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面临重大压力,城市文化血脉传承任务异常艰巨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的一项开创性活动。它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物单体保护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落到了实处,也将传统的文物单体保护整合为集中连片保护,成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时代,各届政府的政绩观不同,文物保护和历史街区的境遇不同。上世纪80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政府着力解决的是温饱方面的问题,无暇也无力顾及其他,历史街区受冷落。90年代,政绩观主要是围绕CDP和经济速度,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很多弊端,历史街区遭遇大破坏。新的P0年,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实力,开始追求城市的形象。历史街区,虽然受冷落,也有破坏,但多为保护性破坏,如仿古一条街。仿古街区等。30年过去了,民生问题仍然是今天的主题,但今天关注的民生和30年前关注的民生不在一个层次上,内涵上有了很大变化,文化,健康和精神方面的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作用逐步显示出来,更为地方政府所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的开展具有几个方面意义:
第一个意义在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各级党委、政府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自2008年10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启动以来,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3年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自觉性,带动了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热情。一些省区市公布了当地省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加大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将本地区最富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的街区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一些地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历史文化名街整体保护规划,努力使本地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免遭破坏。苏州山塘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福州三坊七巷等已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结合各自的实际,在整体风貌保护,重要节点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了借鉴。
第二,从实践层面评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意义重大。首先,这项活动使各地领导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其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发展模式的趋同性。随着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城市开始关注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街道等。比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这种“我有他无”的城市文化特色日益显出其重要地位,对于改变城市“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趋势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第三,引领作用、指导作用十分明显。“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至今评选出的街道,皆是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并且和宣传活动叠加在一起,对于树立城市,街区正确的保护、开发理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评选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与前两届相比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报名参加评选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达到近400条。这充分说明,在短短的3年间,这项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认可,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也说明了这项活动的广阔前景。但怎样发挥“名街”在文化民生中的更大作用,使名街挂牌以后可持续地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还需要评选活动予以持续关注。我们将继续支持和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展示工作,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为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会上的致辞。标题为编者所拟。)
不同的时代,各届政府的政绩观不同,文物保护和历史街区的境遇不同。上世纪80年代,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政府着力解决的是温饱方面的问题,无暇也无力顾及其他,历史街区受冷落。90年代,政绩观主要是围绕CDP和经济速度,经济的发展,也带来很多弊端,历史街区遭遇大破坏。新的P0年,很多城市已经有了实力,开始追求城市的形象。历史街区,虽然受冷落,也有破坏,但多为保护性破坏,如仿古一条街。仿古街区等。30年过去了,民生问题仍然是今天的主题,但今天关注的民生和30年前关注的民生不在一个层次上,内涵上有了很大变化,文化,健康和精神方面的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历史街区,传统建筑的作用逐步显示出来,更为地方政府所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的开展具有几个方面意义:
第一个意义在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各级党委、政府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自2008年10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启动以来,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中国文化报社,中国文物报社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3年来,这项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广大民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极大地增强了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自觉性,带动了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热情。一些省区市公布了当地省市级历史文化街区,加大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将本地区最富历史文化内涵和魅力的街区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一些地方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了历史文化名街整体保护规划,努力使本地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免遭破坏。苏州山塘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福州三坊七巷等已经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结合各自的实际,在整体风貌保护,重要节点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涵挖掘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摸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了借鉴。
第二,从实践层面评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意义重大。首先,这项活动使各地领导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是一项能够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的民生工程。其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对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明确,从而导致发展模式的趋同性。随着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城市开始关注有自身特色的历史文化街道等。比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宽窄巷子,这种“我有他无”的城市文化特色日益显出其重要地位,对于改变城市“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趋势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第三,引领作用、指导作用十分明显。“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至今评选出的街道,皆是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并且和宣传活动叠加在一起,对于树立城市,街区正确的保护、开发理念,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今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评选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与前两届相比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报名参加评选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达到近400条。这充分说明,在短短的3年间,这项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认可,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也说明了这项活动的广阔前景。但怎样发挥“名街”在文化民生中的更大作用,使名街挂牌以后可持续地为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还需要评选活动予以持续关注。我们将继续支持和推进“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管理和宣传展示工作,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本文为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专家评审会上的致辞。标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