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成就空城计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er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中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情节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人们历来普遍称赞诸葛亮料事如神,讥笑司马懿胆小多疑,但鲜有人知道发生在“空城计”背后的一些故事。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出兵北伐屡战屡胜,魏军上下没有人是诸葛亮的对手,在危难之际,魏王曹睿只好起用已削职赋闲的司马懿。司马懿审时度势,抢抓时机,一举拿下了街亭,十五万大军向西城县袭来。得知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密传号令部署撤兵。此时的西城县只剩几千老卒残兵,面对强敌,诸葛亮只好拼死一搏:大开城门,让士兵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自己携带书童坐城楼前焚香抚琴……
  诸葛亮的一举一动,城下的司馬懿看得一清二楚,此時,只要他一声令下,西城县唾手可得,诸葛亮定被生擒活捉。然而,司马懿却一反常态,命后军作前军,向街亭方向快速撤退。
  望着司马懿大军远去,诸葛亮轻松地出了一口气,手下百官仍心有余悸地问:“司马懿乃魏国名将,今日统兵十五万到此空城,见了丞相为什么快速撤兵呢?”
  诸葛亮苦笑一声,说:“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怕中了我军埋伏才撤兵,其实,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百官好奇,诸葛亮接着说:“魏王曹睿长期以来对司马懿心怀疑忌,那些妒恨他的文武大臣也时刻伺机落井下石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我们虽为司马懿之劲敌,却不会危害到他的性命。”
  “相反,如果没有蜀国出兵北伐,哪有司马懿父子统兵打仗建功立业的机会呢?今日司马懿成全于我,的确是高明之举啊!”诸葛亮无限感慨地说。
  听了诸葛亮的话,百官若有所悟。
  的确,司马懿的仕途大起大落,充满艰辛,但老于世故、善谋奇策的他深深懂得:只有诸葛亮这个强大的敌人存在,才能让自己在朝廷残酷的倾轧与内耗中彰显价值、站稳脚跟,才能为自己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70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要抓住“影响”一词做文章。“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对“评价他人”的看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