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油菜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了棚室油菜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整地播种、间苗定苗、合理灌水、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油菜;棚室;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4.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3-0031-01
  油菜既是经济作物,也是日常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发展油菜栽培技术,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提高油菜的生产量,从而对发挥农业良种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不易抽薹、商品性好的品种。冬季选用耐寒性稍好的品种,夏季选择耐热性较强的品种。适宜品种主要有无筋系列的小博雅、华美、新华美、华夏、华冠、金品冠王、冠军、精品21和上海青等。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用50 ℃温水浸种25 min,冷却晾干后播种。商品包衣种子无需处理即可直接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15~20 ℃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每隔4~6 h翻动1次,待6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 整地播种
  精细整地,施入基肥,早耕深翻、碎土耙平,做成宽1.0~1.2 m的平畦,畦平埂直。
  棚室栽培,全年皆可播种,周年生产。在本地区通常为直播,用种量7.5~15.0 kg/hm2。可采用条播,条播行距5~8 cm(冬季窄,夏季宽)。播后盖细土0.5~1.0 cm厚,耧平压实[1]。
  3 间苗定苗
  商品包衣种子直播后4~5 d出苗,催芽播种2~3 d出苗。幼苗开始“拉十字”(2叶1心)时进行间苗,宜早不宜迟,间去过密的小苗,当长出4~5片真叶时,拔除病苗、弱苗进行定苗,单株间距离保持在5~8 cm之间(冬季窄,夏季宽)。同时,可根据市场行情,开始间苗上市。
  4 合理浇水
  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苗齐苗壮;移栽以“浅不露根、深不淤心”为宜,定植后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生长期间,土壤见湿见干。进入旺盛生长期后视墒情7~10 d浇1次水,但每次浇水以浇透为宜[2]。
  5 施肥
  5.1 施肥原则
  根据油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通过土壤测试,确定相应的施肥种类、数量和施肥方法,按照有机无机相结合,基肥、追肥相配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3]。
  5.2 基肥
  有机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厩肥,施用量75~90 t/hm2。无机肥可施用尿素600 kg/hm2、过磷酸钙600~900 kg/hm2、氯化钾300~450 kg/hm2。在整地前均匀撒施地表,再耕翻入土。
  5.3 追肥
  因油菜生长期较短,一般以勤施、轻施为佳,且以速效氮肥为主。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在间苗或定植后,用尿素37.5 kg/hm2兑水6 000 kg/hm2追施。以后每隔5~7 d追施1次,可随浇水一并追施。为保证产品质量,收获前20 d内不再追肥。
  6 病虫草害防治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4]。
  6.2 农业防治
  一是棚室处理。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种植,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病虫源基数。二是温水浸种。
  6.3 物理防治
  在间苗、定苗的同时,人工拔除杂草。在蚜虫防治上,一是色膜趋避。覆盖银灰色地膜或银灰色塑料条趋避。二是黄板诱杀。将涂有粘虫胶的25 cm×30 cm诱虫黄板挂置在高出植株的上部行间,一般挂450~600块/hm2,可诱杀白粉虱、蚜虫和斑潜蝇成虫。待黄板颜色变浅,或粘性降低不足以黏住害虫以及板面害虫布满板面时撤换。
  在小菜蛾等防治上,在棚室内架设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在通风口布设防虫网。
  6.4 生物防治
  一是应用生仿制剂防治。菜青虫、小莱蛾、甜菜夜蛾等,采用生物制剂Bt乳剂、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或苦参素、烟碱等植物源农药,也可采用病毒如银纹夜蛾病毒(奥绿―号)、甜莱夜蛾病毒、小菜蛾病毒或青虫菌六号液剂等杀菌杀虫剂喷雾喷施。二是释放天敌。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蜘蛛和捕食等捕食性天敌或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
  6.5 化学防治
  可于软腐病初发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8%宁南霉素水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7 d喷1次,喷淋或灌根2~3次。
  霜霉病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 000倍液,或69%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交替、轮换使用,7~10 d喷1次,连喷2~3次。
  黑斑病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 d喷1次,连喷2~3次。
  防治病毒病在定植前后喷1次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1.5%植病灵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每隔10 d喷1次,连喷2~3次。
  菜青虫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5%功夫(氯氟氰菊酯)乳油5 000倍液,或10%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10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小菜蛾用5%啶蟲隆(抑太保)乳油2 500倍液或5%氟虫脲(卡死克)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期用20%氰戊菊酯3 000倍液、2.5%功夫(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或10%天王星(联苯菊酯)乳油或10%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 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微乳油2 000倍液、3%甲维盐微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可于蚜虫幼虫初发时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3%啶虫脒800倍液喷雾防治。用药安全间隔期7~15 d。
  潜叶蝇始发期用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爱福丁)2 000~3 000倍液,或2%甲维盐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
  7 采收
  油菜的生长期长短受季节和棚室环境的影响,也因消费习惯和商品需求而定。从4~5片叶的幼苗到成长的植株都可陆续采收。一般根据市场需求株型或价格行情,生长20~60 d之内,植株达到5~9片叶之间,用药间隔期后,皆可采收。采收时,在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将整株连根拔出,削去根部,剥去老叶,剔除病株病叶,扎成捆或整齐码放在清洁卫生的包装箱或袋中,待运。
  8 参考文献
  [1] 谢辉,邓正春,杨纯光,等.优质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J].作物研究,2017(增刊1):792-793.
  [2] 何晓萌.大棚油菜一年八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N].河北科技报,2017-06-13(B04).
  [3] 许平.油菜高产栽培理论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3):36.
  [4] 冯祥盛,把存芳.皋兰县双杆三膜大棚越冬油菜高效生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5):294-295.
其他文献
介绍玉米新品种天塔21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选地整地施基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下肢长骨或骨盆骨折的严重的并发症,也发生于全髋(膝)关节置换、骨髓移植、吸脂术等外科手术。有报道,全髋、膝置换和长骨骨折后,90%以上的病人骨髓腔内压力增
蒲松龄创作的聊斋俚曲,故事内容大都是反映当时社会底层农家百姓的日常生活和风俗民情。由他创作的十四种俚曲中,《琴瑟乐》和《禳妒咒》两部俚曲主要叙述了当时淄博地区的婚嫁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3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心率(HR)〉120次/min,盐酸艾司洛尔0.5mg/kg快速静脉注射,后给予维持量0.1mg.kg^-1.min^-1。应用
摘要 农家肥是改良烟田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2016年继续进行第2年蒙阴县烟田施用农家肥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牛粪4 500 kg/hm2的烟田综合表现好,烤后原烟质量较好,经济效益高。  关键词 烟田;农家肥;施用效果;山东蒙阴  中图分类号 S57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17-02  为验证农家肥在烟田的应用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摘要 介绍了连粳12水稻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提高栽插质量、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连粳12;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17-01  连粳12是由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和连云港农业科学院于2009年育成,2014年审定通过,大中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