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转型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教育”这一术语、概念和提法源于200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所谓“智慧教育”,就是要充分運用现代媒体、网络等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能动思考、探究的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面临着转型、变革。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基于智慧教育背景,小学语文教学将是开放的、交互的、协作的、共享的。

一、声色光影: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阅读教学,能将阅读的抽象性与媒体的直观性结合起来,从而给学生打造一个融“声色光影”于一体的阅读教学。多媒体教学,能链接学生的生活,能放飞学生的想象,能启迪学生的思想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平面的、单一的文字的学习转化为生动、直观、立体化的阅读学习。多媒体支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教学《开国大典》(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我们努力探寻文本与影片的结合点,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开国大典》电影,丰富学生的感知,深化学生的表象积累,丰盈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影片观看,学生将文本与影视进行比较后发现,教材文本中的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与影片中的顺序是吻合的,从群众进场到举行典礼,从阅兵式到群众游行等,都能让我们体验到气氛的热烈与心情的激动。相比较而言,影片更具有现场感,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开国大典的现场;而教材文本,更有助于我们聚焦某一个点,比如海军突出的是服装颜色特点,步兵突出的是方阵行进特点,炮兵突出的是武器特点,等等。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比如哪些地方体现了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和人们的激动心情。通过观看影视,学生更能感受到课文的思想、艺术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主动思考,主动想象,培养了审美能力。
  多媒体打开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扇窗,改变了学生语文学习浅尝辄止的状态。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能更好地捕捉、再现、刻画、聚焦人物的对话、心理、行为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化的语文教学,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从而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纵深推进。

二、网络媒介: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语文教学也相应地加入了互联网大军。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新概念语文、后现代语文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网络阅读、博客、微信、网络合作研讨、电子书包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网络技术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变革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慕课、翻转课堂等的兴起,更助推了“互联网+语文”教学向纵深推进。
  比如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笔者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搜寻圆明园毁灭前后的照片,两相对比给学生的感官以强烈的冲击,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思考、探究问题。如“为什么将这一座皇家园林命名为‘圆明园’”“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流失在外的各种无价之宝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吗”“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是怎样评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等等。借助网络资源,学生深化了对圆明园的了解,从而能展开语文深度思考、探究。借助网络,学生还能展开深度交流、研讨,比如大火烧掉了圆明园的什么,烧不掉的是什么。通过研讨,提升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
  网络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技术所呈现的资料能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发掘相关资料,主动进行思考、探究。对于网络,我们要有一个辩证性的认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向作用,规避网络的消极影响。

三、虚拟现实:虚拟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语言文字,因而缺乏一种“现场感”。基于智慧教育背景,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而且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一种现场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内容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从而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限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常常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一种逼真的情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目的。
  比如教学《观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笔者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之中运用虚拟工具、虚拟器材等学习。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戴上虚拟现实显示设备——虚拟现实智能眼镜,让学生切身感受、体验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天下奇观”的景象。学生身临其境,对大潮声音、形状、气势等获得直观感受。这样一种感受,和钱塘江大潮的实况感受是可以等量齐观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获得具身感受,这种具身感受是任何其他相关技术望尘莫及的。置身于潮水上涨的虚拟现实场域,学生能听到如山崩地裂的潮水声音,能看到潮水排山倒海的一种气势。在虚拟现实体验过程中,有学生甚至整个身体都情不自禁地后退。这样的直观性感受、体验,对学生而言真是妙不可言。有学生坦言,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让我们带上智能眼镜,进行虚拟现实体验,我们的语文素养就会悄然地得到提升。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语文学习内容变得触手可及,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语文不再是文字的木乃伊,而是充满着情趣、智趣和理趣。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虚拟实验让学生真正触摸到现代智慧学习的脉搏。语文教材文本不再是远离现实生活的虚无缥缈的文字,而是学生感受、体验的重要载体。在对语文教材文本内容进行虚拟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相关的语文知识,更增添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发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可以这样说,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能,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提升,发展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进行智慧教学,不仅扩充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面,而且发展了学生语文学习表现力。基于智慧教育的背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要展开积极、民主、平等、自由的互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转型。智慧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加强技术与语文的整合,让教学既具有语文味,也具有生活味,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自身。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把握新责任、履行新使命,以更高眼光、更大格局、更强决心,奋力谱写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上必须更加清晰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力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期刊
汉字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想象力的宝库,也是中国文化之根.在语文课堂,汉字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近些年全国高考试题上.通过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实词辨析,尤
期刊
对于职业学校的对口高考语文教学来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并生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尽管面向对口高考的学科核心素养还没有正式发布,但借鉴核心素养的理
期刊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以下简称“采油三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通过创新“五解”目标——思想引导解惑、文化宣教解渴、心理疏导解压、生活帮扶解难、能力提升解弱,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创新“五解”目标的实践与探索  采油三厂把思想政治工作“五解”目标融入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如盐在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做到润物细无
期刊
近年来,新型传播媒体——互联网蓬勃发展,已经进人寻常百姓家,成为人类新闻传播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我国,信息网络时代的快捷便利的优越性已初显端倪。互联网虽处于初期阶段,但来势猛、影响大。网络不仅仅使记者编辑“在信源、新闻背景知识以及有关资料的获取方面赢得了便利”,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新闻信息载体,有人把这比作“变形的新闻屋”;更有人把这做了等式:“网络=媒体,网络=信息,网络媒体=新闻媒体。
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词、句、段,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整篇的思路和结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期刊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和教学实践的重点环节,其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结合数学实践,针对中职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问题进行了
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阵地是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企业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护城河”.加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对学生学科素养、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本文针对有效语文课堂构建路径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学魅力,构建符合新时代要
期刊