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出性”构建的艺术美感 ——文化符号学视域下《觉醒》的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觉醒》是美国现代女性作家凯特 · 肖邦1899年出版的小说.小说以19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和南路易斯安那州沿岸地带为背景,讲述了艾德娜·庞德烈在19世纪末充满传统女性价值观与父权制社会影响的社会环境下,努力寻求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故事.本文试图以文化符号学理论为指导,从小说中女性、男性角色身上体现出的“标出性”美感以及在主人公艾德娜身上所体现出的“标出性翻转”来解读解读《觉醒》,对主人公艾德娜以及其他角色的行为进行梳理,探究肖邦如何运用人物“标出性”的特质营造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美感,以期更全面地剖析《觉醒》中人物的塑造过程与展现形式.
其他文献
当今,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中采用了数字控制技术。数字控制的实时、可靠性,数据处理的快速、准确性,数据函数发生库的丰富
英美文学作品从其本质上讲代表着英美民族文化,特定时期的英美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学习英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能够更加透彻的理解英美文化的民族地域属性.本文用跨文化的
ABS,即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BrakingSystem),根据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国家规定首先在重型车和大客车上安装电子控制式ABS;且安装后须符合GB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