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实践当中,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感悟和思考,享受阅读的快乐。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开发阶段,想象力丰富但分析问题的逻辑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改变以往代替学生分析的阅读指导方式,创新指导理念。笔者结合教学实务,就如下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创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指导思路与方式,使阅读指导中的“读”更具风采。
传统方法的作用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其在培养小学生基础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其在语文阅读指导中的应用状况来说,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相融合的。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要好好学字》为例,教师较常采用的是读与写,即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本、抄写课本。听与说的指导方式并没有被充分运用,通常是由教师通过对课文生词、生字以及含义的指导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根基,如果一味地追求创新而放弃了传统方式,那么好比一座没有地基的大楼。面对上文所述情况,教师应当全面把握传统阅读指导方式的应用,实现语文阅读听、说、读、写的融会贯通。仍旧以《要好好学字》为例,教师除了要要求学生在读与写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文章的内在含义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说出来其对文章的理解,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当中则可以形成自身的思考。诸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认真学写字了?”“为什么要认真学写字呢?”“认字多了,字写好看了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性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内心的想法,更深刻的体会这篇文章的深意。同时,这四种方式的运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要通过恰当的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在读与写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理解《要好好学字》所讲述的基本内容,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文章内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要好好学字的习惯,而后再通过反复的读与写加深学生的理解,此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媒体打破思维局限
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更加生动形象,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容易使得他们的思维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以及背后的深意。
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两个方向:一是要选择恰当的材料,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材料。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文《木兰从军》为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视频材料在阅读指导中予以播放。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古代历史还处于初步了解阶段,选择较为成熟的古装剧的效果要比选择动画版的木兰从军片段的效果相差甚远,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反而打压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及想象空间。由于网络信息的膨胀,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应当恰当地结合各类多媒体材料。针对《木兰从军》的多媒体材料有很多,诸如课件、电子漫画、动漫图片以及微课等。只有恰当匹配这些材料,才能够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在对该篇文章进行指导之前,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对木兰从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指导过程中,则可以通过穿插播放课件、漫画、视频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诸如“木兰从军面对着什么样的危险?”“面对这么多困难,为什么木兰还要替父从军呢?”“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呢?”等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引导合作学习
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往往较为活跃,动手能力也较强,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些特点,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通过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以苏教版二年级课文《狐假虎威》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原始文章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担当引导的角色。比如:及时调整剧本中心思想,指导学生制作表演道具,采用提问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路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小组分配角色,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问题。有从老虎角度思考的,有从狐狸角度思考的,也有从森林中其他小动物角度思考的。在阅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小组的形式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实践中,也有教师通过简短的辩论赛指导学生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些传统的阅读方式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而后再结合多媒体教学、小组角色演练等方式搞“活”语文阅读,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使语文阅读中的“读”更具风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新区小学)
传统方法的作用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其在培养小学生基础语文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其在语文阅读指导中的应用状况来说,传统教学方式的应用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相融合的。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要好好学字》为例,教师较常采用的是读与写,即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本、抄写课本。听与说的指导方式并没有被充分运用,通常是由教师通过对课文生词、生字以及含义的指导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利于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根基,如果一味地追求创新而放弃了传统方式,那么好比一座没有地基的大楼。面对上文所述情况,教师应当全面把握传统阅读指导方式的应用,实现语文阅读听、说、读、写的融会贯通。仍旧以《要好好学字》为例,教师除了要要求学生在读与写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文章的内在含义外,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说出来其对文章的理解,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当中则可以形成自身的思考。诸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否认真学写字了?”“为什么要认真学写字呢?”“认字多了,字写好看了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会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性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内心的想法,更深刻的体会这篇文章的深意。同时,这四种方式的运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要通过恰当的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比如:在读与写的基础上,要让学生理解《要好好学字》所讲述的基本内容,在听与说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挖掘文章内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要好好学字的习惯,而后再通过反复的读与写加深学生的理解,此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媒体打破思维局限
多媒体教学的普及使得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更加生动形象,从静态走向了动态。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传统的阅读指导方式容易使得他们的思维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掌握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以及背后的深意。
在运用多媒体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两个方向:一是要选择恰当的材料,二是要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材料。以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课文《木兰从军》为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相关视频材料在阅读指导中予以播放。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古代历史还处于初步了解阶段,选择较为成熟的古装剧的效果要比选择动画版的木兰从军片段的效果相差甚远,给学生造成一种压力,反而打压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及想象空间。由于网络信息的膨胀,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应当恰当地结合各类多媒体材料。针对《木兰从军》的多媒体材料有很多,诸如课件、电子漫画、动漫图片以及微课等。只有恰当匹配这些材料,才能够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教师可以在对该篇文章进行指导之前,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对木兰从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指导过程中,则可以通过穿插播放课件、漫画、视频等方式,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诸如“木兰从军面对着什么样的危险?”“面对这么多困难,为什么木兰还要替父从军呢?”“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呢?”等问题,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引导合作学习
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往往较为活跃,动手能力也较强,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些特点,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通过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以苏教版二年级课文《狐假虎威》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原始文章的基础上,自编、自导、自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担当引导的角色。比如:及时调整剧本中心思想,指导学生制作表演道具,采用提问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路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小组分配角色,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角色角度思考问题。有从老虎角度思考的,有从狐狸角度思考的,也有从森林中其他小动物角度思考的。在阅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直接通过小组的形式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实践中,也有教师通过简短的辩论赛指导学生阅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指导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听、说、读、写这些传统的阅读方式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而后再结合多媒体教学、小组角色演练等方式搞“活”语文阅读,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使语文阅读中的“读”更具风采。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新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