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师要科学地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是怎样的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要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根本。带着兴趣去学习的学生是主动的、有效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去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本来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精彩的故事、趣味的游戏、紧张激烈的竞赛等方式重新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做到把学生的智力培养与兴趣相结合。除此之外,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要采取一些增强学生自信以及激励他们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建构能力
学生对于课堂所教授知识掌握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老师在教学中是强行注入式的教学还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式的教学。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进行开放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比如,老师可以把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设计到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问题里,然后便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创新、获得成就感。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教学过程的纽带。但是,如何梳理好这根纽带的主要职责在于教师。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尽可能地避免“用教材教”,尽力地做到“教教材”。这是因为,教材不能代表老师所要传授知识的全部信息,尤其是更新快的信息,比如科技信息和社会时事。除此之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本教材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作为与学生最熟悉的老师,其责任重大。下面我具体的谈一谈两个方法。
(一)对教材进行归类重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等学习能力
教材是其作者精心创造和编排的。其实对于老师而言,教材能够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可以教授一些教学方法给老师。举个例子,为了使教材通俗易懂,其中往往包含一些基本的现象。这些现象是浅显易懂的,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正题,至于以后的进一步深化,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和提炼。除此之外,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有时候学生对于哪些是重点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学会去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二)活化例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的时候,教材中所包含的例子太过于远离现实,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把这些例子讲活来,或者换个方式把例子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例如,在“求平均的问题”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自己创造例子,使得例子贴近生活化:“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赢了?”这种来自生活的例子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信心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传授和学习知识,而是相互沟通和信任。这种包含沟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投入自身真挚的感情,并且以恰当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具体说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营造出一种亲和感,并激励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并且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是需要很大毅力和耐心的。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尊重,要积极地去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质疑,这是需要胸怀的。老师不要轻易地泼学生冷水、否定他们,要善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其实,学生的错误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以和学生做可以信赖的朋友为目的,而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树立权威。
参考文献:
[1]鄂晓丽.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
[2]李树成.体育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4,(4).
作者简介:李江波,江西省鹰潭市第六中学小学部,邮编:335000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要地谈一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根本。带着兴趣去学习的学生是主动的、有效率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去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把本来很枯燥的学习内容以精彩的故事、趣味的游戏、紧张激烈的竞赛等方式重新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就可以做到把学生的智力培养与兴趣相结合。除此之外,我觉得有时候老师要采取一些增强学生自信以及激励他们学习的教学方法,达到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建构能力
学生对于课堂所教授知识掌握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老师在教学中是强行注入式的教学还是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式的教学。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过程,进行开放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比如,老师可以把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设计到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问题里,然后便可以使得学生在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创新、获得成就感。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材是联系学生和老师教学过程的纽带。但是,如何梳理好这根纽带的主要职责在于教师。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尽可能地避免“用教材教”,尽力地做到“教教材”。这是因为,教材不能代表老师所要传授知识的全部信息,尤其是更新快的信息,比如科技信息和社会时事。除此之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本教材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作为与学生最熟悉的老师,其责任重大。下面我具体的谈一谈两个方法。
(一)对教材进行归类重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等学习能力
教材是其作者精心创造和编排的。其实对于老师而言,教材能够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可以教授一些教学方法给老师。举个例子,为了使教材通俗易懂,其中往往包含一些基本的现象。这些现象是浅显易懂的,很容易将学生引入正题,至于以后的进一步深化,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和提炼。除此之外,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有时候学生对于哪些是重点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要学会去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二)活化例题,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有的时候,教材中所包含的例子太过于远离现实,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把这些例子讲活来,或者换个方式把例子以贴近生活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例如,在“求平均的问题”这一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自己创造例子,使得例子贴近生活化:“体育课上,男、女生进行跳绳比赛,男生15人,共跳了1800个;女生10人,共跳了1350个。谁赢了?”这种来自生活的例子可以很容易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自信心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传授和学习知识,而是相互沟通和信任。这种包含沟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投入自身真挚的感情,并且以恰当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具体说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营造出一种亲和感,并激励学生给学生以自信。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并且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这是需要很大毅力和耐心的。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给予学生充分地尊重,要积极地去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质疑,这是需要胸怀的。老师不要轻易地泼学生冷水、否定他们,要善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其实,学生的错误其实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以和学生做可以信赖的朋友为目的,而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树立权威。
参考文献:
[1]鄂晓丽.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
[2]李树成.体育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少年体育训练,2004,(4).
作者简介:李江波,江西省鹰潭市第六中学小学部,邮编:3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