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认为国际体系最先产生于欧洲的原因是:首先,欧洲长期有多个大国,而国内又是权力分散的;其次是宗教的世俗化和欧洲各国在蛮族的反复征服下的文明再生;其三是技术的作用既
【机 构】
: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 研究员,上海2000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国际体系最先产生于欧洲的原因是:首先,欧洲长期有多个大国,而国内又是权力分散的;其次是宗教的世俗化和欧洲各国在蛮族的反复征服下的文明再生;其三是技术的作用既反映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上,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经济要素的互动跨越了自然人依靠自然力量和借助的工具所能达到的时代极限,实现了改变世界面貌的梦想。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讨论了德波一书中关于时间问题的诸多观念,特别是他提出的景观时间一说.不同于前传统社会中的循环时间与工业社会中的不可逆时间,景观时间是一种制造伪事件的时间积
以人为本,是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代转换之后,终于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执政理念。这是向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价值取
在西方文献中,信息伦理学这一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类似于西方规范的信息伦理学模式.这种模式似乎是各种有关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
罗伯特·布兰顿是当今美国哲学的后起之秀,他的代表作《清晰阐释》(1994)被誉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当代语言哲学中的哥白尼式转折。本文参考了西方哲学界对布兰顿的评
印度是印度教与佛教的发祥地,整个亚洲是印度教与佛教思想和文化的宝库.亚洲文化对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能解决人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它们具有多样性,既具有差别,又表现了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
解释学的普遍性的问题是当代不少哲学家们所热衷讨论的话题.文章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解释学普遍性的观点,它不同于以往正统的说法,即解释学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
启蒙既有其因相似的时代大背景而形成的共性,又有其与具体的文化、历史、民族相联系而产生的个性。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潮与西方的启蒙运动相似,都是以理性思考启迪民智反对蒙昧
H.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是当代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和责任伦理学家.上世纪20年代,他曾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因此他的思想的现象学背景也较为明显.本文是他于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