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习惯造就好未来,习惯是在一天天里慢慢形成的。解题上的好习惯则是仔细审题的习惯。如果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提高,那么他的成绩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学生的审题能力很差,那么他的成绩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审题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中缺不了正确的审题。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思维定势;对策
  纵观我国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知,由于学生还尚未形成严谨的审题能力。因此,本文则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出发从而探讨出有效的培养对策,并帮助教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 审题能力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审题呢?所谓审题,指的是看清题意,搞清题目条件,想清楚这题属于哪个类型和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做题的前提与依据是审题,审题是获得正确答案的重要途径。
  审题能力不仅包括读题、思考、整理与综合等多种能力,还包括细心、专心等的非智力因素。因此,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数学上的审题可以说就是先读题,再理解题意,明确题目所给的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最后尝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二、 小学生审题能力弱的原因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导致小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绝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没有仔细审题导致的。那么小学生为什么不认真审题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一下,觉得可能是以下这几种原因:
  1. 数学学科特点
  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是这门学科的特点之一。而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逐步形成,所以要让他们把看到的题目语言转变成数学语言,是有些困难的,这就导致他们第一遍看题,仍未理清题意,找不到解题的方法。所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也是导致学生审题不清的原因之一。
  2. 学生自身原因
  小学生审题能力薄弱有多方面原因,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等,其中学生的自身原因是最主要的,学生的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思维定势的影响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特别好,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很有印象,当他们看到比较熟悉的题目时就没有耐心细心往下读,以为和以前做的题目是一样的,这就导致审题不清,题目解答错误。如,学生在做这样一道题时由于思维定势导致审题不清,题目是这样的:兵兵带20元去超市购物,超市里一支钢笔6.90元,一本笔记本6.40元,一副三角板是5.40元,那么一本笔记本比一副三角板贵多少元?如果买2支钢笔,应找回多少元钱?好多同学在做第二问的时候,直接用6.9×2=13.8(元),没有求应找回多少元钱?学生做题只看一半,由着脑子里的原有思路做下去,没有针对本题重新进行思考。这是思维定势惹的祸。
  (2)负迁移的影响
  在五年级教“平行四边的面积”这课时的时候,我们碰到这种题目:“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则高是多少厘米?”我们是这么做的“56÷8=7(厘米)”。而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那课时,出现这种题目:“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5平方厘米,底是11厘米,则高是多少厘米?”不少同学将上节课的知识直接迁移到这道题目上,结果就出错了。又如,以前我们一直做“甲数是14,乙数比甲数多6,则乙数是多少?”,列式:14 6=20;如果題目变成“甲数是14,甲数比乙数多6,则乙数是多少?”,列式:14-6=8。事实上,班级里好多学生还是会写成14 6=20。究其原因就是负迁移惹的祸。
  (3)畏惧心理的影响
  小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其实也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作祟,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畏难情绪,当他们看到比较长比较复杂的题目时,心理不由自主地产生畏惧心理,莫名紧张起来,不想再去多看看题目,也没心思去分析清题目中的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脑子里一片混乱。做数学题越怕那么就越不会做正确,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正确解答数学题的保证之一。
  (4)错误性联想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往往受题目某些数据特点和某些运算符号等强信息的暗示,联想不当,引起错误。如“12.6×5÷12.6×5”受除号两边12.6×5的外在因素的干扰,忽视了运算顺序这关键性。又如“75 25×4=100×4,269-33 67=269-100,27.5×4.6 5.4=27.5×(4.6 5.4)”等。
  (5)忽视隐含条件
  小学数学题的已知条件往往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部分题目的已知条件隐藏在题目里,这样就可能导致学生挖掘不出题目的隐含条件,以至于审题不清、不会做题。如有这样一道题:在一张长90厘米,宽20厘米的纸上,剪出两条直角边分别为20厘米、15厘米的小三角形,能剪出多少个这样的小三角形?学生在做这道题时有同学问:“老师,这张纸是什么形状?”问出这种问题就说明他们没有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长90厘米,宽20厘米”,这句话中的“长”和“宽”隐含着这张纸是长方形。所以说学生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 教师教学方面的能力
  学生审题能力差,从表面上看是学生的原因,是学生自己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可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与我们教师、与我们的课堂就真的没有一点关系吗?其实不然。在教学过程中看,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任务,或担心讲的内容不完整,就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都讲完了。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动解题能力、审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寻,学生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可养成正确审题的习惯,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包办代替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尝试错误中逐渐感悟,加深体验。
  三、 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解题中发生的障碍与错误,往往是由于没有审清题意、抓住关键条件造成的。既然审题这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1. 克服畏难情绪
  在平时,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畏惧困难。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出一些容易错的、甚至是有难度的题目,在学生尝试做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做题的畏难情绪。
  2. 培养审题习惯
  教师知道学生有审题能力弱的特点,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就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从而提高解题技巧。如,在例题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如果实在不行再提醒学生,这个提醒也应借其他同学之口说,这样能给学生较深的印象。在习题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做的,不能急于求成,慢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再让学生说说通过这道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再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想想做题的注意点。
  3. 传授审题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抓关键句,抓重点的读题习惯。还可用笔画一画、圈一圈把重点词语找出来,理清关键句的含义,再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才行,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审题技巧,进行正确解题。
  4. 挖掘隐含条件
  学生要有透过隐含信息挖掘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培养学生挖掘隐含信息的能力,培养审题的深刻性。这样能提高學生正确审题的能力,为学生正确解题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从小学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审题习惯,对学生来说将会受益匪浅。
  正确的解题离不开审题。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审题。
  参考文献:
  [1]蒋亚,蒋正中.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
  [2]潘念.浅谈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
  [3]王义峥.浅析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
  [4]李正琴.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科学大众,2014.
  [5]李文科.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J].软件,2016.
  [6]陈中红.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几点策略[J].教育,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的一体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课堂活动的许多问题也已经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被提出来了,但是对于课堂活动的研究依然需要深入调查。因此,本文选择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展开调查。  关键词:课堂活动;多元智能理论;英语教学  一、 多元智能理论  本文选择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198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此理论
摘 要:正确的理解概念,是掌握一门学科的基础,立体几何也不例外。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立体几何概念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几何;教学;概念  一、 明确概念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学算法,只要会算就行,所以他们虽然会算某些题目,但有关概念却模糊不清,常常是凭经验和直觉,仅知道大约是怎么回事,但却说不清其真实含义。因此我们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概念学习的重要性。教学时,可以提出一些运用概
摘 要:夏洛特·梅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家庭教育家,被美誉为“英国家庭教育之母”,她一生都在致力于探索家庭教育的途径之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理论。本文通过分析夏洛特·梅森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探究其教育理念的本质,指出其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实施路径,并对其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地位进行评价,以期为我国家庭教育理论建言献策。  关键词: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思想  一、 引言  夏
摘 要:新課程新理念的不断改革、发展、更新,如何实施有效的开放性、创新性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学习教学的情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这是当前课改研究的一个重点。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我将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  教育可谓是兴国之要,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创新作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