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十六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好,我用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学生中间那些多而碎的问题,不但耗费了很多精力,而且使自己身心疲惫,无精力搞教学,真是得不偿失。为了使自己能够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经过不断探索,我总结了一些轻松胜任班主任工作的“秘诀”。
一、班务量化,责任到人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班主任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心力憔悴,并且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化成全班学生的共同行动,才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使班主任在轻松中把班级工作搞得水起风生、有声有色。于是我把班级任务分为劳动、保管、管理三大方面,每个方面又分别按责任的大小和工作量的轻重予以1分、2分、3分的量化,动员学生根椐自己的喜好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集体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1-2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级管理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了新的自我。对班主任来说,再也不需要成天去处理诸如“笤帚摆放不齐,学校又扣分了”、“××又乱扔粉笔了”、“窗户的上的玻璃×××打碎了”等这些乱、多、烦,但又不能不管的事情。从而可以省下来很多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
二、阳光考核,公平及时
责任承担走以后,如何让学生坚持下去。并且想干好,还得干出个名堂,这就要求班级建立—个完善的评价方案,去督促、去制约、去鼓励、去发现。为此,我指定专人负责在班上实行一日一登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兑现,一年一大结管理制度。一日一登记,是值周小组把每天的学习、卫生、纪律及其它特殊事件详细(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地登记到值日本上;一周一小结,是每一周由值周小组把一周内学生平时得分与责任得分汇总,并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内公示,接受全班学生及任课老师的监督;一月一兑现,是满一个月后。根据考核汇总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调一次座位;一年一大结,是一年结束后,把一年来学生的所有情况以量化的形式总结,形成等级评定。考核的兑现使班集体形成了“自己的事得干好,班集体的事抢着做,他人的事帮着做”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如:我们班的李楠为了不让投影仪有灰尘,专门从家里带了一块毛巾。搭在上面:一向不爱劳动的王小会又是抢着擦窗户,又是抢着维修教室的玻璃:任课老师见我就问:咱们班的课代表怎么那么负责任,管起学生来。简直比老师还“牛”。
三、多做加法,强化激励
记得在一个研修茶座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去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世界多么美好。是啊。我们干教育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在受鼓励、受欢迎的环境中,如何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接受班级的评价,觉得干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班在考核时执行的原则是:多做加法,强化激励。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是:在学习方面,学生个人每进步一个名次,加2分,加分不封顶,成绩连续居乡(或校)前列者,按最高分资励,小组方面奖励原则同上,学习退步需给老师说清原因,不扣分。为了强化激励,我还要求值周小组每天夜自习(山区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上课前5分钟宣读本天受表扬的同学及原因。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优点。人人需要赞美,人人渴望被赞美,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更有这种强烈的渴望,渴望赏识、渴望表扬、渴望赞美,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更有这种渴望,短短的5分钟时间,就满足了学生的这种渴望,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四、培养助手,大胆放手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是一些能力比较强的班干部。其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难免有些不到位。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给班委以指导和帮助,当好班干部的参谋,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完善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成为班主任的有力助手。在助手培养方面,我重点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有一次,我们班的新任组长崔小朝所带领的小组量化考核排在后面。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原因,班长就向我汇报崔小朝进行了自我惩罚:为班级做了两件好事。我二话没说,借用上数学课时间对其进行了大加表扬,崔小朝信心倍增,所领学生深受感动,班委再也没有反映过他的小组问题。
一、班务量化,责任到人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若单靠一个人的力量,班主任就会感到力不从心、心力憔悴,并且事倍功半、效果不佳。只有把班级管理工作化成全班学生的共同行动,才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使班主任在轻松中把班级工作搞得水起风生、有声有色。于是我把班级任务分为劳动、保管、管理三大方面,每个方面又分别按责任的大小和工作量的轻重予以1分、2分、3分的量化,动员学生根椐自己的喜好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集体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1-2项工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在班级管理这个舞台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现了新的自我。对班主任来说,再也不需要成天去处理诸如“笤帚摆放不齐,学校又扣分了”、“××又乱扔粉笔了”、“窗户的上的玻璃×××打碎了”等这些乱、多、烦,但又不能不管的事情。从而可以省下来很多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其他事情。
二、阳光考核,公平及时
责任承担走以后,如何让学生坚持下去。并且想干好,还得干出个名堂,这就要求班级建立—个完善的评价方案,去督促、去制约、去鼓励、去发现。为此,我指定专人负责在班上实行一日一登记。一周一小结,一月一兑现,一年一大结管理制度。一日一登记,是值周小组把每天的学习、卫生、纪律及其它特殊事件详细(包括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地登记到值日本上;一周一小结,是每一周由值周小组把一周内学生平时得分与责任得分汇总,并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内公示,接受全班学生及任课老师的监督;一月一兑现,是满一个月后。根据考核汇总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调一次座位;一年一大结,是一年结束后,把一年来学生的所有情况以量化的形式总结,形成等级评定。考核的兑现使班集体形成了“自己的事得干好,班集体的事抢着做,他人的事帮着做”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如:我们班的李楠为了不让投影仪有灰尘,专门从家里带了一块毛巾。搭在上面:一向不爱劳动的王小会又是抢着擦窗户,又是抢着维修教室的玻璃:任课老师见我就问:咱们班的课代表怎么那么负责任,管起学生来。简直比老师还“牛”。
三、多做加法,强化激励
记得在一个研修茶座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去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世界多么美好。是啊。我们干教育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在受鼓励、受欢迎的环境中,如何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去接受班级的评价,觉得干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班在考核时执行的原则是:多做加法,强化激励。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就是:在学习方面,学生个人每进步一个名次,加2分,加分不封顶,成绩连续居乡(或校)前列者,按最高分资励,小组方面奖励原则同上,学习退步需给老师说清原因,不扣分。为了强化激励,我还要求值周小组每天夜自习(山区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上课前5分钟宣读本天受表扬的同学及原因。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优点。人人需要赞美,人人渴望被赞美,特别是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更有这种强烈的渴望,渴望赏识、渴望表扬、渴望赞美,尤其是在人多的地方,更有这种渴望,短短的5分钟时间,就满足了学生的这种渴望,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自身的价值。
四、培养助手,大胆放手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是一些能力比较强的班干部。其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难免有些不到位。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给班委以指导和帮助,当好班干部的参谋,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完善他们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真正成为班主任的有力助手。在助手培养方面,我重点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有一次,我们班的新任组长崔小朝所带领的小组量化考核排在后面。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原因,班长就向我汇报崔小朝进行了自我惩罚:为班级做了两件好事。我二话没说,借用上数学课时间对其进行了大加表扬,崔小朝信心倍增,所领学生深受感动,班委再也没有反映过他的小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