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的秋恋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怀着春意
  爱的果实报喜
  为寻我那一半
  我也悄声落地
  地上的爱无息
  随风飘到水里
  我的同类不少
  对我没有引力
  我愿沉到水底
  让爱化为污泥
  随着星移斗转
  我的化石有你
其他文献
[关键词]思想史,李贽,童心说,女性观,人物与时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21-0034-07   柯林伍德曾经断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从某种意义而言,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讲好人的故事与思想。李贽作为明朝极具个性的思想家,是历史教科书必须叙写的重要人物。李贽在评点历史人物时对女性发表过不少意见,后来在现实生活中,与几个想要研习佛理
老公真可怜    家里发现一瓶过期的爽肤水,百度搜了一下“爽肤水过期了,怎么废物利用?”蹦出来一条答案:“给老公用”!    想象力    甲:“我觉得我爸妈特有想象力。”  乙:“为什么?”  甲:“我问我是咋来的时候,他说我是捡来的。”  乙:“那有什么稀奇,很多爸妈都这么说呀。”  甲:“他们说是打拐捡来的。”    股民真苦    网传段子:锄禾日当午,不如交易苦。对着K线图,一哭一上午。
关键词 历史教学,历史认识,历史知识,历史评价,时空限定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15-03  因为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时空观念”,故时空问题一时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议论热点。“时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而其源头则可以追踪到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层面。故讨论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先得从历史认识论上分析它的时空问题。
一个人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丰衣足食,而是来自内心丰盈。丰衣足食,获得的是人生的踏实感;内心丰盈,获得的是灵魂的归属感。前者,让人从容赶路,后者给人点灯。  人的痛苦,有时候不是看不到,而是看到的太多了。每天挣100块钱的,其实并不羡慕挣120块的。问题是,当突然看到有人可以每天挣到上千块,便开始方寸大乱。不平衡,才是一个人内心宕动和迷乱的根本。无法安放的,永远不是身体,而是一颗野了的心。  大学谈恋
女友到她家里来玩,同她高兴地聊着:“这手表是我老公出差到香港买的,好看吗?是限量版哦!”   “老公说,下个月带我和儿子到海南旅游,纪念我们结婚10周年……”   她静静听着,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她的丈夫却有些坐不住了,脸色渐渐黯淡下来。   夜间,丈夫拥着她说:“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什么好东西都没有买给你,什么纪念日也不记得,你觉不觉得委屈?”   “不会啊,她的老公为她做了很多,当然值得感谢
按语:阎照祥先生是河南省高中新课程培训的首席教师,在教师培训中,各地教师经常问询有关托利主义、英国保守党和保守主义等问题。多年来阎先生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文章,但对于该党理论的早期阶段——托利主义,着墨较少。为此,阎先生尽意补缺,分阶段阐释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前期托利党政治理论托利主义的发展演变。我们将这组文章分4期呈现,以期对各位学友有所帮助。   关键词 英国,复辟时期,《排斥法案》,托利主义
因为家里穷,人又长得丑,娶不起媳妇,所以他40多岁,还是光棍一个,没有经济收入,拾荒度日。两间屋子凌乱荒凉,常年发着馊馊的霉味,乡邻每每谈起,都说,哎,没女人的家总不像个样子。家,对他来说,是个奢侈的概念,遥不可及,不敢妄想。  那天,他又去捡废品,碰到了她。夏日大热的天,毒辣辣的太阳烤人,她蔫巴巴地歪在一个墙角,头发蓬乱,赤着脚,胳膊和腿上布滿了蚊虫叮咬的疙瘩。一群孩子拿着脏兮兮的馍块往她身上扔
他对我很好 可是离过婚……  自述人: 裘小姐 29岁 销售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会谈恋爱的人。从高中开始,至今交过4个男朋友,可惜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不是放弃别人,就被别人放弃。快30了,家里人都挺急的,给介绍了不少男生,但我总是觉得没有那种感觉。  W是我一个前同事介绍的,比我大一岁,年龄倒是相仿,不过已经是个离过婚的人了。见了几次面,我感觉彼此很有话聊,关键和同龄男生比较起来,W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工资卡用得很随意,需要时就去银行取,剩下的资金任其在账户上“睡大觉”。许多银行的大堂经理在帮客户登折或查询账户明细时,发现许多账户经常有大量资金在活期上,或者一次登折会出现多个月工资长时间没有取款行为发生,对资金的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     储蓄理财计划     存款有大学问,用好存款可以取得较高的利息收入。特别是一些银行根据客户的需求,推出了存款协议或存款组合,在带来方便的
[关键词]两岸,高考命题,交流,借鉴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42-04    20世纪50~60年代,大陆高等学校招生实行“统考”,台湾各大学招生实行“联考”。两种考试属同一层次的选拔性考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当时两岸同行彼此隔绝,互不了解,交流与互动自然无从谈起。  台湾“联考”早期主要采用申论题型。70年代前期进行调整,先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