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安全成为春游的“绊脚石”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ao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隐患多多,无情遭“禁”
  
  春暖花开,百花争妍,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近年来,中小学生在学校或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因意外受到伤害,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学校被迫支付高额赔偿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管理者,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也都学“乖”了,干脆来个一“禁”了之。如:教育主管部门下发通知,禁止学生春游、秋游、野炊,禁止学生外出参观,禁止学生双休日到学校打篮球、踢足球,有的甚至学生提前到校……于是,组织学生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情便成了一种奢望。禁绝一一切活动,让学生画地为牢的做法是反教育的,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是用目前无所作为的“平安无事”换取孩子们将来的懦弱、呆板与平庸。
  如此一“禁”,本该青春洋溢朝气蓬勃的校园变得有些沉闷了。对中小学生而苦,真可谓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里面很无奈”。据说有的学生在整个学生阶段竟然没有参加过一次诸如春游之类的活动,然而这类活动对丰富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等都有重要作用,学校不能因这类活动有“风险”而一概禁止。就像我们不能因高速公路事故频发而关闭高速公路,不能因飞机失事而拒绝乘坐飞机一样。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对孩子们最大的不负责。
  
  出路:强化教育,精心组织
  
  我们岂能因安全考虑而剥夺学生春游的正当权利呢?这样做有违我们教育的最初出发点。只要我们对春游涉及的各方面教育做的认真细致、落实到位,深入学生心中,科学管理,严密组织,一切的一切会迎刃而解。对于安全教育,我们不妨学学其他国家的做法,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或进行安全实践演练,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让学生时刻把预防安全,应对安全问题挂在心上,并且在即使出现安全困境时能自己及时正确地处理应对而脱险。
  我们只有扎扎实实把“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措施的防范、安全策略的应对”做到每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心中,让师生时时处处有安全防范意识,并有应对安全困境中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在春游出行中不断提高各项知识与技能,开拓视野,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安全成为我们春游乃至教育中各项行动的“绊脚石”。但愿缺失的春游不再是我们教育的一块“心病”。学校组织春游活动应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特别要注意如下事项:
  一、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各个环节的安伞工作,务必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二、学校要制订春游活动方案和安全颅案。活动地点,弄清有关情况,消除事故隐患。几地势险峻等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没有落实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做好解决春游途径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三、春游活动地点的选择坚持安全、就近、徒步的原则。山区春游,不可让学生轻易脱离队伍擅自行动,或任意变更计划及路线。
  四、在春游前学校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不仅要详细强调安全扫意事项,而且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自救自护方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阿范能力。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出发前应周密计划,做好准备,并密切注意气象预报,以防浓雾、暴雨等突发性天气灾害。
  六、春季天气干燥,一股不要组织学生进行野炊活动,如确属必要,一定要选择沙滩或空旷安全的地方。野炊完毕,要熄灭火种,以防“死灰复燃”。如发生意外,要把学生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并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通知消防队救火。
  七、组织和开展各项活动(如登山或郊游)时,必须有领导和足够的教师负责维持安全并做好带队工作。带队教师分工要明确。
  八、严格实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意外,应迅速向当地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以争取抢救时机,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九、活动结束应立即返家或返校,不得在外逗留。
  十、注意:活动如需要交通工具。应事先与国有(A类)输单位取得联系,并签订交通运输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并主动与交警部门联系,落实有关措施,确保交通安全。严禁使用货运汽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接送学生;接送学生的车辆须经公安交警和运管部门批准;驾驶员必须持有“三证”(健康证、驾驶证、上岗证),并且具有三年以上驾车资历;学校用车接送学生时须有教师或保育员在车中监护,驾驶室副座不准乘坐学生。为确保学生春游活动中的交通安全,要坚决杜绝超载现象。
  另外,提倡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适宜的保险作为保障。请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亲近自然的权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