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65载的浪漫情诗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delph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秋天,在一次聚会上,冯端对聪明伶俐的陈廉方一见倾心。聊天后得知,两人竟是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的校友。不久,冯端就赠送给女孩两本诗集,两人从诗歌谈起,很快就恋爱了。
  第二年,他们相约去栖霞山看红叶。走到一个荷塘边,陈廉方看到水中枯荷梗上,栖息着一只翠鸟,绿嘴蓝羽,一下把两人吸引住了。冯端兴奋地说:“翠鸟是一种珍稀的飞禽,是我俩爱情的吉祥物!”“栖霞红叶艳”“清溪翠鸟鸣”,在随后的岁月中,这只翠鸟在他们的书信中不断被提及。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这是冯端写给在南京三女中当语文老师的陈廉方的一首情诗,细腻的情感和笔触,竟是出自一位理工男之手。终于,她的芳心被打动,两人缔结良缘。婚后第二天,他们去无锡度蜜月,到达时,看见一大片开得繁盛的樱花。从此,夫妻俩约定,每年一定要一起去看樱花。
  陈廉方一直记得,刚认识时,在冯端的宿舍见面,“他用热水瓶中的温开水为我沏了一杯茶,到我临走时茶叶始终未泡开。”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小细节仍然鲜活。有趣的是,在生活中不拘小节的冯端,为妻子写诗时却格外讲究。陈廉方说,他虽然是严谨沉着的理科男,但他同时又有诗人的热情奔放。他写情诗时会如同写论文一样严谨认真,反复修改,一遍遍抄写,直到满意为止。而陈廉方会把她收到这些满载爱意的情诗,小心保存,细心地用回形针把诗整理在一起。
  冯端开始科研工作后,针对当时国防工业的需求,他成功制备出钼、钨单晶体。作为科学家,冯端说要像老鹰盘旋在天空中一样,敏锐寻找到目标,并一一攻克。期间,由于冯端无暇照顾家庭,再加上孩子们的不断出生,陈廉方不得不辞职,成了一名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1978年陈廉方得了子宫癌,“他总是反复说,你这是早期,一定有办法治疗。背地里,冯先生到处找人打听治疗的办法。我手术成功后,他特别高兴,写了10首诗送给我。”
  老公取得的成就让太太颇感欣慰。1980年,冯端与合作者在实验上首次全面验证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布隆伯根提出的理论设想,实现了倍频增强效应。这年,冯端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喜讯传来的那天晚上,陈廉方炒了几个菜,还破天荒地陪丈夫喝了一次小酒。此后,冯端又积极倡导和推动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成为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鲜为人知的是,陈廉方除挑起照料全家7口人的生活重担外,还帮助冯端完成了许多文字方面的工作,是个非常优秀的“秘书”,而且一当就是几十年。“为他誊稿画图,那时没有电脑,全凭手写笔绘。”虽然也很辛苦,太太却甘之如饴。
  很难让人相信,冯端这位在物理世界驰骋纵横一生的科学家,一生却从未远离自己深爱的诗歌。多年来,每逢重要的节日,这位中科院院士都要写诗庆贺。有一年夏天,太太带两个女儿到北京小住,冯端和二女儿留在南京。白天“小棉袄”上班,只有他一人在家,不免寂寞,因而用文言文翻译了许多西诗,涉及英文、法文、德文诗歌。
  更好玩的是,因为工作需要,冯端经常出国访问,为了表达自己对太太的相思之情,写出的诗就更多了。一次,在纽约访问期间,因思乡情浓,他便写下“异域风雨夜,客枕相思湧。遂令闺中妇,潜入游子梦”。太太看了忍俊不禁,觉得别有一番韵味。令人叫绝的是,冯端竟然能将诗中深刻的哲理和科学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到物理学专著之中。他说:“科学和艺术可以彼此应和,诗和物理学是相连通的。”在《凝聚态物理学》英文版上卷的每一篇,他都会引用与本篇内容相关的诗句或格言作为文章的开篇,不仅给读者以隽永的回味,而且让外国物理学的同行受益匪浅。比如在《不同结构中波的传播》这篇的开端,就引用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曼妙词句:“像波涛滔滔不息地滚向沙滩,光阴也分秒必争地奔赴终点。”用诗歌诠释深奥的物理现象,恐怕连莎士比亚都不可能想到。这也让西方科学家们啧啧称奇,称他为“科学界的莎士比亚”。
  2015年4月1日,逢冯端与陈廉方钻石婚,夫妇合作一首《钻石颂》,其中有句:“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60多年里,冯端给太太写下不计其数的情诗,端庄宁静的陈廉方,则用一只大红色的小皮箱,完好地保存了先生的作品。这些珍贵的情诗,还在南京展出过,这位物理学家和妻子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2019年10月,在南京市棲霞区的一家养老院,冯院士和夫人生活在这里,气质优雅的陈女士说:“冯先生今年96岁,我也92岁了,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原来,夫妻俩是去年10月住进来的,他们喜欢这里清幽的环境。房间临湖,书桌上放着书,其中有一本名为《蝶影翩翩》的画册,册子中配的中文诗由冯端夫妇翻译。很多人只知道冯端在学术上成就斐然,其实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也同样精深。光阴流转,两人相守的日子已经超过2万天,但他们还常从南秀村去南京大学校园散步,行至平仓巷口,还会看一看当年两人初相识的那幢小楼,每每投以深情的一瞥。有时,夫妻俩还特意在校园里晒晒太阳,追忆昔日的浪漫时光。
  他们结为夫妇,已是第65个年头,冯端这位物理学大家,也为太太写了整整65年的浪漫情诗,在古城更是被传为佳话。有很多小女生说,爷爷奶奶的故事,让我们又相信爱情了!因为一段美好的婚姻,岁月对于冯端夫妇而言,是真正的静好。一生与诗相伴,让这段婚姻超越了烟火世俗,充满浪漫。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其他文献
看完非虚构电影《我的诗篇》,我沉默良久,这是关于6名流水线诗人、农民工詩人、矿工诗人文学流浪的浮光掠影。我眼前电影里的世界,仿佛被切成一片一片,不同区域被隔开,人也被分成三六九等。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和身边的人说话,此刻我和所有人在哑然间失去了共同话题。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是对你们最恰当的形容。你们,寄居在破旧的小屋里,每天为一日三餐奔波流离,穿行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心中只余永无止
瞿秋白在《梦回》一诗中写道:“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春寒料峭,由切身的寒,他想起了她逝去时的冷,禁不住绮思萦绕。1935年2月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后,狱中的瞿秋白写下这首《梦回》诗。  1923年8月,瞿秋白和王剑虹因共同的革命志向在南京相识。因瞿秋白的建议,王剑虹随即到了上海,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瞿秋白是上海大学教学体系的设计者,又是践行者;而且
杜甫有个晚辈姻亲叫吴南卿,在州府做参谋,杜甫称他为吴郎。有一年秋天,吴郎要在夔州住一段时间,杜甫就决定把夔州的瀼西草堂借给他住,自己则搬去邻近白帝城的茅屋,并以诗代信给吴郎留了一首《简吴郎司法》的信诗,诗的题目中“简”字是书信的意思。  瀼西草堂的门前有许多枣树,周围住着一些穷人。以往每到枣子成熟的季节,穷人都会前来打枣,杜甫从来不干涉。但是,吴郎住在草堂以后,就在草堂周围圈上篱笆,不让穷人来打枣
同济大学的食堂在上海高校中是出了名的“别人家的食堂”,所以有“吃在同济”一说。为了给同学们提供夜间美食,同济创立了“同济大排档”,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美食在同濟的地位毋庸置疑,就连校长陈杰也经常光顾夜间大排档。  大排档里的小龙虾十分诱人,35元一盘,物美价廉,更是成为同学们的首选。陈校长也想一尝小龙虾的美味,可去了3次,都没吃上。第一次,去晚了,早没了;第二次,去早了,还没烧好;第三次,正
2020年高考的第二天早上,家住黄冈市黄梅县安居小区的毛菲菲,7点出门时发现,积水好似汪洋大海。连日暴雨,积水起码有1.5米深。菲菲爸爸不会游泳,小心翼翼地扶著栏杆试探水深,水淹没到他的腋下。菲菲不识水性,这如何是好?菲菲打电话给同一考场的同学:“我被困在小区了,水太深出不去。”同学赶紧联系正在第一中学执勤的城管执法大队队员罗超良,他和同事开车前往菲菲家。  在距离小区几百米时,积水太深导致车子无
德云社成立初期,一直惨淡经营。直到2004年,才迎來转机,以致一票难求。于谦作为郭德纲的黄金搭档,可谓功莫大焉。2006年,德云社成立了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公司,法人是郭德纲的妻子。一时间,外界纷纷猜测于谦能够分得多少股份。后来,听说于谦一份股份都没有拿,于是有人通过发帖等方式为他鸣不平。  有一次接受采访,当记者问到于谦这个问题时,于谦说:“大家关心我,真心感谢了。可是我想说的是,我为什么要拿股份
我们初中的体育实习老师,姓顾,人长得帅,就是有点天然呆,顾名思义“帅呆了”。  他刚教我们时,我们班的体育成绩是全年级最差的,同学都秉持着“能不动就不动”的行为准则,上体育课时总在操场上瘫成一堆,其他体育老师曾尝试过拔萝卜式的方法,让我们站起来,但总是扶起一个,另一个又倒下去。经过多次尝试之后,体育老师们终于放弃了我们,任由我们在体育课上瘫成一滩烂泥。  他来的那天,我们勉强东倒西歪地站着,表示对
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威廉的体重已经接近300磅,医生告诉他,如果再这样下去,他的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你可能会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严重的话,它还可能危及到你的生命。”醫生一脸严肃地说,“你知道吗?我并没有危言耸听,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威廉点点头,脸上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医生继续说:“上周,我接诊了一名患者。他的体重已经严重超标,但是他仍然喜欢暴饮暴食。那天,他一连吃了1
一位爸爸下班很晚回到家,累并且烦躁,进门发现5岁的儿子在等他。  “爸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你1个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假如你一定要知道,我一小时赚20美元。”  孩子沉默几秒后,又问:“爸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  父亲很累,把孩子赶回了房间。  1个小时后,冷静下来的父亲走到孩子卧室,向孩子道歉,他猜想孩子可能只是想买喜欢的东西,才向他要钱。  
单霁翔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推出了一系列“萌”创意,开启了故宫的“网红”之路,就连故宫的厕所也不放过。一次,单霁翔路过厕所,看到洗手间前女士排长队,但男士们都去哪儿了?一找,才发现附近有许多男士拎着包,看着孩子在等待家人,耽误很多游览的时间。询问工作人员后,他才知道厕所排队现象严重,特别是女士,这给游客和服务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他听完后马上召开会议,决定来一次“厕所革命”。  单霁翔提出“数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