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趣中学好语文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关键词】激趣;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是一名教坛新兵,在从事教育工作这十年中,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向老教师学习,不断地加深自己的业务学习,不断地总结教法。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激趣是关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兴趣是学习之母,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转变备课观念
  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而在教学实践中,备课往往被曲解成了备教案。在名师编著的教案的指导下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有跟着教鞭舞蹈的份儿,学生要做的最要紧的事就是如何去适应教师,教师最渴望的是学生与自己亲密配合,最害怕的则是学生偏离自己的教学方向。然而这样“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是不喜欢的,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要想改变现状,教师就要改变备课的观念。教师要重新思考学生的角色,把学生真正的作为主体来看待,认识到学生不是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火把。在教案的设计理念上就应考虑“学生如何学”,明确自己的讲解、引导、启发和点拨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的。在备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关注学生会如何学。当学生被关注了,学习也会有兴趣。
  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教师应抓住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充满好奇心这一心理特征,采取多种创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学习的共鸣。语文学习可分“听、说、读、写、背”五大模块。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多专研教材,创设符合课型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演,尽情地写。如我在讲《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课文的脉络后,让他们尽情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熟之后,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学生们兴趣高涨,一节课下来,学得非常开心,既满足了玩的欲望,又学到了知识。又如我讲《理想的风筝》一课时,当学生被刘老师那充满活力、对生活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打动时,让学生谈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当学生们纷纷把想到这个人说出来后,我借机让学生写小练笔,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深有感触,把自己的小作文写得很好。语文课就应多彩,学生才会绽放笑脸,从而提升语文的素养。
  三、用好教材中的语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的资源。如插图资源,我们教师就沒有必要上网下载相关的图片,与课文相配套的插图都是很有教学意义的。如学习古诗时让学生借助课文的彩图来理解效果非常好。插图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更广阔的世界。处理插图资源,我们教师还要运用好教材中的问题资源。“问题是唤醒学生潜意识的载体”,学生正是在不断地理解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构建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的情感,逐步形成能力。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课后的习题是很重要的,有的教师对其忽略了,忽略的正是课文的解决的关键。在我们旧版教材中“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的问题也很关键,这些问题就是文章的重点所在。课前,我们可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示的问题进行预习,课上学生就会学得很轻松,时间一长,兴趣自然在成功的体验中生成。
  四、用导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课文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温故入新法、设置悬念法、以石攻玉法(用课文相关材料导入)、解题释义法、揭题自学要求法、直观演示法、看图示意法、引用诗文法、故事导入法、游戏激发法、音乐激趣法等。在学习《月光曲》一课时,我运用的是音乐导入法,在聆听音乐时感受月光曲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在讲《田忌赛马》一课时 ,我采用游戏导入法,用玩扑克牌游戏的方法揭示孙膑指导赛马的方法。学生兴趣浓厚,一节课学得很轻松。
  五、开展活动,感受语文学习的愉悦性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后,我们还有必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培养他们的成就感,进一步拓展语文学习的愉悦性。比如举行用偏旁组字比赛、查字典比赛、写字比赛、找错别字当“医生”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春游、秋游……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欲望与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好处,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自豪,分享成功者的欢乐,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六、要重视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沟通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要从细微入手,首先要客观全面地去认识他们,特别是困难生缺点错误较突出,容易被发现的优点与长处不太明显,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样习惯上的偏见不利于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积极引导创造条件使困难生施展自己的长处,使之增强信心,看到希望,取得理想的效果。我班为了培养学习的兴趣,特设计了有学习特色的墙报,只要你进步就会把小红花贴到上面,久之为了争夺小红花,学生都努力学习。时间一长,好的学习习惯就养成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更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五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对来自老师的态度与评价十分重视,希望教师能够和他们平等相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他们。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沟通,带着爱心同他们多交谈,说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乐事。比如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尤其是差生,通过接近他们,使他们改变胆怯自卑的表现,主动和老师推心交谈,增强了自信心,也让学生知道老师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他们就会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心心相通了,就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课堂上学生们都很轻松,积极性较高。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当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乐趣。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几种。我是一名教坛新兵,我只是刚入激发学生兴趣的科研之门,前面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教学天地在吸引着我,我得加快脚步往前探索,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常伟)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现存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定位,这不利于培养出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坚定人生信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对于民族都是毁灭性的。所以必须针对诸多的现存问题,认真研究出初中语文的生存出路。  【关键词】学科定位;工具性;教育性;终身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危机  (一)教学理念落后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以及这个阶段都是十分特殊的。初中属于小学和高中之间,是通往
【摘要】课堂是演绎师生智慧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我们所提倡的多元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静态的一次性的操作方式,更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课堂上通过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根据学生及文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实施评价的有效性、多元性、人文关怀性,更能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课堂;主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
现代饰品不再遵循传统的材料价值观,材料的创新组合与搭配逐渐成为个性化现代饰品设计的新趋势,混凝土材料以其独特的视觉美和触觉美开始受到饰品设计师和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导”的艺术包括:引设式利“导”;迂回式诱“导”;启迪式暗“导”点撥式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导”;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导”的艺术。下面笔者列举几种“导”常用的方式。  一、引设式利“导”  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固然重要,但学校中教学时间有限,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