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溢洪道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一般而言,溢洪道建设在水坝的一面,其形状类似于大槽。如果水库水位高于安全界限,水就会沿着溢洪道流出,以此避免水坝受损。由此可见做好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某水电站为例,详细的介绍了溢洪道施工过程中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仅供参考应用。
关键词:特殊地质条件;溢洪道;施工;质量控制
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本身就非常重要,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更显重要,因为地质条件不佳,会为施工带来很大的阻碍,施工人员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质量隐患,影响后期溢洪道的使用。溢洪道正常情况下并不运行,但是其重要性却不能忽视。在进行溢洪道工程施工时,相关人员应该对其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考察,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段(含挑流鼻坎)和下游防冲段组成。引水渠轴线长890.32m,底宽90m,底高程350m,设计最大开挖高度约110m,后期因在350m高程以下取料,渠底开挖至320m高程。控制段由6个溢流坝段(2~7号)和3个非溢流坝段(1、8、9号)组成,坝轴线全长145.3m,坝顶高程407.0m。溢流坝段设5个孔口尺寸为14.0m×21.8m的表孔。泄槽段轴线成直线,泄槽底板纵坡1∶1.6314~1∶1.249,上接溢流坝反弧段,下接抛物线段,再接陡坡段,总宽度98m。纵向隔墙将泄槽段分为5个区,即5个表孔各成1区,总泄洪净宽80m。泄槽段设2道跌坎式掺气槽,挑流鼻坎采用阶梯式窄缝挑坎。下游防冲段采用防淘墙加混凝土护岸的结构形式,泄槽段全长258.34m。
该溢洪道引水渠岩石具有节理,同时还存在着裂隙发育,再加之局部存在着比较大的欠挖处,还有一些位置存在着断层、溶洞等情况,所以整体上讲,该溢洪道的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的确需要质量控制人员多加注意。
2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地基开挖质量控制
本工程中地基开挖应用的是爆破技术,为了保证开挖质量,有关人员在爆破之前应该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与了解,以便能够设计出最佳的爆破方案。钻孔质量直接关系到边坡以及开挖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开钻之前,需要对孔位进行测量放样,对于溢洪道特殊的部位需要对其放样密度进行加大处理,比如边坡弧线段,扭面部位等。放样测点彼此之间的差距最小为0.9m,最大不能超过1.8m,进而确保孔位准确。钻机达到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罗盘以及水平尺来校准样架,造孔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孔的深度以及角度进行时刻的校对,发现偏差要及时调整。钻孔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孔位、孔深等进行再一次的检查,检验合同,确定毫无差错之后再装药。爆破环节需要依照设计技术方案来实施,以免影响爆破质量。
通过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爆破,超欠挖处半孔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爆破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有节理裂隙的地方,半孔率也达到了50%-90%,完全符合要求。
2.2 边坡支护质量控制
边坡支护是溢洪道施工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需要对其进行的施工质量控制。锚杆施工钻孔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孔位进行测量放样,以此保证孔位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本工程要求孔深偏差必须保持在10cm之内,孔深偏差保持在5cm之内。造孔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冲洗,检验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施工人员才可以进行锚杆注浆。锚杆注浆期间,质量控制人员要随时监控,保证注浆密实度等各项参数都符合条件。
喷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地质缺陷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分析,同时将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准预埋起来,对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水、电等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可以先试运行,之后在全面开工。喷混凝土施工期间,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是混凝土拌合质量,会出现一些回弹料,一定要及时的清理,不允许重复利用回弹料。质量控制人员要对喷层厚度进行监控,如厚度不达标要马上处理,施工期间,也有可能会出现鼓足、剥落等情况,质量控制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喷混凝土工作任务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养护。
在溢洪道工程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锚杆抗拔力、注浆密实度和喷射混凝土喷层厚度、强度等进行了抽样检测。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资料分析,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溢洪道工程边坡支护施工质量较好。
2.3 控制段与泄槽段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建基面必须经四方联合验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混凝土建基面及施工缝采用高压水冲毛机冲洗的方法为主,人工凿毛辅助,处理后施工缝表面无乳皮、微露粗砂,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开仓浇筑。
控制段及泄槽段基岩部位采用散装组合钢模及木模板。控制段基础部位以上坝体上游面采用定型钢模板,坝体横缝面闸墩两侧采用多卡模板,上游面基础灌浆廊道及非溢流坝段电缆廊道侧墙采用散装组合钢模板,廊道顶拱采用预制钢木模板,液压弧门、支铰牛腿采用承重模板,溢流面采用无轨滑模一次成型。多卡模板采用定位锥加固,组合钢模加固采用内拉、对拉、外撑的方法。模板安装具有足够稳定性、刚度、强度。模板接缝平整、严密,表面光洁,无污物。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便于检查校正。
控制段及泄槽段基础强约束区混凝土分层厚度为1.5m、弱约束区为2.0m、脱离约束区层厚一般为2~3m。基岩面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厚2~3cm的高一级标号的水泥砂浆,一次铺设的砂浆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混凝土浇筑视仓面及天气情况采用了平铺法和台阶法浇筑两种形式,浇筑层厚控制在50cm以内,混凝土上下层仓位间间歇期一般控制在5~7d左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引起注意,认真的对待此项工作。溢洪道对整个工程都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枢纽工程,其质量如果不能保证,整个工程功能的发挥都将大受影响。溢洪道工程施工步骤,一定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来进行,同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有关单位聘请的质量控制人员一定要有资格证,对溢洪道工程施工有着清晰的了解,能够掌握控制要点。施工单位也应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志平.异常狭窄河道窄缝消能工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巩兴晖.Y型窄缝消能工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丛强滋,宫照传,万宏臣.米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闸)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东水利,2009(9).
[4]蒋松云.溢洪道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9(25).
[5]李愛华,刘沛清.有关溢洪道衬砌板块厚度设计的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5).
关键词:特殊地质条件;溢洪道;施工;质量控制
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本身就非常重要,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更显重要,因为地质条件不佳,会为施工带来很大的阻碍,施工人员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质量隐患,影响后期溢洪道的使用。溢洪道正常情况下并不运行,但是其重要性却不能忽视。在进行溢洪道工程施工时,相关人员应该对其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考察,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控制段、泄槽段(含挑流鼻坎)和下游防冲段组成。引水渠轴线长890.32m,底宽90m,底高程350m,设计最大开挖高度约110m,后期因在350m高程以下取料,渠底开挖至320m高程。控制段由6个溢流坝段(2~7号)和3个非溢流坝段(1、8、9号)组成,坝轴线全长145.3m,坝顶高程407.0m。溢流坝段设5个孔口尺寸为14.0m×21.8m的表孔。泄槽段轴线成直线,泄槽底板纵坡1∶1.6314~1∶1.249,上接溢流坝反弧段,下接抛物线段,再接陡坡段,总宽度98m。纵向隔墙将泄槽段分为5个区,即5个表孔各成1区,总泄洪净宽80m。泄槽段设2道跌坎式掺气槽,挑流鼻坎采用阶梯式窄缝挑坎。下游防冲段采用防淘墙加混凝土护岸的结构形式,泄槽段全长258.34m。
该溢洪道引水渠岩石具有节理,同时还存在着裂隙发育,再加之局部存在着比较大的欠挖处,还有一些位置存在着断层、溶洞等情况,所以整体上讲,该溢洪道的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的确需要质量控制人员多加注意。
2 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地基开挖质量控制
本工程中地基开挖应用的是爆破技术,为了保证开挖质量,有关人员在爆破之前应该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与了解,以便能够设计出最佳的爆破方案。钻孔质量直接关系到边坡以及开挖质量,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开钻之前,需要对孔位进行测量放样,对于溢洪道特殊的部位需要对其放样密度进行加大处理,比如边坡弧线段,扭面部位等。放样测点彼此之间的差距最小为0.9m,最大不能超过1.8m,进而确保孔位准确。钻机达到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罗盘以及水平尺来校准样架,造孔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对孔的深度以及角度进行时刻的校对,发现偏差要及时调整。钻孔工作结束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孔位、孔深等进行再一次的检查,检验合同,确定毫无差错之后再装药。爆破环节需要依照设计技术方案来实施,以免影响爆破质量。
通过严格的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爆破,超欠挖处半孔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整个爆破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有节理裂隙的地方,半孔率也达到了50%-90%,完全符合要求。
2.2 边坡支护质量控制
边坡支护是溢洪道施工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需要对其进行的施工质量控制。锚杆施工钻孔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孔位进行测量放样,以此保证孔位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本工程要求孔深偏差必须保持在10cm之内,孔深偏差保持在5cm之内。造孔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冲洗,检验完全符合要求之后,施工人员才可以进行锚杆注浆。锚杆注浆期间,质量控制人员要随时监控,保证注浆密实度等各项参数都符合条件。
喷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地质缺陷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分析,同时将控制喷层厚度的标准预埋起来,对所应用到的机械设备、水、电等进行系统性的检查,可以先试运行,之后在全面开工。喷混凝土施工期间,质量控制的重点就是混凝土拌合质量,会出现一些回弹料,一定要及时的清理,不允许重复利用回弹料。质量控制人员要对喷层厚度进行监控,如厚度不达标要马上处理,施工期间,也有可能会出现鼓足、剥落等情况,质量控制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喷混凝土工作任务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养护。
在溢洪道工程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中,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锚杆抗拔力、注浆密实度和喷射混凝土喷层厚度、强度等进行了抽样检测。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资料分析,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溢洪道工程边坡支护施工质量较好。
2.3 控制段与泄槽段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建基面必须经四方联合验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混凝土建基面及施工缝采用高压水冲毛机冲洗的方法为主,人工凿毛辅助,处理后施工缝表面无乳皮、微露粗砂,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开仓浇筑。
控制段及泄槽段基岩部位采用散装组合钢模及木模板。控制段基础部位以上坝体上游面采用定型钢模板,坝体横缝面闸墩两侧采用多卡模板,上游面基础灌浆廊道及非溢流坝段电缆廊道侧墙采用散装组合钢模板,廊道顶拱采用预制钢木模板,液压弧门、支铰牛腿采用承重模板,溢流面采用无轨滑模一次成型。多卡模板采用定位锥加固,组合钢模加固采用内拉、对拉、外撑的方法。模板安装具有足够稳定性、刚度、强度。模板接缝平整、严密,表面光洁,无污物。模板安装,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便于检查校正。
控制段及泄槽段基础强约束区混凝土分层厚度为1.5m、弱约束区为2.0m、脱离约束区层厚一般为2~3m。基岩面和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厚2~3cm的高一级标号的水泥砂浆,一次铺设的砂浆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混凝土浇筑视仓面及天气情况采用了平铺法和台阶法浇筑两种形式,浇筑层厚控制在50cm以内,混凝土上下层仓位间间歇期一般控制在5~7d左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溢洪道工程施工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相关人员一定要引起注意,认真的对待此项工作。溢洪道对整个工程都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枢纽工程,其质量如果不能保证,整个工程功能的发挥都将大受影响。溢洪道工程施工步骤,一定要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要求来进行,同时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有关单位聘请的质量控制人员一定要有资格证,对溢洪道工程施工有着清晰的了解,能够掌握控制要点。施工单位也应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志平.异常狭窄河道窄缝消能工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巩兴晖.Y型窄缝消能工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丛强滋,宫照传,万宏臣.米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闸)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东水利,2009(9).
[4]蒋松云.溢洪道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09(25).
[5]李愛华,刘沛清.有关溢洪道衬砌板块厚度设计的探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