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经济现在正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大搞建筑,对施工工期要求越来越短。很多施工队由于工期的原因缩减相关消防安全建设。过多的隐患导致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频率逐年上升,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笔者根据现在的建筑施工现场消防状况,结合近年来全国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从多方面提出改善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消防安全管理
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对生活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追求。强大的需求促进了建筑业的发达,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建筑行业具有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临时性强等一系列特点,引发事故的概率极大。笔者通过对于施工现场的详细调查。发现施工现场的建设者,主要施工单位,现场的监督者都普遍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隐患认识缺失,消防安全器材很少甚至没有。可想而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1 建筑施工现场现状分析及火灾原因调查:
1.1对近年来建筑施工产生火灾原因进行数据分析
产生火灾原因其中有24%是由于违章操作,16%是由于用火不慎,31%是由于电气方面的原因,吸烟占7%,而玩火,雷击等其他原因占剩余的比重。从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整体数据看,每年将近一千左右,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的不断增加,导致火灾次数不断增加。笔者深入建筑施工工地,对工地消防安全现状进行统计,总结得到以下结果。
1.2施工队的居住环境
建筑工地上工人居住的场所,食堂,施工场所搭建材料主要是由易燃的木材,以及极易燃烧的塑料材料构成。施工工地上经常囤积大量易燃的装修材料,可燃的生活垃圾。倘使火源接近,势必会造成难以扑救的大火。其次,易燃物体的摆放位置处于主要交通要道周围,当发生火灾时,影响消防车辆进入现场进行救援,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3施工单位本身
笔者通过实地询问了解,受建造成本,工期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没有对工地进行任何的消防管理,遇到违规操作不予制止,纵容其泛滥。例如非专业电气人员仅凭个人经验乱接电线,电线杂乱极易造成电源短路,给火灾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工地自身很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火灾隐患排查,无视消防部门提出的消防整改意见,极易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1.4工地消防器材
建造施工工地特点所限制,导致工地严重缺少水源,消防用水基本缺失,缺少消防所需要的消防器材,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形势将难以挽回。
1.5工地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从工作人员自身分析,消防意识的淡薄,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不承担自己的消防管理责任。认为消防器材没有用途,不购进相关的安全设备,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在面对火灾时盲目逃生等一系列问题。
1.6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
在建筑工作中电焊作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工地上,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电焊完全是靠人工手工操作,由于施工队伍人口的流动性较大,电焊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事故频发,建筑工作场所混乱,易燃品极易被电焊所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引起火灾。电气负担过重,相关线路老化,电线乱接乱放导致短路等一系列原因也是火災产生的重要原因。工地火种管理不完善,工地工作人员吸烟群体较大,工地缺少合适的吸烟场所,没有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导致工作人员吸烟随意,极易引起火灾。
2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2.1完善消防管理,明确消防责任
施工场地的相关建设单位,施工负责人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是应明确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都要负有消防安全责任,建设单位应明确其将对施工方进行定期检查,建设方应承担起施工单位和监督方的责任,及时到施工工地检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消防安全实行上,建设方和监理方要做到因地制宜,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制定适合的消防安全防范制度。将消防责任分散到各级负责人,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消防义务,施工方应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座,进行相关教育。
2.2建设方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提高员工消防技能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施工单位,只要从事有关建筑等建造工程,其相关人员须具备与之对应的资格证书,施工单位,建设方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监督系统。两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须经过正规的消防部门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后才能够上岗就业。倘若施工单位没有取得相关资格,严禁其进行施工。作为生产一线的施工单位应该制定系统的消防培训计划,对临时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其的消防安全教育 ,使其能够学习到必要的消防知识和在火场的逃生技能。加强对引发火灾的重点工种培训,增加其相关专业技能,让火灾的种子在人们的违规行为中消失。
2.3对施工现场的易燃物品严格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限制,工地地面上往往堆积很多易燃材料。例如装修所需的木材,塑料。这些材料往往都在室外存放。假使在现场工作时,由切割或电焊所造成的高温灼热的物体以及烟花爆竹等一系列火源粘复在这些原料上,十分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对于施工现场频繁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例如油漆等易燃物品。这些危险品在工施工现场的存放没有专门的场所,随便摆放,没有任何消防安全设施。面对以上情况,第一,建设方应加大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化学品进行管理,设置专职人员进行负责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建造专门的场所进行存放。第二,施工方应完善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在工地的各个重点部位进行防火管理,设立消火栓以及对工作人员进行消防设施使用培训,将消防器材放到方便取到的地方,作好消防标记。第三,保障建造场所的水源供给,对施工场所进行定期的打扫,保障主要道路的通畅。在工作人员的生活中进行消防安全文化宣传,运用海报,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工作人员从心里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具有情况复杂,消防设备建造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相关主管部门能够负起监督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建设者,施工单位和监督者能够相互理解,提高火灾防患意识,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一定会变的更加完善,终有一天会杜绝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付振华.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12):107-107.DOI:10.3969
[2] 孙文学,谢大勇,张涛等.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7):60-61,67.DOI:10.3969
[3] 程连慧.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及消防安全管理[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4):215-215.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消防安全管理
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国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高,对生活的环境有着更高的追求。强大的需求促进了建筑业的发达,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建筑行业具有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临时性强等一系列特点,引发事故的概率极大。笔者通过对于施工现场的详细调查。发现施工现场的建设者,主要施工单位,现场的监督者都普遍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隐患认识缺失,消防安全器材很少甚至没有。可想而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将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1 建筑施工现场现状分析及火灾原因调查:
1.1对近年来建筑施工产生火灾原因进行数据分析
产生火灾原因其中有24%是由于违章操作,16%是由于用火不慎,31%是由于电气方面的原因,吸烟占7%,而玩火,雷击等其他原因占剩余的比重。从建筑施工现场火灾整体数据看,每年将近一千左右,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的不断增加,导致火灾次数不断增加。笔者深入建筑施工工地,对工地消防安全现状进行统计,总结得到以下结果。
1.2施工队的居住环境
建筑工地上工人居住的场所,食堂,施工场所搭建材料主要是由易燃的木材,以及极易燃烧的塑料材料构成。施工工地上经常囤积大量易燃的装修材料,可燃的生活垃圾。倘使火源接近,势必会造成难以扑救的大火。其次,易燃物体的摆放位置处于主要交通要道周围,当发生火灾时,影响消防车辆进入现场进行救援,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3施工单位本身
笔者通过实地询问了解,受建造成本,工期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施工单位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没有对工地进行任何的消防管理,遇到违规操作不予制止,纵容其泛滥。例如非专业电气人员仅凭个人经验乱接电线,电线杂乱极易造成电源短路,给火灾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工地自身很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火灾隐患排查,无视消防部门提出的消防整改意见,极易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
1.4工地消防器材
建造施工工地特点所限制,导致工地严重缺少水源,消防用水基本缺失,缺少消防所需要的消防器材,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形势将难以挽回。
1.5工地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从工作人员自身分析,消防意识的淡薄,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不承担自己的消防管理责任。认为消防器材没有用途,不购进相关的安全设备,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在面对火灾时盲目逃生等一系列问题。
1.6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
在建筑工作中电焊作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工地上,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电焊完全是靠人工手工操作,由于施工队伍人口的流动性较大,电焊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事故频发,建筑工作场所混乱,易燃品极易被电焊所产生的电火花引燃引起火灾。电气负担过重,相关线路老化,电线乱接乱放导致短路等一系列原因也是火災产生的重要原因。工地火种管理不完善,工地工作人员吸烟群体较大,工地缺少合适的吸烟场所,没有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导致工作人员吸烟随意,极易引起火灾。
2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2.1完善消防管理,明确消防责任
施工场地的相关建设单位,施工负责人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是应明确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都要负有消防安全责任,建设单位应明确其将对施工方进行定期检查,建设方应承担起施工单位和监督方的责任,及时到施工工地检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消防安全实行上,建设方和监理方要做到因地制宜,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制定适合的消防安全防范制度。将消防责任分散到各级负责人,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消防义务,施工方应经常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讲座,进行相关教育。
2.2建设方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培训,提高员工消防技能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施工单位,只要从事有关建筑等建造工程,其相关人员须具备与之对应的资格证书,施工单位,建设方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监督系统。两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须经过正规的消防部门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后才能够上岗就业。倘若施工单位没有取得相关资格,严禁其进行施工。作为生产一线的施工单位应该制定系统的消防培训计划,对临时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其的消防安全教育 ,使其能够学习到必要的消防知识和在火场的逃生技能。加强对引发火灾的重点工种培训,增加其相关专业技能,让火灾的种子在人们的违规行为中消失。
2.3对施工现场的易燃物品严格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限制,工地地面上往往堆积很多易燃材料。例如装修所需的木材,塑料。这些材料往往都在室外存放。假使在现场工作时,由切割或电焊所造成的高温灼热的物体以及烟花爆竹等一系列火源粘复在这些原料上,十分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对于施工现场频繁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例如油漆等易燃物品。这些危险品在工施工现场的存放没有专门的场所,随便摆放,没有任何消防安全设施。面对以上情况,第一,建设方应加大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对施工现场所需的化学品进行管理,设置专职人员进行负责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建造专门的场所进行存放。第二,施工方应完善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在工地的各个重点部位进行防火管理,设立消火栓以及对工作人员进行消防设施使用培训,将消防器材放到方便取到的地方,作好消防标记。第三,保障建造场所的水源供给,对施工场所进行定期的打扫,保障主要道路的通畅。在工作人员的生活中进行消防安全文化宣传,运用海报,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工作人员从心里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具有情况复杂,消防设备建造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但我们相信只要相关主管部门能够负起监督责任,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建设者,施工单位和监督者能够相互理解,提高火灾防患意识,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一定会变的更加完善,终有一天会杜绝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付振华.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1,(12):107-107.DOI:10.3969
[2] 孙文学,谢大勇,张涛等.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7):60-61,67.DOI:10.3969
[3] 程连慧.建筑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及消防安全管理[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4):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