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技能中,听、说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较强的听说能力是读写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听说能力对学生将来工作生活的作用更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了小学英语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成为目前小学英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听,要听得准确,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教师要设法在学生面前绘出一幅图画,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说,要说得准确,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情不自禁地说。本文主要研究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小学英语听说能力。
  听说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听说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总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式落后 在实际的听说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往往是采用录音机、黑板以及教材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听说教学,缺少相应的英语交际活动,导致学生英语听说训练死气沉沉,学生被动的接受英语知识,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听说训练很难得到较大的提高。
  应试教育束缚 尽管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进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应试教育仍然存在。教师鼓励学生取得较高的分数,忽略学生的听说训练,导致学生听说能力严重欠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课程设置不完善 众所周知,听和说是英语教学的关键以及重点,但是在实际的教材当中,听说教学所占的比重不算很高,而且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还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课程设置不完善,也导致小学生的听说能力得不到提升。
  听说教学策略研究
  培養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主要依靠教师优化教学结构,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丰富听说训练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来实现。
  创设高效英语听说教学情境 建立一个高效的教学环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要遵循英语听说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小学生正处于懵懂阶段,对听说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浓。所以,教师在听说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英语听说教学目标,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积极有效的英语听说教学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合作,把知识变成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学《The English Club》,课前,让学生上网收集有关中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一些国家的资料。上课时,利用黑板的一角展出这些信息,同时在黑板上贴上English Club标牌,创设英语俱乐部的情境,营造一个学习氛围。
  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 英语语言知识积累是做好听说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把好音标关。在一定程度上讲,音标的好坏决定着音调、语音的好坏,只有把音标的基础打好了,学生听说学习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其次,加强对于学生朗读技巧的培训。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的知识培训,提高学生语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单词记忆。单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英语听说的关键,要想提高小学英语的听说能力,必须加强学生对于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例如,在教学新单词ready和really时,笔者注重每个单词的重音,并且将这两个单词中同一字母e的不同音标/e/、/i:/也罗列出来,以让学生区别同一字母发出不同的音标。随后,让全班学生一起跟读单词,通过个别与集体的跟读能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语音与语义。
  丰富听说教学的方式 传统听说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听说训练停留在机械层面,因此,丰富听说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一方面,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情、图、像、声等元素充分的展现在小学生面前,激发他们听说训练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坐在教室里,能看到春天百花盛开、柳绿花红;夏季电闪雷鸣、绿树成荫;秋季瓜果飘香、果实累累;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学习不再单一,不再枯燥。在声画并茂的多媒体世界里,听说训练变成自然的交流。另一方面,要注重直观形象教学。小学英语教材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教师在进行听说训练时,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故事表演、趣味游戏等。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说、细心听,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听说能力。例如,在教学《A telephone call》的E部分Read and act环节时,教师把学生分为每两人为一组,分别扮演 Jane和Doctor。通过病人Jane看病时与Doctor的对话提高学生的听说及自由表演能力,然后选择较好的一组在课堂上表演。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巩固课堂知识,还能提高英语听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而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为一种基本素养,为今后学习英语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在确保教学生动、有趣的同时,也要把听、说、读、写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又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好英语,学生会学了,自然能主动参与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相信在所有教师的努力下,小学英语教学会开展得更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眼下,当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还无法改变时,对于考试的高度关注是谁也无法回避的。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师热切期盼着能有一份全新的考卷出现在眼前,让大家眼前一亮,心为之一动。这份考卷,要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真切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难度适宜,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富有个性色彩,能充分展示与张扬学生的个性;切中要害,以便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与目标,最大限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在语文课堂上,常常见到花样翻新的形式,听到标新立异的回答,精彩绝伦的多媒体展示,热闹积极的小组合作,似乎一扫以往课堂的沉闷气氛,而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在欣赏和感叹的同时,教师应该静下心来反思:语文教学本来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理应充满语文味,教师应该守住教学的底线,让语文复归本色,还语文本来面目。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实施呢?
多年来,以内容理解为核心、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教学究竟留给了学生什么呢?如写人记事的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叙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写景状物的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普遍侧重课文教学、语言理解,整个过程教师始终作为主控课堂的角色,教师应该反思:课堂留给了儿童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摆脱从以内容理解为核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当代社会公民的第四项基本素养,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公民信息素养的培养。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进行信息素养培养的启蒙时期,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意义重大。  信息素养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信息素养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文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对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与传播等活动过程的态度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位一线教师早已耳熟能详,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合作学习成为了课堂必然出现的风景,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合作学习此起彼伏。然而,实际往往是热闹开始、草草收场,几乎就是走了个形式。2012年4月起,笔者所在学校着力探索“先自主,后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始从形式走向实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果把握住了学生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