理,总结了目前常用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及其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
铅离子(Pb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金属污染物,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传统的大型仪器检测Pb2方法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操作过程复杂等弊端,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现如今,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其在Pb2+检测中的应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功能核酸具有稳定性好、易化学合成和功能化修饰的优点,在生物传感器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重点综述了基于Pb2+依赖型脱氧核酶、G-四链体两种类型的功能核酸传感器在Pb2+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根据信号传导类别的不同,主要分为荧光传感器、比色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3大类,本文阐述了
目的 建立双色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同时检测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及其所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合成基因的方法.方法 依据EF1α基因和PKS基因,优化建立双色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建立粮食霉变模型,检测霉变粮食中产毒真菌,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结果 应用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仅产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黄色镰孢菌EF1α和PKS基因出现特异性扩增,其余真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检出限达3.5×102 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